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贫民窟的大富翁: 十年十倍明明白白说保险的本质和原理,小白也能一听就懂

保险可能是上市企业里面财务报表最复杂的行业,很多投资人望而生畏,我觉得会计作为商业的语言,我们这种畏惧更多是对保险行业内部运作的陌生,保险看似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但是真正了解保险的却极少,为了投资,我们必须去理解这种商业模式。作为保险系列第一课,我记录自己对于保险的基本认识。

一、 保险的本质

保险就是对风险对冲的行业,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时间的纵向,比如假定三十年后我出了点事需要30万,为了解决这笔资金需求,我现在就开始存钱,每年一万,三十年后当风险来临的时候我就拿出三十万解决问题,风险不会对我的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一个是人群的横向,现在有三十个人,有一个人会遇到一件不幸的事情需要三十万,这三十个人每人都没有能力应对,但是也不知道具体发生在谁身上,于是每个人都拿出可以承担的一万元,当灾难发生的时候就拿去给需要的人,通过一万元消除了对于个体可能的三十万损失。时间的纵向和人群的横向是保险的两个核心。

我们可以不买保险吗?我来举个例子,一个人经营一家超市,每年盈利20万,预计经营10年,但是在第五年会遇到一个火灾,估计造成损失150万,如果现在买保险需要30万,现在如果不买保险,第五年的时候盈利100万,经营停止,因为损失了150万,你后面五年也就能赚100万而已,但是我们如果买了保险,预计后面五年还有70万的超额收益,所以买保险是有价值的。除此之外,保险还可以代理心理上的安全,还可以在事情无法挽回的时候给自己,给自己关心的人以某种程度的慰藉。保险是有价值的,就像我们生病了就要去医院看病一样,不能说生病了是倒霉我认了,确确实实有这样的保险需求。

二、 保险公司的诞生

我们知道了保险的本质,都想买保险,但是谁来卖保险?多少钱买合适?这两个问题就产生了保险公司。

从时间的纵向维度看,一个人知道自己三十年内可能会遇到一件事情需要三十万,但是不知道是哪一年,那么通过积蓄给自己应急的计划就行不通了,从人群的横向角度看,也不一定就发生在他身上,过早把一笔资金闲置以备可能事件实在是浪费。能不能通过把风险转移给一个机构,而自己只承担有限的经济付出呢?毕竟,我们活着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为了可能发生的不幸活在担惊受怕中。

这个机构要给大家承担这种风险就必须保证自己活下去,如果它的客户只有一个人,每年给他一万,但是不幸的,第二年灾难发生了,恰好是他的客户,机构收到了一万,但是要赔付三十万,倒闭了。

如果它的客户有三十个人,每人每年一万,我们在人群的横向角度考虑,这三十个人一定有一个倒霉的家伙,不过呢,机构恰好收了三十万,赔付,不过机构就没钱赚了,它的工作人员就得喝西北风,倒闭,于是机构就要收的多一点。

我们现在明白了风险来自两个维度,机构要应对风险也必须从两个维度来考虑,通过接受客户转移过来的风险,并恰当收费,实现自己的存续和经营。

三、 保险公司的盈利之道

还是回到我们的问题,我们知道了谁来卖保险,就是保险公司啊,但是卖多少钱呢?同样两个角度,一个是公司得赚钱,一个是不能卖太贵。

首先,公司怎么才能赚钱呢?起码得知道自己接受的风险是多大啊,风险的概率是多大,风险的后果有多严重,但是因为风险一定是发生在未来的,所以只能去估计。这个估计就是保险定价中的假设,是一种概率。

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中充满了假设,这些假设即是保险公司经营的基础,也代表了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比如保险假设和保险风险,保险风险是指由于死亡率、发病率、赔付率、费用率及退保率等保险假设的实际经验与预期发生不利偏离,导致保险公司遭受潜在损失的风险。

精算假设又包括折现率、投资收益率、死亡率、发病率、退保率、费用率。

模型假设,包括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敞口以及折现率等。

经济假设,如投资回报和相关折现率,和经营性假设,如死亡率和续保率(包括考虑投保人行为),以及损失率均为影响保险合同准备金估计的关键假设。

我们可以把这一系列假设统一叫做营运假设,有时候也叫做模型假设。

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假设,比如2018年中国平安年报中关于寿险业务是这么讲的:“寿险和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的主要计量假设包括保险事故发生率、退保率、费用假设、保单红利假设、折现率等。本集团以资产负债表日可获取的当前信息为基础确定这些假设。”

这些假设是精算师需要考虑的,通过一定的样本和概率来给一款产品定价,作为投资人我们不必过于纠结这些具体的计算,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灰箱子,按照功能模块来理解,就像我不会设计芯片,但是不妨碍我使用手机和电脑,我们可以直接观察模型假设的实际经营结果和偏差进行评价。

在保险公司的实际模型假设应用中,既有监管部门的指导,企业也有一定的自由度根据自己公司的经验进行修正,同样的在2018年中国平安年报中P187中是这么讲的:

本集团根据实际经验、市场经验和预期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确定合理估计值,作为保险事故发生率假设,如死亡发生率、疾病发生率、伤残率等。死亡率假设是基于本集团以往的死亡率经验数据、对当前和未来预期的估计、行业标准及对中国保险市场的了解等因素,同时考虑一定的风险边际确定。死亡率假设采用中国人寿保险行业标准的生命表《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的相应百分比表示。

发病率假设是参考行业发病率或本集团产品定价假设及以往的发病率经验数据、对当前和未来预期的估计等因素,同时考虑一定的风险边际确定。死亡率及发病率假设受国民生活方式改变、社会进步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不能逗人有些模型假设确实有较大的偏差,因为设计的不合理形成产品的亏损也是有的,这是保险公司和我们投资人必须承担的风险。

不管怎么说,这些假设构成了保险公司运营的基础,使得我们至少能够对保险产品的定价有一个依据,虽然这些依据建立在对未来的一系列假设上面,而未来又是相对的可知,绝对的未知。

那么怎么不让保险公司定价太高,弄虚作假呢?毕竟模型的假设和产品的定价,作为我们千千万万消费者的一员处于弱势地位,这就要依靠市场经济的竞争和保险行业的强监管了。

这部分就讲到这里,我们明白了保险的价值和保险企业的运作,并且对保险企业的盈利有了初步的认知,后面我们会重点讲保险企业是怎么盈利,传说中的三差、死差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1%贴现率是计算内含价值用的,5%折现率是计算保险责任准备金用的。
保单的价值到利润落地的大概流程
谈谈保险股(2)
寿险公司会计利润:高筑墙,广积粮——保险基本面解密系列之四【国君非银】
下篇:中国平安估值分析
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