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书是一门好生意
商务君按

在碎片化阅读备受追捧的泛娱乐时代,出版商将目光聚集到经典图书以及对经典著作的多样化解读上,不失为一门好生意,或许这也是传统出版的另一线希望所在。

文︱李又顺(资深编辑)

朋友寄来几本书,随眼望去有所思。都是一些世界名人传记,如:《圣雄甘地传》《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富兰克林自传》。这些传记皆由一些声誉卓著的名记或学者所著,在西方流传了很久,无论传主或作者都堪称经典范畴。

为表示谢意,我给朋友去了电话。电话那头,朋友一扫往日的阴霾,话语间生机闪现。他说近十年来的默默努力,种下的那些“树苗”,曾经不知道死活,现在看来大多数都已活了过来。


小书商的坎坷“经典”路

近十年来,我在体制内见证了这位朋友的“小书商”生涯。他先是一个人走出体制,创办了一个工作室,后又正式成立一家小公司。员工也就一两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寄居在一个熟人的办公间内。朋友的志趣在于做经典外版书。在与版权代理洽谈好第一本外版书之后,再寻来合适的翻译者,他的“事业之船”便正式启航了。

在前几年出版界一切向钱看的巨大声浪中,他的声音被淹没了。本来小打小闹也就不起眼,何况又是在初创阶段。在畅销书独占鳌头的海洋中,我也为朋友的那艘“经典”小船捏把汗,期望它不被大浪掀翻。后来看到他的一套经典名译“西方数学文化理念传播译丛”沉甸甸地被装入这艘经典航船并大放异彩的时候,我的眼睛也亮堂起来。

这套书让中国读者大开眼界,丰富了对西方文明的认知。其中的代表作有《西方文化中的数学》《什么是数学》《后现代思想的数学根源》等,原作者是20世纪大名鼎鼎的世界数学教育家、数学史学家与数学哲学家。这些书作不仅让读者对整个数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及方法有了透彻清晰的认识,也让读者认识到,在西方文明中,数学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这套书自出版后一再加印,堪称相关出版社的“镇社之宝”。

朋友在电话中说到他多年来种下的树苗终于有了绿意时,不免有些激动。他说那些年只管埋头做书,不知道“死活”。现在不断接到出版社那头传来“缺货”“加印”的消息,甚至十年前出的一套书也有出版社愿意再版,这一切让他感到多年来的辛劳终于有了回报,也让他看到了一个文化公司的未来与希望。


真正的经典永不过时

大约十年前,基于对图书市场的观察与洞悉,我便深刻体会到:真正的经典永不过时,经典不会成为废纸。我曾鼓励朋友,要用心做经典,至少经典书的库存不会轻易成为废纸,最坏的结果也无非是孔夫子旧书网及一些专业书贩子来“低价”吃掉存货。如果把出版定格在经典的层面或树立经典的意识,就不会轻易倒下。就拿现在的市场来说,还是不断有人在做线装经典。

就出版的本质而言,某种意义上就是传播经典。一是出版已被时间证明的经典之作,二是出版未来可能成为经典的作品。但经典作品不是一成不变,要不断赋予它时代的内涵。时代的内涵表现在内容与形式两个层面:就内容来说,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解读才能让经典鲜活起来,从而注入不同时代人们的精神与灵魂,发挥它应有的价值与作用;从形式来说,也要赋予经典以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及现实需要。


经典书:出版的新希望与好生意

经典的生意可以让一个小书商看见希望,焕发生命意志,甚至可以让一家传统出版企业起死回生。

中华书局是一家百年老店,在上个世纪改革的大潮中曾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在前途未卜之时,他们抓住了央视《百家讲坛》的收视大红,出版了相关作品,实现了自己的成功转型。于丹讲论语的相关出版曾风靡一时,在尝到经典的时代解读、大众化阅读的甜头后,这家百年老店一改往日将经典束之高阁的做法,在经典走向平民化的道路上狂奔不止,从而释放出巨大的活力。

经典的生意也可以让一个学者生命大放异彩,也会让一个时代的人们沐浴在经典的辉煌殿堂。

易中天品三国,可谓在新形势下将经典的趣味化、大众化解读推向了一个高潮。《易中天品三国》系列作品,创造性地解读经典,赋予经典更多时代意义及个性内涵,让更多读者沐浴在鲜活的经典殿堂之中。一个沉寂了大半生的历史文化学者,从此闻名遐迩。打上时代烙印的平民化、趣味化、形象化的经典解读,成就了一个学者,也让这家出版经典的出版社度过了一段辉煌岁月。

台湾的南怀瑾可谓经典解读的时代先锋,他本人也成为经典解读个案中的“经典”。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台湾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文化的内在需求与日俱增。文化学者南怀瑾“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他以一种别样的平易近人的演讲方式,向大众解读经典《论语》时,引来如潮的拥趸者。

后来他不断将战场转移到香港、美国(华人)、新加坡,以及在上个世纪末扎根中国大陆,一举兴办太湖大学堂,将他的事业进行到底。南怀瑾的每个点、每个布局都踩得很准,在大陆传播国学也是适逢其时,追随者不计其数,不仅被冠以“国学大师”的称号,据其演讲稿整理而来的出版物也多年畅销不衰,其作品版权甚至成为多家出版机构争夺的对象。

美国学者尼古拉斯·卡尔在新书《浅薄》中指出,古登堡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唤醒了人们,深度阅读随之成为普遍流行的阅读习惯,在这种阅读活动中,“寂静是书中含义的一部分,寂静是读者思想的一部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与发展,深度阅读将会持续式微,完全可能变成少数知识精英群体的专属活动。换言之,我们将要回归历史的常态。这说明了“深度阅读的时代”或许只是一个短暂的例外。在一个“浅阅读”渐成常态的时代,对出版者而言,经典及经典的多样化解读,仍不失为一门好生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读畅销书要擦亮眼睛
美国小书店的生存之道
朱光潜:怎样才能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经典才是真正的畅销书
世界末日成书商炒作噱头 各色末日图书横行于世
你说,为何要买电子版?——有感于电子书定价 『百智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