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德烈·柯特兹--众流归宗的元祖 【布列松的选择】NO.28





《布列松的选择》是世界摄影巨擘亨利·卡迪埃·布列松在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做的一件造福后世的事情,他在全球范围内把自己这一生最推崇的85位杰出摄影家的代表作收集到一起(每人一张,个别人有两张)在巴黎办的一个展览的名字。这93张杰作时间跨度达117年。本期为第二十八期。


1972年,安德烈·柯特兹出版了《摄影生涯六十年》一书,当时名气和地位比他高得多的布列松写了一封信给柯特兹 :“安德烈,谢谢您出了这么伟大的一本书,您才是我真正的老师,我以身为您的学生为荣。”布列松还曾表示:“无论我们干什么,安德烈总是先行一步。”


安德烈·柯特兹(Andre kertesz,1894—1985)


现代摄影的拓荒者


安德烈·柯特兹出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晚年长期居住在美国。作为现代摄影的拓荒者,柯特兹的作品一直给全世界的摄影家带来无穷的启示。在卡帕、布兰德、曼雷、布列松等这些摄影大师们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中都可以找到柯特兹的影子。


柯特兹的大部分摄影作品乍看起来异常简单,他将目光聚焦室内静谧的一角、一个搭在盘沿的叉子、水下游泳的男子抑或从桥上俯视的城市一角。柯特兹的作品还包括实验先锋意味十足的变形的门框,透过凹凸不平的镜面展现扭曲的裸女等。在摄影史上,他是变形手法的始作俑者,其人体摄影早就展现出了超现实主义神韵。


如今,柯特兹的作品早已是艺术拍卖的宠儿。《蒙德里安的烟斗和眼镜,巴黎》在一次拍卖中以37.65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另一幅作品《在蒙德里安的家里,巴黎》也以20.05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布列松的选择》安德烈·柯特兹入选作品


曾被遗忘了20年


安德烈·柯特兹1894年7月2日出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中产阶级犹太家庭。还是个孩子时他就梦想成为一名摄影师。18岁时,他买了平生第一部相机,其早期作品《一个睡觉的男孩》就出自这部相机。1917年他拍下了著名的作品《水下的泳者》。


1936年,柯特兹接受了一个工作合约前往美国,他在美国的生计一度艰难。迫于生计的柯特兹,曾到LIFE杂志求职,没想到LIFE的编辑认为他的照片“说得太多,反倒使意图不够明显”。柯特兹一气之下,一辈子都不愿把作品登在LIFE上。直到20多年后,美国的摄影日渐成熟,赶上欧洲二十多年前的步调时,大家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国度里竟然有这么一位重要的人物存在,而此时,沉寂了20多年的柯特兹已经七十多岁了。


1964年,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了安德烈·柯特兹的个人影展;1965年,美国摄影师协会给他颁发荣誉会员称号;1974年,获得古根汉姆奖;1983年,法国政府授予他荣誉勋章。


在柯特兹人生的最后阶段,妻子离世后,因为身体状况他不能再离开家门走街串巷后,他开始用一次性成像的宝丽来相机拍摄从窗口所能看到的景象,追忆与妻子一起的岁月,用暖调的回忆一点一点地去打败现实的荒芜与凄凉。


1985年9月28日这位摄影世界公认的大师的老师在纽约家中安然辞世,留下了10万张底片的存档。


“简单得像是在骗人”


柯特兹从18岁拥有第一台相机起就建立了终生的风格只对平凡的街头人生情有独钟,而用平凡的手法记录它们。 有评论家认为柯特兹的每张照片都充分显示了艺术与生活融合一体的境界,他的感受和表现没有距离,不夸大也不保留。就是这种品质使他成为大师们的老师,众流归宗的元祖。


柯特兹使平凡而普通的景象充满了新的情趣,对线条、角度、光影之间的对比关系有着高度的敏感,同样的场景,在他的镜头下就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隐藏的诗意。柯特兹强调个人的感受,情绪永远是首要条件,这使他的作品大多带有实验的性质。柯特兹告诉朋友说:“我出于本能的直觉试图在我的照片中展示出画家的精神力量,这就是他的简洁、简洁、简洁。”


关于柯特兹的风格,评论家基斯马克说得最为精辟:“柯特兹的照片简单得像是在骗人……他一直保持着自己看东西的真实性,其结果是他的艺术和生活不可避免地一同掉进摄影中。”



答日本《艺术新潮》杂志问(1985年 东京)



问:你1894年出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 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对摄影发生兴趣的?

答:我对于摄影发生兴趣的时候正好是十九世纪最后一年, 1900年的事。去乡下的亲戚家时,看到他家有许多绘画、版画、当时非常好看的插图的书与挂历, 这当中还有刊载照片的杂志。那时侯也正好是柯达公司开始大量出售一般人可用的照相机的时候,我当时就有了什么时候用照相机做这种工作的想法。 1912年从学校毕业后我到证券交易所工作, 买了自己的第一架照相机. 以6岁时受到的冲击为出发点, 开始拍摄日常生活与事物。 当时根本不知道怎么拍摄照片, 也不知道怎么构图。 只是凭这自己的本能拍照, 一点点地自己会构图了. 这张<入睡的少年>拍摄于1912年, 是现存的少数几张初期作品之一。这张照片并没有按照什么人教的拍摄方法拍摄, 而是按照自己的构图方法拍摄的。 当时许多摄影家是以模仿绘画的错误方法拍摄照片的。可我觉得摄影与绘画是不一样的, 摄影有自己的独特方式。


1912年 入睡的少年


问: 1933年, 你拍摄发表了<变形>人体摄影系列, 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

答: 实际上<变形>系列开始于1917年。 一战中负伤的士兵在康复疗养时游泳的照片<潜水者>就属于这个系列。当时的艺术家们看到这张照片, 认为是非常珍贵的画面, 给出了很高的评价。非洲的原始艺术里有变形的表现, 毕加索等人受过原始艺术的影响, 可是我在毕加索用绘画的方式探索变形之前, 就用摄影的方式尝试过了. 因此, <潜水者>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照片。1933年, 一本杂志主编跟我说, 随便你怎么拍, 我都要发表你的照片. 这么一说, 我想起了以前的<潜水者>, 去买了凹凸镜拍摄了这个变形系列。


1917年 潜水者




1933年变形系列


问: 你在巴黎, 与夏加尔、蒙德里安、莱热、爱森斯坦等各方面的艺术家有交往,你从这种交流中感受到、学习到什么东西吗?

答:大家当时都是相互学习。 不过我觉得我成为作品中我自己的东西, 是在这之前我自己就有的禀赋。比如说蒙德里安吧,是我非常熟悉的朋友。《蒙德里安的房间》这张照片,看上去构图深受蒙德里安的影响,可是在我还没有认识蒙德里安的匈牙利时代, 我就已经按照自己的构图方式做了与他的工作相似的事。而这张照片,可说是我们两人的相逢吧。


蒙德里安的房间


蒙德里安代表作


问:你在1936年去了纽约。

答:我是被想要利用我在巴黎的名声的人哄去的, 而这就是我人生悲剧的开始。如果我当时手里有现金,真想马上就回到巴黎。后来欧洲开始战争了,于是就一直在纽约住下来了,一直到今天。当时的许多美国人智力非常低下,不能理解我的摄影。比如我拿照片去给《生活》画报的摄影负责人看,那人说:“我非常了解你的作品。可是你的作品说得太多了。”我说,如果是好作品的话即使说多了也没有关系吧。那人回答说,他们那里有专门写说明的编辑,照片本身如果在说什么那就不好办了,照片只要是记录文献就可以了。我反驳说,即使照片是记录文献它也会自己说话的。我再怎么说,他们还是根本不懂。《时尚》杂志也要我给他们干活,可我不太想给他们干。我想的是尽量依靠卖自己的书与作品来维持生活。1939年拍摄的《垂落的郁金香》,那朵垂头丧气的郁金香就象征了那个时代的我。一直到六十年代为止,我一直受冷落。那也许正是摄影本身不受理解的时代。


1939年 垂落的郁金香 


问:你拍摄的纽约作品中, 有没有喜欢的照片?

答:我拍摄的都是自己感受最强烈的东西,因此很难回答你的问题。 比如说《飞起的鸽子》这张照片,拍摄于1960年。我从巴黎时代起就一直想要拍摄把城市与鸽子结合在一起的照片,终于在三十年后的纽约拍到了想拍摄的照片。


1960年 飞起的鸽子



作品解读



1972年1月1日  马提尼克岛

这幅作品的文字说明是如此精确,标明了地址、时间,甚至具体到某一天:1月1日。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日期,而是表明新的开始,上面分明还写这1972。这种精确在柯特兹的作品中体现为图案上的平衡,海平面被垂直的玻璃切割,在阳台倾斜的地方,出现了细微的失衡,似乎在暗示我们生活不能永远处于完全的平衡状态一样——可以有几个月,几天的平衡,但不能是永远。画面中,在马提尼克岛旅馆阳台的另一端好像是一层水蒸气,代表着过去遥远的回忆,但这种回忆却是一种最真实的存在。画面中的人物很神秘,但我们的目光会不由自主地去注视他,并激起我们情感上的动荡。这就是柯特兹神奇而充满浪漫色彩的作品。


讽刺的舞者

《讽刺的舞者》是柯特兹被复制最多的照片之一。这张照片拍摄于他事业的中期,那时他还在巴黎,与先锋艺术家们关系甚密,作品也带有现代主义绘画的形式特征。照片带有一丝滑稽:一位衣着暴露的女舞者,穿着高跟鞋,扭曲着身子躺着一张椭圆形的沙发上,旁边摆着一座现代主义风格的大理石雕像,那男性半身雕像也扭曲着,对应着女人扭曲的身体。墙壁上画框中的图像又为这形状与黑白对比的游戏增添了一份额外的元素。构图的严密令人惊讶:那是一个决定性的瞬间,一切都组织得十分完美。正如柯特兹所说,那个瞬间并不是外部运动创造了一种有趣的形式安排,而是个人意图浸透的世界。


蒙德里安的叉子

1928年,他拍摄了一把叉子,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关于叉子的理念——一把代表着形式的理念和光线的理念的叉子。照片中,光线完美地滑过叉子,使它超越了其通常的实用功能,成为一种更有深度的思想的载体。柯特兹并不是要创造一种抽象的效果,而是要揭示物质内部所隐藏的美。他的构图简单而极其抽象,但是其中的物体并没有抽象为线条,它们还是物体本身。柯特兹让这把叉子支在一个碟子上,并且把镜头拉近,使叉子和碟子都不能完整地出现在照片中。叉子显而易见仍是一把叉子,但是由于形式化的构图、表面上的光线和阴影的运用,以及白色背景之上丰富的黑色影调,这把叉子被赋予了一种美学意义上的高贵和优雅之感。生活中就包含了这种美如昙花一现的瞬间,但是我们需要学会用好奇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这样才能把握这些迷人的瞬间,使人不至于匆匆逝去。



作品欣赏





















宝丽来摄影集


1977年,柯特兹的妻子伊丽莎白死于癌症,这对柯特兹来说无疑是极为沉重的打击。


1979年,他从朋友处得到了一个新型号的SX-70宝丽来相机,并开始尝试用它创作。一天柯特兹偶然看到街边一家小店在售卖透明的玻璃小人,他联想到他的妻子,就毫不犹豫买了下来。此后,这两个玻璃小人成为了柯特兹灵感的源泉。一种创作的欲望渐渐缓解了他内心的痛苦,并使他拾回对生活的信心。


《宝丽来》摄影集里有一段柯特兹的自白:“我开始慢慢地拍照片,非常慢、非常慢,但是不久我就陷入一种疯狂的状态。我喜欢在早晨和黄昏拍照。早晨天空的光线非常美,而黄昏的时候又千变万化。我经常从一早开始创作,然后就无法停下来,时间好像总是偷偷溜走了。忘记了吃药,忘记了饥饿,忘记了身体的痛苦,也忘记了悲伤”


这张合影在1933年他们的婚礼上拍摄的,本来是两个人的合照,在1960年的时候,柯特兹把这张照片进行了剪裁,只留下了伊丽莎白的正脸和自己搭在她肩膀上的手。他说这种剪裁是一种视觉上的比喻,意为“我的另一半(My better half)”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声称从不记录,只是阐释
奋斗老师的讲课内容
衍“艺”丨他的摄影画面简洁、富有诗意,强调决定性瞬间
【人物】安德烈·科特兹:去感受你所拍摄的对象。
摄影术诞生180周年,该如何收藏摄影作品?
波拉相片与一生的怀念:柯特兹的《宝丽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