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恢复经方古代煎服法,一改中医不方便形象


小编导读

正如作者所述“煎药前需要浸泡药物,假若遇到先煎后下的药物,是否都要另外浸泡?浸泡了的水是否也需要放进锅里面煮?一并放进锅里面的话让沸腾的水冷却了,究竟有没有问题?是用温水浸泡后下的药还是用凉水?……”面对这样的问题,有些医生也觉得尴尬,该如何是好?本文针对原方煎服法的问题作一一解答。

恢复经方古代的煎服法,更为临床诊治带来不少便利。

现代的中医,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煎药变得十分麻烦。首先需要浸泡药物30分钟,然后用“先武后文”的火力煎药,煎成后要再煎一遍;每次要求刚好煎成一碗药,难度颇高,煎干熬焦的情况时常出现;假如处方药物多的话,通常也会有先煎后下的情况,几乎整个煎药过程“锅不可离人”,免不了一天花上12个小时,假如是长期慢性病患者,这种煎药方法实在锻炼人的耐性。还有,这种煎药方法的用水量,通常是教导患者,水是盖过药面3125px,煎煮大约30分钟,最后剩下约一碗的量。但是,假若遇上“开大方”的中医,煎药则会产生许多疑问,假如药锅刚好能装下所有药物,又怎能让水盖过药面3125px?假若水能够盖过了,又如何能够在30分钟之内煎剩下一碗的量?随着水量逐渐减少,上部的药物没有被水浸泡,如何能煎出药性?假如30分钟之后还剩下5碗水的量,那么应该是继续煎少水分,还是一天喝完5碗药?又例如,煎药前需要浸泡药物,但是假若遇到先煎后下的药物,是否都要另外浸泡?浸泡了的水是否也需要放进锅里面煮?一并放进锅里面的话让沸腾的水冷却了,究竟有没有问题?是用温水浸泡后下的药还是用凉水?……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当中医的,时常也觉得尴尬,各人有各人的解释。

按照经方的煎服法,这些煎药的麻烦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经方没有“浸泡药物”的要求,严格地说,在历代的方剂中,甚少有要求全方药物浸泡的,浸泡药物只是个别药物的“炮制”加工要求。经方只要求煎煮一次,例如桂枝汤“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的过程,大约需要45分钟,但因为煎煮一次以后可以分为3次服用,又不用再煎,这相比现代的煎药法,节省了不少时间。再者,由于经方多次服药缩短了患者的疗程,往往“一剂知,二剂已”地治愈了,不需要长期服药,这种煎药方法实在受人欢迎。

在此欲进一步讨论两个现代煎药的问题,以比较经方煎药法与现代煎药法的差异。

第一,为何煎药需要“先浸泡”?

先浸泡再煎,这在古书上没有找到相关依据,是近代中医所提倡的。笔者曾寻找各种资料,希望了解浸泡药物的理论依据,主要解释为“使中药湿润软化,细胞膨胀,有效成分溶解在药材组织中,产生渗透压,以便有效成分的浸出”,但是,若不用浸泡而直接加热煎煮,难道药材本身的细胞就不会软化膨胀,有效成分就不能煎出?除此以外,还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说法:可以节省煎药时间。就是说,由于先浸泡了药物,有效成分容易煎出,因此煎药时间可以减少,平常需要煎熬一两小时的补药,经过浸泡之后只需要煎煮半小时即可。这种说法,不知道有何依据,而且差异是否真有“两小时”与“半小时”这么大?似乎有夸张之嫌。假设果真如此,这只是缩短了用火“煎熬”时间,可能是节省了燃料资源,可是“浸泡”亦当理解为“中药煎煮”的过程,总体需要的时间可是相差不多!我们也有一些生活体验,例如煮“泡面”,可以用火加热煮熟,亦可单纯用热水浸泡,甚至用冷水浸泡也可,但是当我们饿急要吃面的时候,哪种方法最为便捷?同理,浸泡药物,究竟是让患者“节省”了时间还是“浪费”了时间,真是见仁见智。

第二种说法:含有淀粉的药物(如山药、芡实、薏苡仁),假如没有经过浸泡而直接煎煮,则会让其细胞膜的表层形成一封锁的膜层,里面的成分不能煎煮出来,术语上称为“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对于这种说法,或许亦合理,而张仲景使用山药(薯蓣)的方剂共三首,包括《金匮要略》的肾气丸、薯蓣丸、栝蒌瞿麦丸,这三方均是做成“丸剂”,另外含有薏苡仁的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等两方均用散剂,是否正好跟不能直接煎煮的原因有关?或许要问张仲景才知道了,不过张仲景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中亦用汤剂,可证并非因含有“淀粉”就不能煎煮。假若是因为含有“淀粉”的药物需要先浸泡,那就没必要所有中药都浸泡了,大可单纯另包这些药物进行“先浸泡”。

第三种说法:不同温度,药物释出的有效成分不同,浸泡的时候也有释出成分,因此需要在室温中先浸泡,然后再逐步加热,让药物中所有成分都能够全面释出。这一种说法,是纯粹从“化学”的理论角度分析的,对此我们需要询问一堆问题:是否所有中药“释出”的成分都有用?有没有人真正做过这样的实验,把每一种中药“不同温度”释出的成分进行深入的分析?再将这一个研究,与不浸泡中药直接煎药作比较?假如全部药方都先经过浸泡,是否都只会提高疗效而不会降低疗效?如果是从室温开始浸泡,这温度要求是多少度?

实际上,就算不做浸泡药物的实验,我们也可以用常理来推知,自古“中药”功效的体现,都没有经过“先浸泡”而是直接煎煮,例如经方的疗效,是从没有浸泡药物而获得的,我们应当反过来问:假如浸泡了药物,会否释出了一些“不需要”的成分,干扰了药方的疗效?简而言之,既然传统中药煎服法(不需要浸泡)已经能够获得疗效,那么现代需要浸泡药物,究竟有何理论依据?在这一些问题没有合理答案之前,我想在临床上建议“浸药”实际上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是用病人的生命做实验。

第二,为何中药需要“煎第二次”?

将中药第二次煎煮(或习称“翻煎”“翻渣”“再煮”),再将两次药液混合的做法,在古代的方剂中甚少出现,在经方中没有翻煎的做法。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的两百多首方之中,只有16首方出现了“渣再煮”的翻煎方法,显然并非所有方均采用这一煎服法,而且吴氏采用的“再煮”与现代的方法翻煎截然不同。例如化斑汤的煎服法:“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渣再煮一钟,夜一服。”这类似于经方的煎药方法,煎煮一次分多次服用,但是其后再煎煮的一次,则并非煎煮后再分3次,而是只煎取剩下一次的药量,显然,是由于第二次的药味较淡,因此需要更为浓缩。需要注意,吴氏没有要求将再煮的汤药与首煎混合。吴氏较为普遍的再煮法,如补中益气汤的煎服法:“水五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温三服。”这种第一次煎煮两杯,之后再煎一杯的方法,在16首方之中有12首方如是。最接近现代煎服法的只有1首方,加味露姜饮煎服法:“水二杯半,煮成一杯,滴荷叶露三匙,温服,渣再煮一杯服。”这是由于本方剂量较轻,所以首煎只剩一杯,然后再煮亦是一杯,此煎服法只出现一次,并非“常法”,而且吴氏仍然没有要求首煎与次煎混合。

为何现在的中药需要“翻煎”?这一个问题,可能与珍惜药材资源的想法有关。现代认为中药饮片在煎煮第二次的时候,仍然能够煎出有效成分,于是便认为应当煎煮第二次。这一种思想,其实在吴鞠通的时候已经略有呈现,但是他的想法与现在的仍有区别。他所使用“渣再煮”的16首方,包括化斑汤、生脉散、东垣清暑益气汤、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桂枝姜附汤、益胃汤、人参泻心汤、杏仁薏苡汤、四加减正气散、黄芩滑石汤、加味露姜饮、补中益气汤、附子粳米汤、犀角地黄汤、鹿附汤、加味异功汤,其共同点是方中含有一些珍稀名贵的药材,如犀角、人参、西洋参、玄参、沙参、麦冬、细生地、陈皮、草果、白蔻仁、附子、肉桂、鹿茸等等,因此再煮的原因,主要是从经济角度考虑,为了珍惜药材资源。但是,吴氏对于再煮的做法,亦非完全考虑经济和资源因素,《温病条辨》中一些含有这些名贵药材的药方,亦非必然再煮,例如清营汤、清宫汤、加减银翘散等方中均含有犀角,白虎加人参汤、新加黄龙汤、理中汤、加减生脉散、增液汤等许多方中皆含有名贵药材,但是吴氏却没有采用再煮方法,显然也考虑了病情轻重的因素,假若病情较急重则不再煮,让药力集中以取速效,假若病情相对缓慢平稳,则可以采用再煮药物以珍惜资源。

从经方煎服法到吴鞠通使用再煮汤药再到现代的煎药法,可以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可能是因现代出现药物资源十分匮乏的情况,导致现代所有中药处方,无论药材是否名贵珍稀,病情无论缓慢还是急重,均采用了翻煎的方法。这一变化,可以说,是完全考虑经济与资源的因素,而没有考虑到中医理论本身。

假若仔细地思考,“翻煎法”违背了方剂学的配伍理论。假若你有过煎药的体验,就会发现,第二次煎煮的汤药味道较淡,药味与首煎显然不同,即使把首次煎出的汤药与二煎的汤药混和后再分开,实际上把第一煎的汤药浓度降低了。再看仲景的用方习惯,仲景用方加减严谨,每加减一味药则变成另一首方,即使增加药量也会变成另一首新方,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药物煎煮第一次的时候,由于各药的“成分”煎出多少有所不同,例如桂枝汤中的生姜,煎煮过一次后已经煎出了大部分“成分”,再煎时则改变了药物之间的比例,变成了“桂枝减生姜汤”了(当然其他药物的药性也有减轻),所发挥的功效也自然有所不同。即使把首、次煎的汤药混合再分开,但由于每一味药物释出的“成分”多少各有不同,有一些药物只煎一次就煎出大部分“成分”,另有一些则煎煮3次也仍有药味,因此把首煎和次煎药物混合,其药物的比例不等同于只煎一次。换句话说,翻煎再混合后的汤药,其药物之间的比例已经与首煎不同,破坏了组方时的药物配伍关系,更确切地说,临床上因翻煎药物,使方剂学中的配伍理论失去意义,煎煮出来的汤药与理论上的处方配伍可以完全不同。

另一方面,从药物资源的角度考虑,翻煎法改变了药物的配伍比例,假如服用后降低了临床疗效,延误了病情,这是否得不偿失?运用经方原剂量,虽然看似用药剂量较大,但是由于缩短了病程,减少服药剂数,是否同时减少了资源消耗?经方药味精简,因此处方可以少开一点药物,是否也节省了中药资源?中医看病最珍贵的资源究竟是“药材”,抑或是高水平医师的看病时间?这些问题,实在值得深思,并非单纯考虑保护药材资源,一刀切地认为所有中药都需要翻煎并不妥当。

在笔者的经方医案中,大部分案例先按照原方不翻煎,以体验原方煎服法的效果,尤其在外感病、急性病中皆不翻煎,以求速效,以防传变。而在义诊的过程中,也确实会考虑到药物资源匮乏情况,假若在慢性病、贫穷患者,或药材相对贵重之方,则亦会嘱咐患者可以翻煎,而翻煎时则相对浓缩,如桂枝汤古煎服法是以水七碗煎剩三碗,翻煎则采取“煎剩下2碗,分2次服”,以求翻煎时汤药更为浓缩,而且翻煎药物并不与首煎混合,以防降低首煎汤药的疗效,翻煎汤药一般在次日服。这种经方的翻煎方法,可理解为一种经方应用的新尝试,具体“翻煎”药物有无效果,目前为止难以判断,笔者并未尝试单纯嘱咐患者服用翻煎汤药而不服首煎汤药,患者都是先服用了首煎药物,次日再服翻煎汤药,因此服翻煎汤药之前往往已经取效,究竟翻煎会否有效,抑或是降低了效果,还是安慰剂效应,是否某些方剂可翻煎、某些不可,目前仍然言之尚早,留待日后继续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壹】中药煎煮、服用方法
除了连花清瘟布洛芬,用对柴胡,妙手回春!
中药汤剂的煎煮与服用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老中医教你煎中药的正确方法,这个步骤让药效更佳!
【特别策划】避开禁忌,煎前浸泡、注意火候……中药到底怎么煎?看这篇就懂了!
【本草驿站】中药汤剂,煎法有讲究!药师为你逐一解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