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谭(三十五)

341、信必体现在食、兵中——《论语》谭  颜渊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黎民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孔子认为在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食、兵、信这三个起码条件,信是最重要的。但是,信必体现在食、兵中,无食无兵无信,不可片面的看问题,此处只是为了说明信的重要性。

342、礼仪文采是品德本质必然表现——《论语》谭  颜渊篇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德本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礼仪文采干什么呢?子贡说:啊呀!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那可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礼仪文采犹如品德本质,品德本质犹如礼仪文采。如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礼仪文采是品德本质的必然表现。

343、民富国才能真正的富——《论语》谭  颜渊篇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最后回答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此处,体现了儒家经济思想中的“富民”理念,民富国才能真正的富,这才是长治久安之策。

344、最高的品德忠诚、诚信、正义——《论语》谭  颜渊篇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水平和辨别能力。孔子说:坚持忠信,言行正义,这就是提高道德水平。孔子真是言简意赅呀!忠诚、诚信、正义真是最高的品德呀!

345、人都迷惑在爱与恨的情感中——《论语》谭  颜渊篇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人都迷惑在爱与恨的情感中。失去理智的情感,使人迷惑古今中外有之。

346、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论语》谭  颜渊篇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孔子确实是大政治家,回答如何治国这样的大问题,回答的如此简单、明确、精准。天下如此呀!

347、断案不能片面——《论语》谭  颜渊篇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因子路断案及时,从没有长时间不履行的诺言。此处,一方面说明断案不能片面;另一方面说明子路在断案方面的才干。

348、孔子重在教育——《论语》谭  颜渊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孔子重在教育,防患于未然,这是符合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一贯思想。

349、做一个好官的基本条件——《论语》谭  颜渊篇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诚。这是做一个好官的基本条件。孔子讲的道理总是那么的通俗易懂,这就是大思想家的风范。 

350、礼还是要学习的——《论语》谭  颜渊篇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说:君子要博学古代的文化典籍,而懂礼;又能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礼虽然来至于心,但还是要学习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方:论语选读(四)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论语》没有那么难
论语·颜渊篇译文
论语: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12-19)
孔子行年考(二)
任何时候都要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论语》学习286-28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