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好政务公开“三步棋”

政务公开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阳光透明政府的重要路径,对于保障人民群众民主参与、实现社会共治共享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政务公开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成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标志。然而,有些基层政府在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中,仍存在观念站位不高、内容不够精细、机制较为保守等方面的问题。从实践看,做好基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应走好“三步棋”。

着眼于“治理”,从高处起步。治理主体多元化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现代国家治理更加注重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基层自治组织等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公共问题,没有社会共治和公众参与,政府之手就难以更好地发挥作用。没有基本的信息获得,群众就无法真正参与政府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工作。政务信息应为民众所有,政府理应履行代管服务职责。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之外,政府有责任公开公民所需一切信息,以阳光透明赢得群众信任、支持与参与。因此,群众真心参与,实现政民良性互动,取决于政府对政务公开的态度和行动,取决于政府对社会治理理念内涵的认知与嵌入。

发力于“精准”,在细处行走。虽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务公开的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不少基层部门还只是停留在对办事程序和结果的公开上,甚至极少数部门还存在含糊不清、故弄玄虚、避重就轻等行为,对群众关切的信息选择部分公开或不公开,甚至干脆不公开、假公开。“群众想知道的不公开,而公开的群众又不需要”,以致公开有名无实,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因此,基于互联网时代要求和群众期待,需要坚持以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以“清单式”管理、“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使政务公开的范围和边界更加清晰,程序和运行更加规范,不断提升政务公开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升华于“革新”,向大处迈进。在实践中,由于受长期形成的相对封闭的政务运作机制的惯性影响,部分基层干部难以认识到政务信息为全体公民所有的公共属性,往往习惯于公共信息部门化、内部化,客观上形成了“勇于”保密的倾向和传统,致使群众作为政务信息所有者的主体权利难以得到保障。纵观各国政务公开实践,公开与保密并非“非此即彼”的敌对关系。政务公开制度的价值追求是在避免泄露国家秘密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挖掘、开发和发挥政务信息资源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政务公开成为社会治理的常态。政务公开是一场执政理念的革新,当然,这个革新是具体制度层面的,也是渐进式的,需要我们绵绵发力、久久为功。

文章来源:群众网(2017年9月1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经观察】成都市深化政务公开促进基层治理的探索与展望
解析2015年5月17日河北省公务员面试题(省直机关)
本市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政策措施出台要同步公开征集意见情况
贵州大力推进政府信息供给侧改革实现信息发布、解读、回应三联动
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撬动效应
中州学刊•观点 |郑琼•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应然逻辑、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