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热液中金的迁移形式和沉淀
 一、地热体系的化学组成
  随着现代化地热能源的开发和研究,对地热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已获得较完整的资料,世界上具有代表性地热流体的化学组成,归绍起来有如下特点:
1.阳离子以Na+、K+为主,C1—SO42—,HCO3一为阴离子的主要组分。
2.热泉的蒸气中以CO2为主,占气体总量的50-99%,H2S气体占0.7-14%。
3.地热水的温度属中低温热液(相当于低温热液金矿床)。
4.大多数地热水属弱酸一弱碱性。
  新西兰布罗德兰兹(Broadlands)可以作为浅成热液系统的现代模型。表2-21列出新西兰和美国地热流体化学组成的分析数据。新西兰布罗德兰兹2号井属弱酸性热水溶液,pH=6.2(t=261℃),ΣC I一0.0323mo 1,金的溶解度为0.04ppb,还原硫总量为H2S+HS—一+S2一=3.19 X 10-3mol(T.M。 Seward,1982)。
   美国黄石公园热泉中含金量为0。004- 0.04ppb,而相应的泉华沉积物中金含量为、5—5 OOOpp b(D·Gottfrid, 1972)。新西兰吐布火山岩布罗德兰兹的地热水金含量为0.000 1-0. 001 p p m,而奥哈基泉塘(表2-22)里沉积了数吨重的金属硫化物,含金量为85ppm,Ag:为 500pprn,每短吨价值1000美元,而其深部岩石中黄铁矿的金含量为20ppm,Ag 为 300ppm。由此谢华德( T" "MSeward,1982 )等人认为:①贵金属:主要沉积在地热系统的表部,而贱金属赋存于深部,说明地热系统的地质环境必须迅速下沉,而浅部的金矿化才能得以保存,②金矿床的形成不一定需要成矿溶液中金的浓度很高,而是取决于成矿流体的沉积时间和流速,罗德(E" Roeder,1984)根据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指出,若矿石的含金量为3ppm,只需地质上有合理的流速1-100 µm/s,经历1000年一100万年的沉积时间,原始成矿溶液中多锡穿含有3 ppb的金就足够了。
      二、流体包裹体的化学组成
  根据国内外200多个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资料,成矿溶液的化学组成归纳有如下特点:
1.阳离子以Na+. K+. Ca 2+为主,阴离子以C1-; SO42-(包括还原硫H2S, HS—S2),HCO3-为主。
2.普渔含有一定量的CO 2.其次为CH4、NH3,其中CO2有些可以形成气液相包裹体富CO2为变质热液金矿床中流体包裹体所具有的特点。
3.成矿溶液中Nac1等盐类的含量不高,一般盐度<lowt%Nac1。
4.金的沉淀温度一般在100-400℃(罗德,1984),峰值在240℃。
5.成矿溶液属弱酸一中性一弱碱性。
   巴诺斯 (H.C.Barnes,1979)根据流体包裹体的试验和热力学推导。得出成矿流体一般具有如下特征:c1-= lm;ΣcO32-=0.1;S2-=。0.1m;ΣNH3=0.01rn,PH值比之间 温度下中性PH值低一个单位。
   关于流体包裹体中的金含量,很少有报导。一些研究者根据矿物组合,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和热力学的研究,得出某些矿床的成矿条件数据:在离子强度为0.25—0.1(总流量0.001—0.05mT=200—300℃)的成矿流体,估算出金的浓度在0.001—1PPm范围 内。
    巴拉诺娃(N.N.Baran.ova,1980,分别对两个金矿床的石英和方解石中含 盐类液 体包裹体(H2S=10-5—10-3m,T=280-350℃)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金的浓度值为0.2—20 p p m,其数据与含有类似氯化物和硫化物溶液的热力学计算结果基不一致。
       三、热液中金的迁移形式
    大量资料表明,大部分金属元素都是以络合物形式在成矿热液中迁移。金呈两种氧化态存在于水的系统中,但在250℃和450℃,pH=4的条件下,,Au3+的活度(a=10-48.9mo 1/;k g)比Au+(a=10-15。6mo 1/k g)约低30个级次(据Holgeson资料)。另外,在高温热液条件下,金以Au+离子态进行迁移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在热液系统中金的迁移将取决于能与Au+结合形成稳定络合物的那种配位体。
   Au+离子因d电子轨道填满而有很强的极化率,从而具有形成共价键的趋势。谢华德(1982)在对金配位体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在成矿热液中作为软酸Au+与软碱(HS- . CN-),配位体结合,可形成〔Au (HS)2〕一或[Au(CN)2〕一的稳定络合物。而对于具有低极化率,很高的电负性和较硬配位体的[(C1-,由于形成共价键的趋势很差,则与Au+形成不太稳定的[AUC12]-络合物,与[AU(HS)2]-络合物相比,其稳定性可相差20倍。过去在研究热液中的金的络合物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AUC12]上,但近年来对NaC1—HC1溶液中金的高温溶解度实验证明:在近中性氯化物溶液中一直到350℃金并不溶解,另外谢华徳对新西兰布罗徳兰兹地热系统的研究指出,地热深处呈[AU(HS)2]—的络合物含量至少为1.5×10-2mg∕kg,而呈[AuC12]仅为5.6×1010-9mg∕kg,两者相差 七个数量级。
    谢华德(1984)在PH(20℃)=4—9.5t=160—300℃,P=108Pa,黄铁矿,磁黄铁矿缓冲休系条件下,测定了硫化物溶液中金的溶解度如图2一1在碱性格液中〔Au(HS)2S〕—占优势,而在中性一酸性溶液中〔Au(HS)2〕一居主导地位。
    谢华德(1984)提出,在热水硫化物的溶液中,当pH=3-10,温度高达300℃,P=1.5×108Pa时,Au(HS)2-(在酸性溶液),[Au(HS)2-]和[Au(HS)2S]2-(在碱性溶液)分别为其主要迁移形式。〔Au(HS)2〕-和〔AuC 12〕一的浓度作为fo2及copH的函数(t=300℃)如图2=2所示。在含有总硫0。05M 的1 mol/L氯化钠溶液中,Au常以〔Au(HS)2〕一的形式出现在图中的点线区(通常为矿床的沉淀环境),但是在总硫为0.001m, C 1=lm时、呈〔Au(HS)2〕一形式迁移仍比〔AuCl2〕.一的形式高出一个数量级。
   〔AuCl2〕一的络合物仅在高温、强氧化、富含氯化物和还原硫浓度很低的酸性流b体中才起主导地位。
  总之,在高温热液环境下,成矿流体中金的主要迁移形式是络合物,最重要的配位体是HS-、S2-、Cl-,其次还有SO32-以及可能的硫代砷酸盐如AsS2一(或AsS42-)和在含按溶液中NH3的配位体。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离子的水解作用,pH降低,而包括oH一配位体所形成的络合物亦是重要的。

           四、热液中金的沉淀机制
   成矿溶液的导热冷却(conductive   coo1ing)和绝热沸腾(adiabatic   boi11ing)对金的 沉淀作用的影响,经计算机模拟试验证明,简单的导热冷却和初始沸腾(iniita   boi11ing)不能引起金的沉淀,只有在降低硫的活度(H2S 的消耗),氧化电位(氢的消耗)和PH(CO2的消耗)以后,消耗才会引起金的沉淀。
   地热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地热深处含金流体上升到地表和酸性的硫酸盐水体相混合(稀释作用或混合作用)时发生自然金的沉淀,因此降低还原硫活度的任何作用,如沸腾,硫化物的沉淀,特别是稀释作用和氧化作用(H2S氧化成为自然硫或硫酸),都可引起Au—S络合物的破坏和金的沉淀富集。
   如果[AuC12]-存在热液中,因稀释作用引起氯化物的活度降低,或由于沸腾作用(CO2的逸出而引起PH值增高都可使金的沉淀作用发生,胶体对热液中金的沉淀富集也起很大的作用,如新西兰布罗徳兰茲地热井和泉塘中沉淀的砷。锑硫化物胶体,吸附金的含量可达80ppm(见表1-34)。有关金从硫化物水溶液中被砷和锑化物胶体吸附的数据表明,在弱酸和近中性的热水溶液中仅吸附10%的金,而在碱性溶液[Au(HS)2]-中与荷负电的胶体表面之间,因库伦定律的斥力抑制了吸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成矿物质迁移和沉淀机制研究
金属之王——黄金
刘家军等:金-(银)-碲-硒成矿系统与成矿作用
侯增谦:再论中国大陆斑岩Cu-Mo-Au矿床成矿作用
nature geo.专辑:经济地质学
分析化学志-选择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