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智慧语文》

智慧经济、智慧性格

一、语文教育智慧的界说

(一)智慧的含义

所谓“智慧”是指机智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

(二)智慧的构成

构成智慧的基本要素是:

1.基本要素:知识。一是核心知识。二是外周知识。

2.核心要素:智力。

3.支撑要素:非智力因素。

(三)语文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知性智慧、理性智慧、情感智慧、实践智慧

1.敏锐判断。贾志敏在教学《镇静的女主人》时,让一位同学用“姆”组词。

2.整体驾驭。“大气”,是一种整体优化意识,一种全局驾驭能力。例如,整体驾驭课堂提问,就需要留出二次提问时间:“第一提问时间”、“第二提问时间”

3.超越常规。常规的本质特性在于其经验性。

4.艺术感染。教育智慧是科学化的艺术力量,又是艺术化的科学力量。

教育无痕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它是一种语文教育智慧的反映。

5.独特个性。于永正“五重”教学理念: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6.缄默意会。智慧就是破解自身的心灵谜语。教育智慧具有悟性的特点,是以隐性的方式表现,内涵的形态存在的。

二、语文教育智慧的价值

(一)教师智慧的生长:智慧型教师(教育智者)

智者为王、王者风范

庸者丧失教育机会,弱者等待教育机会,强者抓住教育机会,智者创造教育机会。

1.敏锐的洞察力。像侦察员,具有高度的警觉感和灵敏性。

2.整体的驾驭力。像设计师,俯视全图,统领全局。

3.思考的穿透力。像哲学家,所思所虑,入木三分。

4.准确的选择力。像医生,取舍留用,择优而从。

5.果断的判断力。像指挥家,沉着、坚定。

6.精神的感召力。像艺术家,不只是在艺术感染人,而且是在用人格、情感召唤人。

(二)学生智慧的生长:智慧型学生

1.知识。丰富的知识,是智慧型学生成长的保证。

2.智力。超人的智商,是智慧型学生成长的基础。

3.机智。灵气而有活力,是智慧型学生成长的外部表现形式。

4.智谋。精明而有谋略,是智慧型学生成长的内部表现形。

5.睿智。洞察而深刻,是智慧型学生成长的核心。

6.心智。有思想,有激情,有个性,这是智慧型学生成长的心灵品质。

在某种意义上,一个智慧型学生的成长史就是他的读书史。

(三)师生互动智慧的生长:智慧型课堂

课堂是展现教育智慧的场所。智慧性课堂的基本描述:有趣味、有情境、有疑问、有沉思、有灵气、有挑战、有联想、有生长。

三、语文教育智慧的范畴

(一)本色语文

“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语文的魅力在语文里”

本色是自然的、朴实的、和谐的、有生命力的。

1.语文教学的本位。

2.语文教学的本质。

3.语文教学的基本法则。

(二)深度语文

“深度”有深思熟虑、深情厚谊、深入浅出之意。当然,不能把“深度”简单地理解为深奥、深刻,这里指的是相对“深度”,相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的。

1.深入的目标解读。4种组合:深入深出、浅入浅出、浅入深出、深入浅出。

2.深层的教学设计。在学完《蜜蜂引路》后,一位老师说:“大家学得不错。但我还有一个问题:难道蜜蜂这个小动物真的像人一样会引路吗?”这样就把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引向了深入:蜜蜂本身是不会引路的,这是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是列宁的一种智慧。

3.深厚的语言习得。文本语言、教师语言和学生语言。

4.深切的情感体验。挖掘出来、内化进去

5.深刻的思维训练。同化、顺应

6.深远的人文内涵。

(三)简约语文

一位老师教《画风》,设计了听风、说风、试风、看风、画风五个环节。

有一句话很有哲理:把简单问题讲复杂很简单,把复杂问题讲简单很复杂。

任教语文课,难;上好语文课,更难;能把复杂的语文课教简约,难上加难!

1.简朴的教学理念。(1)从简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东西,去掉非语文的东西,即使是语文的东西也要突出重点。(2)朴实论。“三实”:朴实、真实、落实(3)得失论。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言:“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某种意义上,放弃也是一种智慧。(4)效益论。陶行知早在1919年的《新教育》杂志就撰文指出:“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

2.简明的教学目标。(1)在宏观上,要加强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整合。如一年级课文:“我最爱伟大的祖国!”的三个板块设计:祖国;我爱祖国;我最爱伟大的祖国。(2)在微观上要使教学目标在细节处落实,落实在每个教学环节,落实在每个学生身上。

3.简要的教学内容。“简约大师”于永正在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时感慨地说起:“快五十多了才明白,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他认为,课是需要“洗”的。

一是对课文的内容要聚焦、理线。如《寒号鸟》要紧扣“得过且过”进行梳理线索,主线清楚了,教学内容也简明扼要了。

二是课内外资源应有机整合。防止课堂资源堆积、重叠、臃肿。以课文为主线整合课外教学资源:可用可不用的不用;可少用的不多用;在关键处大胆用。

4.简化的教学过程。支玉恒给北方学生上《第一场雪》一课,通过对全文的三次读完成教学任务:第一次读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第二次读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美很美,第三次读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静很静。

5.简练的教学方式。记得有一位作家说过:什么是大师?大师就是那些下最深的工夫研究,用最浅显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

有一句世界教育名言说道:“听到的,忘记了;看到的,记住了;做过的,理解了。”教学有法,教无定位,贵在导法,妙在得法。

笔者有四点提示:(1)简约并不简单。它是一种课堂感受。(2)筒约排斥随意。它是一种精湛设计。(3)筒约拒绝低效。它是一种高效整合。(4)简约不是无为。它是一种教学境界。

(四)灵动语文

智慧是灵动的,凌空的。变化、发展、生成、提升是智慧的特质。

灵动,不只是课堂表面的热闹,更是师生思维的活跃。

1.灵动的语文以“熟练”、“巧妙”为基础。靳家彦对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课本的所有课文都能背涌。包括篇幅较长的契诃夫的《凡卡》、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学生背错一个字,靳老师都能听出来。

张敬义在《螳螂捕蝉》一课的教学之始,对学生说:“我给你们两个词‘吃饭’、‘读书’,请说出它们的相似点来。”

2.灵动的语文以“矛盾”为依托。灵动的语文以矛盾为依托,并作为其重要机制。

3.灵动的语文以变化为标志。变化意味着对现状的改变,变化预示着进步和发展。

四、语文教育智慧的形成

(一)语文教育思想

1.审视语文教育思想。有人问靳家彦:“你平时使用最多的一个词语是什么?”他回答:“为什么”。这是他的智慧的流露。

思想是理论的灵魂,也是理论成熟的标志。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思想有多好,课就有多精彩。

巴尔扎克说过:“一个会思想的人是力量无边的人”。

教育思想在学习和相互交流中生成,在思考和研究中提升,在写作中得以梳理。

2.引发思想的碰撞。与名人碰撞,与经典碰撞,与同行碰撞,与学生碰撞,与现实碰撞,在碰撞中产生真理,在碰撞中萌生智慧。

3.形成辩证法思想。看问题缺少唯物辩证法,必然缺少教育的智慧。

(二)语文教育文化

1.语文教育文化的沉淀。语文教育智慧的积累内含着对语文教育文化的沉淀。

语文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浸润在文化积淀中的人际互动行为。

同样,语文课堂也应充满文化气息,文而不野,趣而不俗。语文课堂要有书卷气,要有翰墨香。

智慧型教师要注重文化积累,要有文化品味。这个文化不是知识,也不是学历,而是一种文化积淀。

2.传统优秀文化的发扬。和谐平衡,是儒家文化。顺法自然,是道家文化。诵读感悟,是佛教文化。

3.语文教育文化的追求。语文教师是一个文化人。

靳家彦说过:“教师不是诗人,但要有诗人的气质。教师不是演员,但要有演员的才能。教师不是哲人,但要有哲人的思考。教师不是将军,但要有指挥千军的气概。语文教师尤其如此。”

贾志敏也说过:“一位称职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半个作家、半个评论家、半个语言学家、半个导演、半个演员、半个播音员、半个剧作家……”

于永正有“五缘”:琴缘、书缘、画缘、戏缘、人缘。

(三)语文教育反思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面壁参禅。”

1.反思是语文教育智慧的思维特征。智慧的本性是批判的。

智者不惑,是为对反思智慧的深刻解读和高度褒赞。

反思,是一种智力批判性的体现,是人们获得语文教育智慧的领悟形式。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一个教师越能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越是好的教师。通过反思,可以使一个新教师走向成熟,可以使一个成熟教师走向骨干教师,可以使一个骨干教师走向智慧型教师。

2.语文教育反思的要点。反思,不是简单的内省,而是一种思考语文教学问题的思维方法。让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从理念性反思走向实践性反思。

一位老师执教《音乐家聂耳》,揭题后安排一项“查字典”,要求全班同学查“乐”字的读音。大约十秒钟后,一个学生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四)语文教育机智

语文教育智慧追求的一种境界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道无痕,大法无形。

孙双金提出“生智”的三条思路:静中生智、急中生智、赏中生智。

1.机智地设计问题。贾志敏让学生用“总起分述”的方式写话。他先在黑板上写一句话:“今天很冷。”要求每个学生用一、二句话接着表达,但不允许出现一个“冷”字。

2.机智地转换问题。支玉恒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最后一节时,突然一位学生提问:“老师,现在水资源越来越少,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要泼掉很多水,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

3.机智地处理问题。一位教师在教学《狼和小羊》时,一位学生突然提问:“老师,狼那样凶残,想吃小羊易如反掌,为什么还要找借口呢?”

4.机智地迁移问题。

(五)语文教育个性

1.对语文教育个性的追求。一个人的智慧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是一个人所特有的个性特征,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表现出特有的思想和方法。

“不求完美,但求卓越”就是对语文教育个性化要求的智慧应答。

2.语文教育个性的形成。它是建立在文本的特点、学生的特长、语言的特例、教学的特性、教师的特色等因素基础上综合内化而成的。

名师各有特色,如:于永正的本色语文、支玉恒的灵动语文、贾志敏的人文语文、靳家彦的深度语文、王菘舟的诗意语文、孙双金的情智语文等等。

一般认为《泊船瓜洲》的诗眼是诗中的“绿”字,而孙双金老师却把诗眼定在“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字上。

(六)语文教育潜质

智慧民族犹太人有一句名言:“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

王菘舟把语文课堂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为“人在课中,课在人中”,第二境界为“人如其课,课如其人”, 第三境界为“人即是课,课即是人”。

学生有“学习潜力”,教师有“教学潜能”,语文课堂有“期待效应”,这都使语文教育潜质的开发成为可能,为开拓语文教育的新视野奠定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我的“智慧语文教学主张
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洗课,精彩由此流淌
微课设计与制作培训心得
何谓活力课堂,如何构建活力课堂? - 专题研讨 - 教育研究论坛 - 人教论坛 - Pow...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的情智语文 (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