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鸿宇 | 《理想三旬》不是我跨不过的坎儿



陈鸿宇第三张专辑《与荒野》的全国巡演正在进行中,这位因民谣歌曲《理想三旬》和《行歌》火遍全国的大男孩,有着修长的身材和酷酷的外表,唱起歌来声音低沉温润。


工作日的傍晚,在北京东三环一个堆满音乐器材的工作室里,我见到了陈鸿宇。

 

正在为第三张专辑的巡演排练的他,看起来有点疲惫。准备巡演虽然辛苦,但言谈中仍充满着对工作的热爱,“就算再疲惫也值得”。

 

采访时,工作室里某个机器传来了“滴、滴”的微小声音,陈鸿宇几次打断采访,起身寻找声音的来源。在声音找到并解决掉后,陈鸿宇终于可以安心地继续接受采访:“对于声音,我是有点敏感。”

 

谈到音乐,陈鸿宇总是有说不完的话,疲惫的眼神里也有了光亮,“音乐已经成了我的一部分,我也早就完全属于了音乐。”

 

但我们聊得最多的,还是人在实现梦想中的坎坷。

 

2012年北京那场惊动全国的大暴雨中,陈鸿宇正在骑着电动车送外卖。那时的他与自己的音乐梦想之间,也有着如狂风暴雨般的障碍。

 

陈鸿宇坦言,如今能把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当成职业,实属幸运,他也走了一段崎岖的路程,直到现在,也还在拼搏。


少年迷惘

 

如同许多年轻人一样,找到自己的梦想之前,陈鸿宇曾经历过一段迷惘的时期。

 

2010年,陈鸿宇大学毕业,来到了北京。为了能在北京“活下来”,那段时期的他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工作,包括送外卖。做音乐之前他的最后一份工作是快餐店,由于对行业不了解,尽管很努力经营,快餐店的生意也一直不温不火,最后,陈鸿宇并没有赚到什么钱,还感受到了“无穷无尽的折腾”。

 

用陈鸿宇自己的话来讲,那段时期的他“想不明白自己的人生应该走向哪儿,也不明白应该做些什么”。

 

迷惘的时候,陈鸿宇就去旅行。2013年,陈鸿宇关掉快餐店,做了一次搭车旅行。从最北端的漠河,到最南端的三亚,共花了60天,途经16个省,搭了58辆车。一路上,他睡过帐篷,也睡过陌生人家里的沙发。

 

在大山大海中,人心沉淀、升华。这段旅行中,陈鸿宇思考他的人生,思考他的创作,也得到他以后作品的灵感。


旅行的意义,陈鸿宇后来写在了《行歌》里:


你要爱荒野上的风声,

胜过爱贫穷和思考。

暮冬时烤雪,

迟夏写长信,

早春不过一棵树。 



为了找到人生的方向,陈鸿宇去书店找心理学书来看。这些书给了他很多力量,也激发他的思考。陈鸿宇看一些通俗心理学的书,从中他学会观察这个社会的逻辑,分析周围事物的能力以及自我剖析的方法。渐渐地,陈鸿宇领悟出了一些道理。

 

他发现迷惘来自于他没有从事他所热爱的行业,他也意识到人应该先选择行业再选择职业。因为在一个行业里,人可以自由更换职业角色, 但是改变行业就不那么容易了。

 

音乐的种子在陈鸿宇的胸腔中跳动。13岁拿到人生中第一把吉他,激发了他对音乐的热爱。高中时,表面在听课,脑子里其实总想着怎么做音乐。受Beyond、铁娘子以及Nirvana的影响,与几个同学组成了“流伤乐队”,并开始歌曲创作。乐队还试着制作专辑,卖了一点钱。


高中时陈鸿宇与同学组成的“流伤乐队”


陈鸿宇捧着自己从中学时期就有的音乐梦,放下一切,在音乐行业从零做起。那段时间,他在电台做主播,做乐童,全是音乐相关的工作。虽然钱赚得不多,但陈鸿宇不再迷惘:“这个行业是我想要的,哪怕只是做一个现场执行的小工作,都是收获,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然后我就非常踏实了”。

 

谈到当时的自己,陈鸿宇说那是一种“釜底抽薪”、“背水一战”,“我这种性格,不做自己喜欢的事就不愿意过于全情的投入,我是真正喜欢我才能去做。”

 

这更是一种勇气和对梦想的坚持。

 

少年成名

 

与许多民谣歌手不一样,陈鸿宇的成名是迅速的。

 

2015年,在电台当主播的时候,陈鸿宇用业余时间创办了 “众乐纪”音乐社群,并推出个人单曲《行歌》、《理想三旬》,迅速走红。歌曲火了之后,陈鸿宇很快推出个人音乐专辑《浓烟下的诗歌电台》受到了广泛认可。

 

2016年,与搭档马雨阳举行了全国Live House搭车巡演。新颖的巡演方式获得了巨大成功,场场爆满。陈鸿宇的“火”还体现在音乐平台上,根据2017年网易云音乐的榜单,《理想三旬》是2016年度分享量最高单曲。


陈鸿宇在搭车巡演的路上


陈鸿宇感叹成名来得太快,“没有想到的是,我做众乐纪的逻辑还没有完全理清楚,出的歌曲先火了起来。

 

在了解陈鸿宇的人看来,他的迅速成名,不一定是偶然。

 

《理想三旬》这首歌诞生于陈鸿宇高中时的“流伤乐队”时期,其实该首歌的成功是陈鸿宇高中时做过的粗糙专辑和之前一系列的工作经历促成的。这让他更加熟悉使用各种互联网平台和资源,并邀请优秀音乐人合作。


在推广上,陈鸿宇有很多创新性的想法。2015年下半年,陈鸿宇众筹制作首张个人专辑《浓烟下的诗歌电台》。当时他在虾米上更新的41篇“专辑创作笔记”赢得了大量乐迷的关注,并最终在网络上获得了1000%的支持金额。


受之前搭车旅行的影响,陈鸿宇第一张专辑采用了新颖的搭车巡演方式。搭陌生人的车到下一个巡演地点,在网友家里做“沙发客”,与陌生人分享彼此间的故事。这场巡演中的推广上,陈鸿宇尽可能地利用网络上的各个平台。巡演结束时,已在网上建立了29个乐迷qq群,积累了大量粉丝和人脉,制作了《民谣地图·拾众而歌》音乐合集与纪录片。


这些歌迷的参与度非常高的活动,促成了陈鸿宇的迅速成名。有人因此认为陈鸿宇极具商业头脑。

 

陈鸿宇的商业头也体现杂在他创办的“众乐纪”音乐社群上。几年前,陈鸿宇就发现,在虾米上有许多和他相像的独立音乐人,因缺乏营销和宣传而被埋没。另一方面,尽管人们已经不再愿意购买实体唱片,但歌迷仍然会在网上为好的故事和作品埋单。


因此他创办“众乐纪”,喻意为“一群人一起做一件跟音乐相关的、值得纪念的事儿”,该社群每年推出一张的音乐合辑,不定期举行音乐演出。


经商可体现陈鸿宇的理性,从陈鸿宇的音乐以及作曲中,却又能感受到他感性的一面。理性与感性的兼具,可以让陈鸿宇在“音乐性”和“商业性”之间达成一个不错的平衡。


关于音乐创作,陈鸿宇强调“活下来”这三个字:自由创作固然重要,但前提是要先 ‘活下来’”

 

在他眼中创作应该在自我表达和满足市场需要中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我认为能创造一套创新的商业模式也是艺术,着眼点在于只是为了赚钱还是顺便赚钱。”

 

少年姿态

 

俗话说早花已谢。成名太快,突如其来的名利容易叫人变得虚浮。这样的例子在东西方都不罕见。

 

面对成名,陈鸿宇再次展现出了他的理性。有媒体问“你觉得自己火了吗?”,陈鸿宇回答:“可能在独立音乐这个圈子有点儿火,但相比于火不火,更重要的是能火多久。

 

2018年陈鸿宇更加关心的,是如何长久的红下去。曾经让陈鸿宇火起来的《理想三旬》,现在反而成了需要翻过去的坎。

 


尽管首张专辑在豆瓣上获得了8.2的高分,陈鸿宇也获得了“吟唱诗人”的赞誉,但批评者诸如“为了押韵无所不用其极”、“声线单薄唱腔矫揉造作”的声音也时有出现。


2017年陈鸿宇推出他的第二张个人专辑《一如年少模样》,有听众表示对于没有听到如《理想三旬》一样的歌曲而遗憾。有的歌迷去听了他现场的live,对于他尝试的全新编曲,感到失望。甚至有人质疑陈鸿宇是否“江郎才尽”。

 

陈鸿宇看到了这些评论,在看到那些评论的一刹那他会有“一丢丢的”不开心,但是“第二天早上起来就烟消云散了”。

 

他自有应对的方式:“《理想三旬》是成名作,但不是我的代表作,我会远离自己的经典,创作下一首作品才是比较重要的。

 

当被问及《理想三旬》是不是他不能超越的高度时,陈鸿宇说,除了民谣,他的音乐还有很多其它的可能性。虽然目前的音乐风格与民谣更接近,不过他更愿意称自己为独立音乐人,以后做出更多风格的音乐。

 

他也认为当一个歌手改变风格时,人们不应该感到诧异,也许这些风格原本就是属于他的:“我们不是在拿风格来定义音乐,而是拿这个人去定义音乐。

 

少年追风

 

陈鸿宇不断地尝试其他音乐风格。

 

尽管不可避免地遇到质疑,他却坚定地走下走。他希望每一张专辑,每一首歌,都是全新的开始,都是对过去的改变。这在新专辑《与荒野》中践行的尤为彻底。


 

新专辑的灵感来自于内蒙古的旷野。陈鸿宇是内蒙人,天生对旷野有一种向往。两、三年前他的脑海中就有“荒野”这个概念,这次用作品的形式将它呈现了出来。


 

灵感还来自于陈鸿宇很早以前看的一部电影,叫《荒野生存》。里面讲了一个男孩,想寻找生命的意义,所以他独自去到阿拉斯加,远离城市,看自己能不能活下来,但是最后他死在了阿拉斯加。死之前,他写下了一句话 “只有分享才能带来最大的幸福”。

 

这部电影引起了陈鸿宇的思考:“荒野看起来虽然杳无人烟,但是你要不要去里面生活呢?或者说城市和荒野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这张专辑是一个探讨。”

 

除了民谣的曲风,这次的专辑还融入了后摇,摇滚,实验等风格。

 

音乐之外,陈鸿宇也想要搞一些艺术的事情,“我并不将自己局限于音乐,音乐是艺术的一部分,音乐之外的艺术我也想尝试。”

 

比如,今年要去他的家乡内蒙古额尔古纳盖一个小房子,在星空下招待客人,在炉子下烤火唱歌。他说,这是一个他十年前就有的,关于荒野的梦想,《与荒野》这首歌就是为这栋未出生的房子而写的。


陈鸿宇第三章专辑封面上的内蒙小房子概念图

 

虽然不停遇到像12年的暴雨那样的挑战,陈鸿宇身上少年一样探索世界的强烈好奇心,将助他到达想去的彼岸。声名与利欲的诱惑,年岁与经验的见长,都不会成为牵掣他的绳索,只会成为他所借力的好风,让他得偿所愿地,在广袤的荒野里自在追风。

 

他对梦想的坚持,以及不对自己的可能性设限制,就像荒野一样,执着而自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写加粗带描边外加阴影的告诉你们,陈鸿宇真的要来南京了
你抱怨生活的时候,比你过得好的人还在努力
一首好听的民谣《理想三旬》让你沉醉无法自拔!
十首好听的民谣越听越上瘾,最后一首曾循环无数次
【单向历】5 月 7 日,忌虚度
凭《理想三旬》爆火,如今他想打造独立厂牌做民谣界的“孵化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