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瓷器中的博古纹
博古纹是汉族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

“博古”的意思即为“通晓古事古物”,成语就有“博古通今”一说。

▲清乾隆·博古纹挂毯

在清代的家具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像花瓶、铜、玉、石类的纹饰,非常雅致。

这一期,来聊聊清代瓷器中的博古纹......

博古纹的由来及含义

要说博古纹,咱们得先说博古一词的来历。
博古即古代器物,由宋《宣和博古图》一书而名,因全书收录宋微宗宣和内府所藏商至唐代铜器,集宋代所藏青铜器之大成而名博古。

后来,博古的含义被加以引伸,凡鼎尊、彝、瓷瓶、玉件、书画、盆景等被用作装饰题材时,均称为博古其含有博古通今崇尚雅趣的意思。
在各种工艺品上常用这种题材作为装饰,寓意高洁清雅,具有典型的中国民族文化特色。

清康熙五彩博古纹盘(故宫博物院藏)

博古纹装饰瓷器的兴起与发展

博古纹的出现使中国传统的装饰纹样又增加了一个新成员。这种题材自宋代产生后就广泛地出现在各种工艺品上,然而博古纹应用于瓷器装饰的历史并不长。
据现有资料来看,博古纹作为瓷器装饰纹样兴起于明末一一万历、崇祯年间。
因明代早中期时,瓷器绘制主要是以反映宫廷文化,富有吉祥寓意的图案装饰的官窑器物而此时的民窑主要是适应平民大众的瓷绘为主。
清 青花博古纹四方暧盅
清 青花釉里红博古纹缸
明万历、崇桢时期饰有博古纹的瓷器数量非常有限,目前所见多为青花和五彩器物,纹样多以花瓶、花架为主,构图简约,绘画技法不高,纹饰多变形夸张,也没有形成定型的纹样。
直到明晚期时,博古纹为顺应文人世大夫的需要,在民窑的生产极为兴盛。
清初由于受明末战乱的影响,景德镇的瓷业生产处于恢复期,博古纹的总体艺术水平不高。

清乾隆 锦地纹粉彩博古纹鼻烟壶

顺治博古纹构图疏朗与繁缛之风共存,画法不精,纹饰随意,层次感稍差,夸张变形的画法有明末遗风。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官、民窑瓷业的恢复和发展,此时的景德镇制瓷业也臻于鼎盛,博古纹的发展同瓷器盛衰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了一起,康乾盛世的出现使得博古纹在瓷器上的装饰运用也进人了其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清雍正 粉彩博古图方盖盒
清康熙青花博古纹盒(故宫博物院藏)
博古纹图案纹饰的特点

博古纹的画面设计主要由物件样式、画面布局、线条风格等元素组成。
博古纹的画面布局也有一种定式,以瓶、鼎作为画面设计的中心,采取多种器物集中排布的方式,纹饰图案中少则描绘四五件器物,多则八九件,有的甚至达到十四五件,画面给人的感觉是琳琅满目、错落有致。

清 六方浅绛博古图绣墩 (一对)

康雍乾三朝博古纹瓷品种丰富多样,有青花、五彩、青花五彩及色釉等。
此时的博古纹讲究吉祥寓意,写实与写意两种风格并存,绘画较为精湛细腻,构图舒展大方,错落有致,线条流畅硬朗,设色柔和淡雅,亦有明快艳丽之作。
装饰技法新颖多姿,有开光、描金、凸雕等。此三朝中康熙博古纹的艺术成就最高,雍正朝始创的淡描青花博古纹亦颇为新颖别致。

清 许品衡浅绛博古捧盒

嘉庆博古纹的艺术水平较之前朝有所下降,但纹饰的组合颇有新意,对晚清博古纹的题材提供了借鉴。

清道光 胭脂红轧道开光粉彩博古图碗

清道光 黄地粉彩轧道博古开光三羊开泰纹碗 (一对)

咸丰朝则出现喜加金彩同治朝少开光装饰而多通景式,光绪朝多图案式,画面满,多通景少开光,且多与钟鼎纹组合装饰。

同治时期首创了以绘制宫廷建筑为主富有极浓韵味的界画的装饰题材的器物,发展到光绪年间更加完善精美,是别具一格的博古纹。


同治 粉彩开光博古纹大盘同治

清咸丰 粉彩开光博古纹碗 (一对)

民国 铜胎画珐琅博古纹六角瓶

END

博古纹早在明末时已出现,直到清康熙时才呈现出兴盛之势。博古纹在清代各朝瓷绘艺术中的装饰特点各异,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新的创新,为博古纹的发展注人了新的元素,使得博古纹的风格趋于多样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断代|浅谈清代瓷器中的博古纹装饰
博古纹
中华瓷纹饰—— 博古纹
[鬼神幻境] 中国传统纹样之——吉祥纹样、人物纹样、器物纹样篇
博古纹的含义与鉴赏
博古赏今丨玩收藏,它是最好的参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