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帖】应试的教育的极品老师
高考已经离我很远了,我们当时的高考是安排在每年最热的三天7789。由于我是理科所以一共要考7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和生物。按说高三大家都很紧张,但谁能做到一年时间都紧张而又不崩溃呢。我不知道现在的学生如何,反正我们那个时候除了作业多一点,心里有点阴影之外。该玩的还是照玩,该乐得还是照乐。反正不管高考最后结果怎么样,高考之后总有一个没有作业的暑假。

    我属于那种成绩很好的学生,对于高考更多的是期盼快点到来好早早解脱,反正再怎么掉链子,本科重点线还是有的。不过我之所以这么轻松得益于初中几个很极品的老师。他(她)们让我不惧怕任何一种考试。其中排第一位就是我初二的政治老师。

    在应试教育中,政治科是首当其冲的典型。我想绝大部分人都是考前背题考后就忘,这个分数占高考七分之一的学科还真没什么值得留下的。不过当应试到达极致的时候事情总能出人意料。

    我们这位老师非常坦率,他一上来就告诉我们他就是要教我们如何应付政治考试,因为政治课就是典型的应试教育。也许大家会猜接下来他就会让我们背诵一大堆习题。嘿嘿,如果是这样这个老师也就不能称为极品了。

这位老师是教我们背书的方法(注意是“教”而不是“叫”),其方法也很绝。首先他告诉我们政治课本里面大部分是废话(废话这个词是他的原话,而且他前后重复过很多次),然而我们需要在一大堆“废话”中找出关键点,这些点不但是论述题的得分点,也是帮助记忆的关键点。怎么找这些关键点呢?

【原创】应试教育的极品老师(二) [ 代码ABC ] :2008-07-04 08:39:26 :1691052

    考试的目的是检验学生是否记住了课本的内容,应试教育的目的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记住课本的内容。

    我们的那位政治老师教会我们如何高效率地记下一堆废话。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在课本上划线。当然这些划线是有技巧的,我们几乎不会用一条长长的线段花下一个完整的句子。而是在能够提供记忆的几个关键字上标记。按他的说法,背下几个关键字的难度要远远小于一个完整的句子。只要我们记得这些关键字,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联想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再由此联想出整个段落。

一开始的时候,他在自己的课本上画好线,把课本交给科代表,让科代表复制下来,再传给各小组长,最后全班同学都画好了。接下来他讲解这些线段的画法的意义(有好几种不同的线型,各自代表不同的含义),然后再教我们如果自己画线,最后的课堂内容主要就是教我们在课本上画画。

在这之前,由于我父亲的教育,我从来不在书本上画画、做记号,所以不太喜欢这种做法,不过既然是没什么作用的政治课本也就将就了。当我们习惯了画画之后,老师告诉我们这实际上是一种快速阅读和记忆的方法。他要求我们在阅读这些画过得课本是不要逐字逐句地默读,而是要训练自己快速扫描关键词,利用余光辅助把关键词串联起来。通过这样的训练来提升我们的阅读速度和记忆力。同时他告诉我训练到一定程度后,画书的过程可以省略,我们将能够获得自动寻找关键词的能力。

的确经过他的训练之后我看任何书都可以做到一目十行。以至于我可以在一个晚上在被窝里把梁羽生的《萍踪侠影》看完,不过只记住了一个故事梗概。

   在这位老师教我们政治课的时候,政治课是我们最喜欢上的一节课。因为他从来都只用15-20分钟讲解怎么划书,和几个基本的知识点,甚至讲上一个故事,剩下的时间他就会消失,我们可以做其他科的作业,甚至看小说,睡觉。只要保持课堂安静就可以了。他会在临下课前回来和我们一起等待下课铃,宣布下课。

   一个和学生一起等待下课铃的老师…….

【原创】应试教育的极品老师(三) [ 代码ABC ] :2008-07-04 19:59:27 :1691052

     既然是应试教育,没有悬念的老师总会在考试复习阶段给我们一些习题。这位政治老师也不例外。他花了一节课讲解了这些习题对应着课本上哪些内容,然后就是让我们记下这些内容。当然方法就是前面提到的“关键字记忆法”。于是我们的习题卷上就是一些外人很难看懂的零星词语。记下这些词语,然后把对应的段落看一遍政治课的考前复习旧基本完成了。一般来说这样的复习不会占用超过一天的时间,于是大家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复习其他科目。

      成绩嘛,感觉还不错,至少我们的成绩和以前的政治考试相比没有下降。由于我在初中就开始玩计算机,因此班主任(另一个极品老师)在每次期中和期末考试总让我为她统计成绩,排名次。所以我很清楚整个班的情况。

      应该说这个政治老师的方法很成功,要知道他上课的时间不多,只相当于正常政治老师的一半,而我们的复习时间也比其他班的同学要少。能取得相同的成绩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过也有意外:某次考试一个很极品同学可能脑袋被卡住了,怎么也没办法从那些“关键字”联想出整个段落,结果只好每道论述题都填上那些“关键字”,而且仅仅就是“关键字”,被我们当成笑话。

       这个老师之所以被我认为是极品,不是因为我们的政治成绩,也不是那些安逸的政治课,而是他影响了我整个学习过程。他教的课程我都忘了,但是他教下的方法却被我用在了所有的学习中,甚至后来的工作中。这么说吧,这位老师大大提升了我们接收知识的带宽。让我们能够自如地对付当前海量的信息。其实我们现在接触的东西也和政治课本差不多,大多废话连篇,比如:标书、某某报告等。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把这类文档浏览一遍,而且不会漏掉其中的关键内容,这就得得益于初中的那段训练。唯一的缺陷是我很难再体会那些精致的文笔,同时我的书面表达也变得干巴巴的,没什么味道。

     在应试教育中还能为学生留下有用的东西,这种老师怎么能不是极品呢?

应试教育的极品老师(四) [ 代码ABC ] :2008-07-06 08:32:24 :1691052

应试教育的极品老师(三)

我这里说的“应试教育”和“极品”老师都不是贬义。在16年的学习生涯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老师。而这里要介绍的老师是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我不知道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是怎么个样子,比我们以前有多少改变。无论如何,谁也不能否认即使是以前的应试教育也出过许多优秀人才,而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也会教出许多碌碌之人。所以教育是什么性质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老师。老师是否能给学生带来好的影响。

  前面我介绍的那位政治老师,严格来说并不是应试老师,相反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应试教育的轻蔑(这是我的想法,不代表一定就是那位老师的想法)。而下面我要介绍的老师则是另一种极品。她是我初一、初二的班主任,教数学的。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不是教语文的班主任。

  在初中入校第一天,碰到的第一个老师就是她。她当时正在指挥到班级报道的同学打扫教室。她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一双严肃的眼睛。由于很瘦看起来很高。第二印象就是她沙哑的声音。不知为何,当时我就有点怕她。看来我的直觉还是非常正确的。

  她的特点是对所有学生的成绩非常敏感,对我们漫不经心地丢分异常痛惜,仿佛参加考试的不是我们而是她。一开始我还不以为意,按我的理解,在考试的时候总有那么几分,搞不好十几分就是这么丢的。我安慰自己——其实我那些都会,要不怎么最后那些难题没错呢?结果因为这些想法,我在她手下度过了一段毕生难忘的时光。

【原创】应试教育的极品老师(五) [ 代码ABC ] :2008-07-07 06:44:43 :1691052

   我仔细检查了一遍刚做完的那道题目,然后松了一口气——没发现什么错误。这是一道简单的证明题,我已经做了四次了,从星期一到星期四,每天都要重做一遍。

   第一次重做是因为我的跳跃性思维,在证明过程中漏写了一个显而易见的步骤。我的班主任从来不喜欢“显而易见”的东西,她认为任何一个需要两个或以上定理或公理推导的过程都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你当面对她说什么“很显然”、“易证得”的话,那么,你的脑袋有一定概率和她的手掌亲密接触一次。

   第二次错误比较冤枉,她在我抄写的题目中的一个错别字下划了一道红线,然后在整个题目上画了一个大叉。她的作业从来都是要抄题的,也就是你要把问题一字不漏、一字不错地抄在作业本上。这本来也没什么,大致上浪费你2分钟时间。但要命的是要求一字不漏、一字不错,标点符号亦不例外。我很佩服她居然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检查你抄写的错误!由于佩服,我继续做了第3次。

   可惜这次太紧张了,在写字的时候不小心出了点笔误,我在失去耐心的情况下,稍稍涂了一点点,把撇改成撇折。希望她看在我已经重做了三次的面子上放过我吧。按规矩出现这种错误是需要重做的,或者剪一张小字条把错字帖掉。不过,作业发回来的时候,我失望了……

   老实说,她的作业量并不大,一般人花半小时就可以做完。我会更快一些,因为在抄题的时候我已经有了思路。不过我经常要做一些额外的作业——重做昨天做错的题目。作为一个乖孩子、好学生这也不过分。问题是天天重复我已经滚瓜烂熟的东西实在是令人受不了。对于一个从小学第二次数学考试开始就没再得过满分的人来说,一点小毛病实在是太正常了。以至于半个学期以来我天天都有题目要重做,这个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头啊!

   我尝试过辩解:“其实我会啊!您看我都不是错在思路上!”,老师的回答很简单:“会?那你为什么错?”

   是啊,为什么?我相信很多人(如果不是所有人的话)都曾经有这种感觉,为什么明明会的东西还能做错。其实老师的回答暗示了一个令我吃惊的事实——你还不会!

   真的,不是粗心,是不会!你不会完完整整的推导过程;你不会一字不漏、一字不错的抄写;你甚至不会写字!

   既然不会,那么只有使用最笨的办法,重复练习直到会为止,直到这一切都成为本能反应!这时候我们才能说:我会了。

   真是毕生难忘的经历啊!

   这个能力反映在考试上是令人吃惊的,我后来考试都不用检查就可以交卷,而老师都会拿我的试卷作为标准!我们班的数学平均分比其他班高10分!但是其他的数学老师都认为是正常的。因为她不仅仅对我一个人这么严格,她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她花在我身上的时间还算是比较少的,她仅仅家访过我一次。但是班里其他同学,尤其是那些成绩中不溜秋的平均每学期都会家访一次。她不但对我们严格,对自己也同样严格。她的板书从来都是工工整整的,偶尔写错一笔也会擦掉重写。每个学期写评语的时候,她都会先起草,然后给班干部或者学生代表过目,力争准确无误。然后再请写字漂亮的同学抄写到学生手册上,最后再自己检查一次。如果有错别字,她同样是用剪好的小字条帖上,再修改。

   毕生难忘的经历是毕生受用的,作为程序员我可以做到几百行代码,不用调试就通过。更重要的是我一直提醒自己:错就表示不会,会就不可能出错。

应试教育的极品老师(六 完) [ 代码ABC ] :2009-06-15 03:44:37 :1691052

 进入大学后,我认为考试、作业、习题什么的已经不再重要。我可以比较自由地分配时间,要怎么学习都可以。不过有一个老师,我们的系主任——李于凡教授告诉我(们)另一种学习思路。

    李教授是教我们《电路分析基础》的。这是我们无线电系学生最早的专业课之一。那时候我们正逐渐摆脱从公共基础课的纠缠,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等等。大多数同学都被这些枯燥的科目搞得身心疲累,昏昏欲睡。满怀希望专业课有点带劲的东西来提一下神。毕竟初略地翻了一下课本,我们发现了电路图——这可是我们千辛万苦考这个系要学的一样东西啊。   

    不过很快我们发现,电路分析基础这门课和电相关的知识只有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以及我们在中学早就搞得滚瓜烂熟的欧姆定律。剩下的都是我们刚刚考完,好不容易挣到学分的高等数学!更加令人郁闷的是李教授的课几乎就是高等数学的复习课,我同宿舍的一位无线电大侠对着黑板上一个个积分符号,托着下巴,努力瞪着眼睛,脖子和肩膀则不听话地总想趴下来。也难怪,这位大侠在中学就会自己焊无线对讲机,凭着万用表就可以修彩电和录像机,但是凡是和数学沾边的科目总是过得异常辛苦。

    应该说,李教授的课讲得还是很好的。他总是能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电路分析的各种计算方法。听听他是怎么介绍复数在工程计算上的用处的。“当我们要挑一头猪去市场卖的时候,聪明的就会同时在扁担的另一边绑上一块石头,这样扁担平衡挑起来好挑,等他从市场回来的时候,猪已经卖出去了,自然那块石头也就扔了。就像我们在计算中用到的复数那样,我们实际上要的是复数的实部,虚部就是那块石头。由于复数在计算上的方便性,所以我们加上了那块石头,当然计算完之后我们就不再需要那块石头了(虚部)”(中学的复数知识忘记的,就当我没说,跳过),以后他在讲课的时候就不时用“石头”和“猪”这样的词来代替复数实部和虚部的概念,非常幽默。

    李教授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每天做一道高等数学的习题,一年后你看任何专业书都象看小说一样简单。”,这是我在大学中碰到的唯一强调习题的老师。

    习题,当时可真是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概念。熟悉是因为我们和它一起度过了12年的时光,大半的人生。陌生是因为我们已经有1年多没再和它亲热了。大学还要做习题?

    李教授不止一次重复过这句话,经常地对我们这些曾经的尖子学生发出感慨。“你们做题的能力很强,为什么不去做点高数题呢?如果你们每天做一道........”,在他的疲劳轰炸下我开始复习高等数学,虽然我没有象他所说的每天做一道,但是翻翻箱底的高等数学课本的确让我觉得这门课并不困难,而且慢慢感到课本上的公式有点亲切。更重要的是后来看其他专业书,不管是不是我的本专业,只要有积分符号的都不太困难。虽然做不到李教授所说的象看小说,但至少不会比看英文小说更吃力。

    大学教育不是应试教育,至少不强调应试。李教授的考试也很轻松,按我们师兄的说法,李教授不是“杀手”。但是他提倡的学习方法却有点以前我们“应试”的味道,并不时拿我们这群曾经的“应试”高手调侃。最重要的是他所提倡的方法实实在在地有效!从我的经验来看,他说的那句话是正确的,而且他说他自己以前就是这样学习的。    

    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要掌握一门知识不花时间和精力是不行的,一天做一道高等数学的题目其实已经是一件很轻松的任务了。当社会上大多数人在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减轻学生负担,减少考试,呐喊着取消高考得时候,有没有人记得古人说过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严师出高徒”。大概大家都认为这些东西已经过时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今天张老师根据课本习题改编了一道题,这道...
高三学生如何克服考前综合症
李大潜院士:与时俱进,牢牢掌握大学数学学习的主动权
现在老师教书的方向搞错了,学生学习的方向也搞错了!
为什么大部分师范生不愿意教语文?
转关于教师教育教学的文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