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需要仪式感

高  平

【摘  要】仪式具有特殊的社会心理功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仪式之于人的感染和教化作用基于仪式所产生的仪式感。仪式感涵盖意义感、庄重感、认真感、紧张感、在场感和参与感等多种感觉元素。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仪式感的渲染和营造,能有效提升学生素养,放大教育影响力,促进心灵成长和生命绽放。

     【关键词】教育  仪式  仪式感

     仪式,指“典礼的秩序形式”,是在一定场合举行,具有专门程序、规范的活动。在人类学研究范畴内,仪式是人的一种社会行为,是重大事件的一种形态,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传承载体。

     仪式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入学仪式、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入团仪式、成人仪式、毕业典礼、校庆典礼、颁奖仪式等是学校常规性仪式教育活动。学校的仪式教育是指体现教育目的,经过精心设计而固定下来的具有较强仪式感的教育活动形式,它强调仪式的象征符号,注重仪式背后存在的文化内涵。

     一、仪式具有特殊的社会心理功效

     首先,仪式是一种特殊标志。

     《小王子》是一本伴随全世界一代又一代孩子成长的图书,书中,小王子问:“仪式是什么?”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仪式意味着重大事件的开始或结束,象征承诺、宣誓、庆祝、改变甚至升华。仪式向社会传递特殊的信息与意义,比如入团仪式宣告我们对于作为一个组织成员的权利义务行使的开始,成人仪式宣告从此这个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完全的法律责任。人们从仪式上看到的是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位置变化的信号,仪式是要求人们重视这些信号的一个行动。既然“仪式是这样的不同,那我们就应该不会遗忘”,仪式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刻,甚至能够成为一个人终身的记忆和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其次,仪式是一种社会认同。

     仪式让人们的地位正式化,让人获得价值的认同,享受成功的体验,反之,某些仪式的缺乏既让我们觉得失落,也让其他人非议。仪式,是一个群体在重大事件和重要时刻形成的程式化的活动形态,是建立这种群体认同的途径。人类学上对于群体之间的差异有很多识别的标志,仪式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从外部来说,仪式有三个特征:其一,它是群体性的;其二,它一定体现群体的文化特征;其三,它是识别群体差异的标志。从内部来说,仪式也是群体中自我认同的标志,你认同了这些仪式,也就说明你融入了这个群体。

     再次,仪式是一种文化传承。

     所谓“文化”,并不是抽象玄虚的东西,它往往表现在一种具体而微的仪式之中。文化之所以成其为人们心中的传统,往往依靠各种“仪式”来维系和展现。有了众多仪式,一个社会就有了自己文化上的根基,有了自己的价值传承的基础。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仪式,而这些仪式,无不体现着这个民族和国家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关于仪式的内容,特别是儒家文化,仪式是其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著名文化学者、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李河认为:“儒家的仪式非常完备,大到祭拜天地祖宗,婚丧嫁娶,小到生日节日,都有一整套严格的仪式。儒家思想中有很多义理学说,有一位西方学者研究儒家文化,就是从儒家的诸多仪式中开始。所以说,最重要的仪式,一定都是精神性的。人类的生活,有两个重要的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超越物质的世界,也就是精神世界。W·本杰明曾经说过,仪式和文化,第一代表着群体中的认同,第二代表着整个群体的超越性信念。”

     此外,仪式是一种教化力量。

     仪式可以让人们了解传统文化,具有教育的功能。仪式在社会化地塑造每一个人,具有教化的力量。仪式还具有社会凝聚作用,可以强化民族与国家的认同感。而与个人有关的仪式,强调社会角色的转换和个人价值的肯定,可以更快地让他人接受自己身份的转变,实现人的社会化。

     二、仪式的魅力在于仪式感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左传》)千百年来,我们一直是一个注重仪式的国家。仪式让我们摆脱了日常生活的平庸琐碎,让我们崇高庄严。仪式除了有一定的程式外,更重要的是有心的介入,能传递一种价值观念和情感。仪式之于人的感染和教化作用基于仪式所产生的仪式感。

     仪式感涵盖意义感、庄重感、认真感、紧张感、在场感和参与感等多种感觉元素。

     1、意义感。任何仪式都具有一种象征性,不仅是指具体的象征,更重要的是整体的象征,是将具体的情境上升到一种抽象的高度概括性的方式,因此产生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形而上的意义。

     2、庄重感。仪式感蕴含一种力量,能让每一个人能心平气和并获得慎重的庄严感以及安慰。仪式的庄重一方面是仪式的标志性意义和仪式的程式,另一方面是一种生活中对于价值观的敬畏所造成的庄重,是对于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3、认真感。哲学家萨特说,仪式感的获得要通过两种途径:表演和拜物。所谓表演,就是无论你做什么,都要想象背后有镜头跟随,你就不敢懈怠,力图展现最美好的一面。仪式加强人们的认真感,越庄重的仪式往往是越不容易努力的成果,越慎重的仪式也象征着某些越重要人生历程的开启。对比人们日常随意进行的行为,需要仪式感的行为往往过程更细致、复杂、冗长。

     4、紧张感。仪式之所以需要,就是因为有许多用常规方式无法实现无法完成的事务和心愿,许多因为公开的或者潜在的阻力所致而难以进行的活动,都要假借仪式的举行去实现,去超越内在的紧张。

     5、在场感和参与感。任何仪式都在营造一种在场感和参与感,是参与者与仪式所蕴含的具体情境的双向交流和对话,参与者必然要接受规定情境的某种暗示和行为规则并参与其中;同时,在参与者的心灵激活下,这种临场感和参与性就使仪式本身产生了一种鲜活的当下性,是在具体的时空环境下展开的。

     三、教育需要仪式感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教育目的的实现必须依靠设置一定的情景,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教育活动中仪式感的营造和利用能有效地增强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621人(其中“80后”占48.9%,“70后”占37.0%)进行的调查显示,74.3%的人感觉国人的仪式感越来越淡漠了。李河表示:“仪式感的消失,让整个群体的精神世界彻底地无法安顿,道德没有了寄托,最终造就的是一大批没有终极关怀的物质主义者。”重新建构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礼仪和仪式,让生活有一点庄重和高贵,应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一)规范节日仪式,增强文化感

     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节日活动则是民风习俗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构成民族界限的,不是河流也不是山脉,而是跨越河流和山脉的传统文化。”节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日常社会中的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都蕴藏着宝贵的教育资源。规范节日仪式,精心设计活动仪式,挖掘丰富文化内涵,营造庄重热烈的节日氛围,让学生产生心灵的震撼,无疑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外文化融通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营造教育氛围,增强庄重感

     仪式的氛围是学生人生的重要体验。有些仪式对于管理部门的人来说,也许只是常规,可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生命中一段最重要的经历。因此,应该把它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真对待,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在学校教学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善于渲染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事物和行为的意义,增强庄重感和认真感。比如每学期开学要精心布置校园环境,精心组织“开学第一课”,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既有追求新目标的激情和冲动,又有接受新考验的信心和决心。如果学校和教师能够持续不断地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学生就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热情,从而源源不断地焕发学习的动力和创造力。

     (三)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成就感

     情境是符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学习环境。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充满自信的参与到学习之中,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地结合,从而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取得了进步和成绩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并且要设置特定情境,强化师生认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就感。比如:当学生精彩发言之后,全班同学有节奏的掌声鼓励,让优秀作文的作者登台朗读,学生取得成绩之后的颁奖仪式等,都会让学生产生认同感、愉悦感,进而固化、强化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每一次进步,每一份成绩。

     (四)强化行为规范,增强礼仪感

     叶圣陶指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论语》说:“不学礼,无以立。”习惯的养成,一是确立规范,二是注重训练。习惯实则就是言行的“规范化,标准化,仪式化”。

     仪式感的力量,在于“塑造”,而不是“灌输”。通过日常固定的小举动,学生渐渐形成对生活的理解。这是一种慢养育的力量。

     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如果没有合理的,得到彻底实行的制度,没有行为范围的合法界限,任何高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制度越严格,越明确,它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习惯的基础。”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学校要给学生制定系列性的养成规范,如《学生一日活动常规》《班级量化考核细则》《违纪学生处罚规定》。规范要涵盖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如校园里师生见面,课堂师生问好,读书、发言的要求,作业、自习的规范等,让学生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什么时候,都有规范约束。规范要具体明确,既便于执行,又便于检查。实践证明:规范是否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是养成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条件。仪式感是培养学生礼仪感和文明习惯的重要力量。

     (五)创新活动仪式,增强意义感

     仪式感不仅仅止于举动,将某样东西赋予某种超过本身功能价值的意义,也是体现仪式感的一种。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许多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说就是“仪式”,学校要精心设计,增强活动的仪式感。仪式感越强,人们的心灵成长就越快。比如说成人礼的模式越庄重,那么学生心智成熟的过程就越快;颁奖礼的程式越隆重,学生的成就感越强烈。同时,我们还要结合活动特点和学生实际,创新仪式的环节和形式。

     升国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形式。周一升国旗仪式,升旗手、护旗手着装规范统一,步调整齐划一,神情庄重严肃,令人羡慕;国旗下讲话师生瞩目,尽显风采。学校可以采用每月由各班推荐升旗手、护旗手的方法,推选思想表现、文明礼貌、学习刻苦、助人为乐等各方面表现突出或某方面特别出色的同学担任,并在升旗仪式上介绍他们的先进事迹。国旗下演讲也由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工作踏实、有突出成绩的老师担任,也邀请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校友参加,同时,还可以结合读书演讲等主题活动。这样的升旗仪式既有鼓励性,更有激励性,意义更加丰满,能够增强教育叠加效应。

     (六)陶冶生活情趣,增强高尚感

     于丹认为,与古人相比,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似乎少了一些情趣。“我一直有一个困惑,感觉当下生活节奏越来越匆忙,生命中越来越缺乏仪式感。没有仪式感,人生就不庄严,心就不安静。如果不依赖某种仪式,人是很难沉静下来的。所以,我试图从中国人自有的生活方式中寻求一些富于情趣的形式,比如听琴、喝茶、游山历水,并以此作为每个人都可以企及的世俗的仪式。”

     生活情趣,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对生命的一种感知,一种审美感觉上的自足。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通过各种潜移默化的形式,陶冶着人们的道德情操,又通过易于接受的方式,引导人们实现道德进步。培养学生高尚、高雅、高洁的生活情趣,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心存敬畏,追求崇高,认真读书,积极生活,诗意栖息,让学生的生活、学习赋予庄严高贵的象征性“形式”——仪式感,学生的心灵会更纯静,情趣会更高雅,道德会更高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升旗仪式教育论文
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三个转向”
《中国教育报》电子版情感性德育于生命在场处育人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我觉得学生的教育活动也需要多种多样,有些活动可能会“被认为”是形式,也许有形式存在才会让学生感觉到仪式感,才会让家长感觉到学校在为学生成长想方设法,其实学生的成绩绝不会因为几场非文化
用开学典礼仪式感“富养”孩子
教育的仪式感不能依赖高消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