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四经》谭74(天下事物是万变不离其“道” )

220、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道理——《黄帝四经》谭 《十大经》篇  名刑章 

 谭:想要明白得失福祸的道理,就一定要审知事物的名称与观察其变化的客观形态。天下各种事物变化的客观形态都是其自有的固定的,因此,人就更应该持守清静。天下事物都固守自己的名称与其变化的客观形态,因此我也就应该清静无为。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道理,真可之谓黄老学呀!

附原文

“欲知得失,请必审名察刑(形)。刑(形)恒自定,是我俞(愈)静。事恒自也(施),是我无为。”

221、老子无为无不为的思想道理——《黄帝四经》谭 《十大经》篇  名刑章 

 谭:我应该虚静隐逸不妄为,任何事物都是自来自去。我能做到专一吗?能做到无为吗?如果能就不要有自己的欲望,如果能自己选择而遵循“道”理,或隐,或现,“道”总是若有若无的存在着。这样的话,任凭事物纷至沓来,我没有不能应付的——无不为。这又是老子无为无不为的思想道理。

附原文

“静翳不动,来自至,去自往。能一乎?能止乎?能毋有己,能自择而尊理乎?纾也,毛也,其如莫存。万物群至。我无不能应。”

222、天下事物是万变不离其“道”——《黄帝四经》谭 《十大经》篇  名刑章 

 谭:我不固守已经过去事物的名称,也不持守已经过去陈旧的形态,该去的已经去了,来到的乃是新事物。但是,新旧在“道”理上是没有什么根本区别,对此,我已经有所周密的考虑。天下事物是万变不离其“道”。以此作为《十大经》篇的总结是很有道理的。

附原文

“我不臧(藏)故,不挟陈。乡(向)者已去,至者乃新,新故不谬,我有所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轻轻松松读《老子》(45)
广成子养生之道的原理(一):什么是广成子的至道
《老子·第五十七章》学习笔记:清静无为
无为之境——《老子》无为思想的有为价值
《道德经》第36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黄帝四经·名刑》白话译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