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上)
  • 山东莒州境内有一座高山,名叫玉皇山。山上有一个大泉眼,叫裴泉,据说直通东海龙宫。泉水清醇甘冽,四季喷涌,流出山外后与山溪的雨水会合成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流,叫柳青河。玉皇山和柳青河共同环抱着的一个小村庄,叫山前村,几十户人家,阡陌纵横交错,鸡犬之声相闻,是个民风淳朴、充满诗情画意的好去处。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李姓人家逃荒到了山前村,实在走不动了,就在山脚下搭间茅棚住下来。村里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也没有人知道他们从哪里来,只知道这个李姓男子排行第三,所以村里的人们都称呼他“李三”,天长日久,“李三”就成了他的名字。
        李三是个很勤快的人,身体又结实,谁家有什么砌墙翻地的体力活,他都愿意上前帮忙,且从不计较报酬,主家有时留他吃顿饭,他都不好意思给人家添麻烦。时间一长,大家都愿意跟他们来往。因为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家境一时显得拮据,乡邻们便东家一捧米,西家一碗粥地主动来接济他们,在大家的帮衬下,日子倒也说得过去。
        但是,有一件事情,大伙儿是帮不上忙的。
        那时候,李三夫妇两个都已过了四十岁年纪,可是还没有生下个一儿半女,两口子整天抱头叹气,妻子李氏只要一看见谁家的孩子在房前屋后玩耍,总要走上前去抱一抱,亲一亲,摸摸孩子的头,然后恋恋不舍地走开。李三盼子心切,却总不见妻子的肚子有什么动静,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着急。但他对妻子很恩爱,虽然心里难过,却从不对妻子打骂埋怨。越是这样,妻子越是过意不去,平日里对李三更是体贴有加,关怀备至。
        人生夫复何求?一对相濡以沫的夫妻,一群宽厚仁慈的乡邻,不慕荣华富贵宝马金鞍,但求淡饭粗茶一日三餐,老天再赐给他们一个孩子的话,就是天下最美的事了。
        这年夏天,李三下地帮乡亲们干活去了,妻子看看家中柴草已少,就背起条筐上山打柴去。中午的山里又闷又热,没有一丝风。李氏又累又渴,就翻过山头到裴泉里喝了一顿泉水。喝完后忽然感觉这泉水比以前凉了许多,也甜了许多,身上顿时轻松了不少。
        她没想许多,看看柴草已满,就背起柴筐一路下山去。好几里山路,又背了一大捆山柴,奇怪的是竟没感到累。
        到家时。李三已经收工回来了,她见妻子背了那么一大筐柴禾,赶紧帮着接下来,心疼地嘱咐说:“以后打柴不要走那么远了,够背的就回来,小心别累坏了身子。”
        李氏朝她一笑,说:“今天不知怎么了,开始还觉得累,喝了一顿裴泉水,忽然一下子歇过来了,跟没干活儿一样。”
        李三也笑着开玩笑说:“这倒奇了,这裴泉是神泉呢,没准,谁喝上一口,就能成仙了!”
        一句话,两个人都笑了。
        还别说,李氏喝了那一顿神泉水,虽然没有成仙,倒是随后就发生了一件比成仙更让李三喜兴的事儿———李氏感觉怀孕了。
        这下把李三给乐的,天天给菩萨烧香磕头,又亲自到裴泉边烧了纸钱,祈求神灵保佑,确保母子平安。眼看日子有了奔头,两口子整日眉开眼笑,乡邻们听说,也都纷纷前来看望,还捎来了米面布料。村子里有位老太太连夜赶制了孩子的小肚兜送来,李氏接过来就给老太太连连作揖,把大伙乐得合不拢嘴。
        本来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可是第十个月都过去一半了,李氏还是没有要生的感觉,只是挺着个大肚子,走也不是,坐也不是。这下可急坏了李三,怎么回事呢?他原来一天给菩萨烧三炷香,现在改为一天烧五炷,每隔一个月就跑到裴泉边烧纸送钱,恳求神仙保佑老婆顺顺利利地把孩子生下来。
        一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动静。本来欢天喜地的小日子,不知不觉就在两口子心上蒙上了一层愁云。李氏性急,再不管肚子里的情况,只顾自去柳青河洗衣裳。肚子大了蹲不下,就挽起裤管下到河里站着洗,一边洗一边掉泪,心想这四十老几了还没盼来个孩子,好不容易怀上个,都一年多了还生不出来,肯定是个怪胎,生出来也对不住丈夫李三,干脆,拼命干活让他自己累掉了算完。
        这期间,李三虽然自己心里也不好受,但对妻子,却从没有一句怨言。相反,看她挺着个大肚子还不停地干活,就总是抢着把活儿干完了,捧着李氏的肚子说:“不管是什么,咱们都生出来,也不枉盼了这些年。只是让你吃苦头了。”
        李氏含着眼泪说:“吃苦受罪我不怕,怕的是到头来不知道生出个什么营生,我死了也没法报答你对我的好。”李三就给她擦擦眼泪,拿手堵住她的嘴不许再说。
        就这样,两口子在期待和担惊受怕中熬过了将近三个年头,李氏的肚子越来越大,最后连下地走路都不能了,李三就把炕上多铺些麦草,尽量暄乎一些,让李氏躺在上面,自己像伺候病人一样给她喂水喂饭、擦洗身子,长年累月地等啊盼啊,就盼着妻子一朝分娩,好彻底解除三年怀胎之苦。
        终于,到了满第三个年头的时候,李氏有了临盆的征兆。其时天空已经连着下了几天大雨,柳青河水不断上涨,眼看着就要漫到村子里来了。这天下午,李氏躺在床上感觉腹疼难忍,李三赶紧去村东头请来接生婆,前脚进门,柳青河水跳着浪头就打进来了。不到半盏茶功夫,就漫到了炕沿下面。李三一边用木桶往外舀水,一边看着躺在床上疼得直叫的妻子,心里又是心疼又是着急,心想这个孩子也太可恶,来就来吧,还兴风作浪到如此地步,看看如果是个怪物,一刀剁了也不可惜!
        眼看着柳青河水一个劲地上涨,外面的雨还在不住点地下。李三看看再多的力气也舀不过这水的涨势,干脆准备让妻子转移吧。他从柴房里拿来蓑衣披上,刚要抱起妻子往外冲,就看见眼前一道电光闪过,紧接着头顶一声焦雷霹下来,李三和接生婆都立在原地打了个寒颤,等回过神来,却听得李氏躺在炕上撕心裂肺地大叫一声:“啊呀,我的儿来……”
        回头看时,不用接生婆接生,李氏已经生出一个孩子,奇怪的是,这个孩子既不是儿子,也不是女儿,竟是在炕上滚来滚去的大肉球,接生婆一见吓得大叫。李三近前一看,那肉球滚来滚去,略有些人形,还带一个摇来摆去的小尾巴。
        果然是个怪物!李三大喝道:“你是哪里来的妖怪,敢来害我一家?”随手拿起菜刀,照那肉球挥身砍去。
        “轰”地一声,肉球触刀即破,定睛看时,裂口处竟窜出一条长不盈尺的小青龙!只见小青龙一个翻滚跳到水里,见水就长,一下子竟窜到五尺多长。李三再挥刀砍时,却见眼前青光一闪,又一个炸雷响过,小青龙已然不见了踪影。
        李三急忙将昏死过去的妻子唤醒,好言劝慰,好生伺候。说来也奇,随着小青龙的游脱,天空渐渐放晴,柳青河水慢慢回落,不到半天时间就露出地面了。五月的阳光重新照在大地上,地上的淤泥很快就干得利索了。
        小青龙离家后,李氏早就哭死了好几回。李三劝她:“这等怪物,不念母腹三年,早有不孝在先,长成后也未必能成大器,逃了算他幸运。既这样,不要也罢。”
        李氏却说:“他怎么也是咱们的孩子,我怀胎三年,盼的不就是今天吗?既然有了,不管是个什么营生,都是咱们的骨肉,好生待他才是。”
        李三见妻子执意不舍,只好随她,说:“好吧,有朝一日他回来时,先看看再说。”
        小青龙终究刚刚出生,每天三时准时回家吃奶。每次吃奶都像一个怪物睡觉打鼾一样,鼾声如雷,把母亲吓得昏死过去。为了保住妻子的性命,李三下定决心要把小青龙砍死了事。到第三天小青龙又来吃奶的时候,李三躲在门后举刀等待。小青龙吃完奶往外走的时候,李三举刀猛地向龙脖子砍去,小青龙跑得快,一刀砍在了龙尾上。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如同晴天霹雳,小青龙不见了,只留下半截龙尾在地上乱蹦。李三扔下菜刀去看老婆时,已经气绝身亡。李三忍悲含泪,在乡邻的帮助下,当天办完丧事,将妻子埋了,在埋葬的地方筑了个小小的坟头,算是拜托乡邻今后上香烧纸的记号。
        那天,正是农历的五月十三日。,
        李三趴在妻子的坟前哭了整整一夜,直哭得山野回响,丛林呼号。第二天早上天不亮,有人看见李三背着一个铺盖卷,顺着柳青河往下走,谁也不知道他要去哪里,谁也不知道他后来去了哪里,总之,那以后,没有人看见李三再回山前村来过。
        小青龙吃了三天母乳,身体长得飞快,很快便长成了成年龙的身躯。他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十分悲痛。亲自到母亲的坟旁为母亲守孝三日。人们看到埋坟处云翻雾罩,悲苦之声撼天动地。这三天,整个莒州一带普降甘霖。三天后,雨歇云开,烟消雾散,原来的小坟头竟然变成一座小山包,与玉皇山筋脉相连,恭伏相依,貌极安然。人们都知道是小青龙哭坟之举感动了上天,是上天赐给龙母的一座坟茔,于是纷纷议论:“可惜人神不同界,要不,小青龙一定是个大孝子!”。
        从此,每年的五月十三日这天,小青龙必来给母亲上祭日坟,烧香磕头送纸钱。而这一天,莒州一带必降一场透地好雨,所以这一带的人们就把五月十三日这天定为“雨节”,有“大旱三年,总盼着五月十三”的说法。
        那以后,人们为了纪念小青龙的母亲,感念小青龙每年为莒州人民带来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就把小青龙母亲的坟山称为“龙母山”,他们以前住过的山前村也改名叫“龙尾村”。
        再说小青龙见风就长,很快便长成一条飒爽
    英姿的青龙。按照神界的规定,在一方土地的指点下,小青龙腾云驾雾飞到天庭,在玉皇大帝处报到留号。玉皇大帝细问了一番,知道他托生在一个李姓家中,又少了半截尾巴,就脱口给他起了个人间的名字,叫“秃尾巴李”。念其英年大志,就分配他回山东,让他在行云布雨的实干中加以锻炼成长。
        秃尾巴李回到山东老家,终于能为家乡人民办点事儿,他心里很高兴。根据天庭下达的“雨簿”计划,按时下雨,到时刮风,非常忠于职守。每次下完雨,他都要到田间地头考察一番,看这次雨量大小,分布是否均匀,老百姓反响如何,有时还要问问老百姓,庄稼什么时候分别需要多大的雨量,以便做到心中有数,下次行雨时适量增减。一次行完雨后,即驾着云头,趁晚上回到龙尾村看看老家,望一眼龙母山母亲的坟茔。此时正是夏天,大雨过后空气如洗过一般,清新利索,老老少少们都走出户外,三三两两聚在街头纳凉闲谈。秃尾巴李就按下云头,幻化成人的模样,隐蔽在墙角树下听人们议论今天的这场大雨。
        “这场雨下得正是时候,再晚两天,山岭地的庄稼就有枯死的了。”
        “雨下得好是好,可惜有点大,坡地的庄稼被冲了一些。”
        “这场雨要是分两次下,就更好了。”
        ……
        秃尾巴李听了乡亲们的议论,觉得很有道理,看看“雨簿”上的行雨计划,也没有数据相错啊,难道是这“雨簿”计划跟实际雨量需求情况有出入?又下过几次雨后,他照常躲到人间听取百姓的议论,越来越多的抱怨和叹息声让他觉得,下雨要根据人间的需要,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早越好。比如小麦正在抽穗的时候,一场雨就可能把麦花儿打掉了;庄稼将熟未熟的时候,一场凉雨就可能把穗子激死了;还有,山岭地的雨量需求大,而平原地的需求就少,雨量过多就容易内涝,等等。
        秃尾巴李权衡再三,觉得再也不能无目的地下雨了,虽然觉得作了好事,有时候却影响了老百姓的收成。他偷偷地将“雨簿”作了修改,对下雨的时间和数量进行了微调。他怕玉帝知道,就常常选在夜里下雨,不但将平原地和山岭地区别情况降雨,尽量使雨水均匀分布,而且将冰雹下在河里,把早霜打在山上。这样,连续几年,整个山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各地人民杀猪敬天,还在柳青河畔、玉皇山下为秃尾巴李修建了行宫,以此感念他的好生之德。出于对他的尊敬和爱戴,加之秃尾巴李每次现身都以三缕长髯的面相出现,人们都在他的姓前面加上一个“老”字,称呼他为“秃尾巴老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李研山作品选
李研山作品精选(1)
雨刃颦柳青
华裔李光耀何以显赫新加坡?
清明下雨还挺准的,为啥会这么准呢,都是因为秃尾巴老李
经典音画:柳青瑶《李凭箜篌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