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岐澳古道上的艰辛谋生之旅



古道


民国以前,香山县的交通不似如今这般四通八达。据《香山县志续编》记载:“西北诸乡,均以航行为捷;东南诸乡,则陆路交通为多。”可见,根据舆地的实际状况,香山县的西北和东南地区还有水路和陆路的分野,西北多走水路,东南多行陆路。《中山市志》记载的古代陆路要道有四条,最早的是从沙溪、大涌至石岐的“西河石路”,修筑于清康熙年间;另三条修筑于清咸丰年间,分别是从县城东至南朗等地的“东干大道”、县城南通往澳门的“南干大道”,以及位于县城东南面长不过百米的“蚬涌莹石路”。这四条要道,唯有西河石路位于西北,其它三条都在东南。



民国13年(1924年),中山拥有了历史上第一条公路“岐环公路”,随后多条公路又在各乡镇陆续修筑完成。建国至今,跨省、跨市、跨镇的公路亦是数不胜数。于是,旧时的古道淹没在了城市建设的大发展之中,渐渐被人遗忘。如今保留下来的较为完整的古道路段,只有隐藏在五桂山脉之中的“岐澳古道”。


五桂山内其中一段岐澳古道

(摄于2015年4月14日,市档案馆藏)


岐澳古道是旧时石岐至澳门的通道,包括了上述提及的东干大道和南干大道,而今留存的五桂山石莹桥云迳山的一段,是属于南干大道的部分。岐澳古道被今人誉为“中山的丝绸之路”或“香山近代的茶马古道”,如此譬喻,似乎呈现了一幅昔日石岐、澳门两地商贸文化往来的繁荣图景。实际上,在岐澳古道长达70公里的险山峻途中,掩埋的是无数往来贸易谋生者的艰辛足迹,近代有诗《走翠微》为记。


郑彼岸先生


《走翠微》的创作者是近代革命家、学者郑彼岸先生,中山县濠头村人,文武皆能,早年加入同盟会,参与策划起义,还创办了中山第一份县报《香山旬报》,晚年受聘主持中山县的修志工作,治史严谨、见识过人。他对民谣、谚语、方言等民间文学非常珍视,毕其一生致力于收集整理研究的工作。《走翠微》运用的是石岐方言,文辞浅白,通俗易懂,可见郑彼岸先生对民间文学养分的吸纳与运用。


1947年中山县政府聘郑彼岸为文献委员会筹备处主任的函(市档案馆藏)


《走翠微》讲述了一位年仅十五岁的弱女,作者的表妹徐慧侠,寄住在石岐濠头乡,因父亲早亡,只能通过“学走翠微”来挣钱赡养老母亲。“翠微”是指现在的珠海,是旧时石岐前往澳门的途经之地。“走翠微”的意思是将货物运往珠海贩卖,然后再购置其它货物运回石岐售卖,从而获得微薄的盈利。由诗作内容可知,徐慧侠走一趟翠微需要两天一夜的时间,第一天天未亮便启程,下午三时左右到翠微,将挑来的米卖完后,在客栈投宿一晚;第二天黎明时分到圩市争购青盐和豆,然后再启程回石岐,黄昏时分到家;次日还得去濠头街市售卖运回的货物。行程紧凑,容不得一丝懈怠和喘息。



当时行走在岐澳古道是怎样一番境况?《香山县志续编》有路线记载:“自县治南门起,十五里为桂峰茶亭,又十五里为双合山,又十余里为石鼓垯,又十三里曰沙桥,中通一径,上为平迳顶,有云径寺茶亭,良谷二都交界处,由云径寺稍北折而东至石莹桥,又二里至大南坑,又二里蚺蛇塘汛,又南行里余至驰马坡,三里许至平湖沙冈,又五十里至前山寨,又十余里至莲花迳沙堤,又六七里至澳门。”可见沿路翻山越岭,山道逶迤难行,一如诗中所吟叹的:“长江过后要穿山,此时行路最艰难。山程约莫三塘汛,三个钟头行不尽。山路崎岖最恶行,忽然斜迳忽深坑。沙乸时时伤脚板,石头又掯了哥青。”(石岐话称十里为一“塘汛”,“了哥青”指胫骨前部。)十五岁的女孩,挑着沉重的米担,顶着烈日或风雨,行走在崎岖的山路,需咬牙前行,才不至跟丢大队。对于累极的行路者来说,路上唯一的安慰是茶亭的出现。“行尽此山到大布,远望茶亭在前路。此时担子虽在肩,心里已如释重负。赶到茶亭暂息肩,粗茶到口如甘露。饭鹅(即饭团)取出冻冰冰,胡乱吃完又举步。”茶亭是沿路供行人休憩之所,通常还出售茶水,上文县志提及了“桂峰茶亭”和“云径寺茶亭”。


五桂山内其中一段岐澳古道

(摄于2015年4月14日,市档案馆藏)


诗中还提到,如此艰辛地走一趟,所赚不过十多元,“米价每元三两几,不够娘儿吃两天。”如此,石岐女徐慧侠需要不停地往返于石岐翠微,才能够保障基本的生活。郑彼岸先生在诗文最后感慨:“君不见濠头街市前,许多小贩坐街边,压肩货担刚才歇,又摆街边求卖脱。买者须知豆与盐,尽是贫民身上血。”



岐澳古道被历史埋藏了八十多年,近几年才渐为人所知晓。探寻古道的游人来此怀古:“1912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是经岐澳古道从澳门返回家乡翠亨村的;1839年,林则徐从石岐去澳门巡视禁烟也是走的岐澳古道;据遗址碑文记载,岐澳古道上的云径寺茶亭或由郑观应捐资所建……”然而历史的构成,除了伟人的丰功,还有许许多多平民百姓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像石岐少女徐慧侠这样在岐澳古道上艰苦行走,奋斗求生的芸芸众生,也值得我们铭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湾区之窗—澳门/中国文化报
肖一亭:南海丝路上的珠海
大美中国古建筑名亭篇:第十五座,北京香山翠微亭
又一超级工程 中国人7年建1桥 创多项世界之最
深扒港珠澳大桥通车意义,真的只是让我们去迪士尼
澳门为什么叫澳门 澳门这个名字的由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