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录(112)之故宫 武英殿陶瓷馆(7)
转自 水一月


故宫



武英殿 · 陶瓷馆


早在距今约两万年前,我们祖先就发明了制陶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制作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夏、商之际,我国已能烧造原始瓷,到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又创烧出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展览通选一千余件具有代表性的陶瓷展品,从距今约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到民国时期,力求反映中国陶瓷绵延不断的发展历程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2021.5.23-2021.10.30 分四次进宫,才拍完武英殿陶瓷馆……

内容鸿篇,件件精美,堪比各地博物馆镇馆之宝,哪件都不舍弃之,所以,请慢下来,且听我慢慢道来……


名窑迭出

辽、宋、西夏、金陶瓷(公元907~1279年)

辽、宋、西夏、金时期,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遍布各地,出现了陶瓷史上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在民窑获得发展的基础上,朝廷还在南北方相继设窑专门烧造宫廷用瓷。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耀州窑、磁州窑、越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吉州窑、建窑等名窑烧造的瓷器,备受后人推崇。

北方地区的辽、西夏陶瓷,既受中原陶瓷工艺影响,又具有民族风格,成为中国陶瓷史上民族大融合的物证之一。女真人灭北宋后,金代制瓷业在北宋基础上继续发展,定窑、钓窑、耀州窑、磁州窑等著名瓷窑,均烧造出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陶瓷。

这一时期南北各地还形成一些工艺技法、装饰风格相似的瓷窑体系,如北方地区的定窑系、钧窑系、耀州窑系、磁州窑系等,南方地区的越窑系、龙泉窑系、建窑系、景德镇窑系等,有的窑系还延续到元代。



淡雅含蓄的汝窑青瓷


一般所称的“汝窑”,系指北宋徽宗时期专门为宫廷烧造瓷器的窑场。其遗址位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因宝丰县在北宋时期归汝州管辖,故设在这里的瓷窑被称作“汝窑”。汝窑为宫廷烧造的青瓷极为讲究,胎呈春灰色,釉呈淡天青色,釉面多开有细碎的片纹,俗称“冰裂纹”。器物造型规整,见有碗、盏、钵、洗、盘、碟、茶盏托、酒盏托、尊、瓶、樽式炉、墨子、出香等,因多采用“裹足支烧”,致使器物外底多留有细小的支钉痕,俗称“芝麻挣钉”,绝大多数器物都光素无装饰,极少数有刻划或模印纹饰。釉色随造型线条的转折,呈现浓淡深浅变化,颇具韵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汝窑青瓷历来被推崇为中国古代文人审美的典范,堪称宋代瓷器艺术之冠。


汝窑淡天青釉弦纹

三足樽式炉


北宋(960-1127年)

 高12.9cm 口径18cm 底径17.8cm 

此炉仿汉代铜器造型。直口,平底,口径和底径相若,下承以三足。通体满施淡天青色釉,莹润光洁,釉面开细碎纹片,足端无釉。外壁近口沿处、近底处各凸起两道弦纹,腹部中间凸起3道弦纹。外底有5个细小支钉痕。瓷釉开片系因胎、釉膨胀系数不同而在焙烧后冷却时所形成,在瓷器流传过程中如遇冷热变化仍会继续开裂。它本属于釉的一种缺陷,但因其片纹自然天成、生动有趣,遂逐渐被视作一种特殊的装饰。汝窑青瓷釉面大都开有层层相叠的“冰裂纹”,自然天成,耐人回味。从文献记载来看,汝窑为宫廷烧造瓷器的时间在北宋晚期,有学者推测大概只有20年或40年。由于烧造时间短,致使产品流传至今的不多,从公开发表的资料看,传世品不足百件。已知传世汝窑三足樽式炉仅3件,现分别藏于故宫博物院、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和美国辛辛那提博物馆。


汝窑淡天青釉三足

樽式炉承盘

 北宋(960-1127年)

 4cm 口径18.5cm 底径16.9cm 

承盘圆唇,直腹,平底,下承以三足。通体施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足端无釉。外底有5个细小支钉痕,并镌刻乾隆皇帝御制诗。诗日:“紫土陶成铁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易辞本契退藏理,宋诏胡夸切事谈。”句末署“乾隆戊戌夏御题”,乾隆戊戌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钤篆体“德充符”方形闲章。乾隆皇帝堪称最喜欢作诗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间共刊印《御制诗集》五集,收录咏瓷诗近200百首。咏瓷诗作好后,皇帝一般都命宫廷造办处匠师将其镌刻在器物上。流传至今的镌刻乾隆皇帝御制诗的汝瓷达20余件,为了解乾隆朝对汝窑瓷器的鉴赏标准提供了直接线索。此器属传世孤品,弥足珍贵。它曾被称作“三足洗”或“三足盘”,但从出土汉代铜三足樽均与三足承盘配套使用看,它亦应是与三足樽式炉配套使用的承盘。

汝窑淡天青釉碗


 北宋(960-1127年)

 6.7cm 口径17.1cm 足径7.7cm 

碗撇口,深弧腹,外撇圈足。胎体轻薄,制作规整。通体满釉,呈淡天青色,莹润纯净,开细小纹片。外底有5个细小支钉痕,并镌刻乾隆皇帝御题诗。诗曰:“秘器仍传古陆浑,只今陶穴杳无存。却思历久因兹朴,岂必争华效彼繁。口自中规非土匦,足犹钉底异匏樽。孟圆切已廑君道,玩物敢忘太保言。”句末署“乾隆丁酉仲春御题”,乾隆丁酉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钤篆体“古香”“太㺪”两枚方形闲章。由于产品精美、数量有限,汝窑瓷器被历代收藏家和鉴赏家视如拱壁。南宋时,它已经是权臣张俊用来向高宗皇帝邀宠的宝物(《武林旧事》),时人感慨其“近尤难得”(《清波杂志》)。清代皇室珍爱古物,对汝瓷的典藏更是非常用心。从认看品级到配置架座、指定陈设地点,再选择精品镌刻御制诗,无不按时、依序进行(《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尽管文献记载与传世汝瓷已难一一对应,但通过考察器物底部那些镌刻的铭文,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历代收藏者对汝瓷的雅好志趣。已知传世宋代汝窑碗仅有2件,现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和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后者外底亦刻乾隆帝御制诗。诗曰:“均窑都出修内司,至今盘多碗艰致。内府藏盘近数百,碗则晨星见一二。何物不可穷其理,碗大难藏盘小易。于斯亦当知惧哉,愈大愈难守其器。”从首句看,乾隆皇帝似乎将此碗鉴定为钧窑产品。


汝窑淡天青釉盘

 北宋(960-1127年)

 3cm 口径12.9cm 足径8.9cm 

盘撇口,浅弧腹,平底,外撇圈足。通体满施淡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口边镶铜釦。外底有3个芝麻粒大小支钉痕,中心镌刻篆体“乙”字。南宋周辉《清波杂志》描述汝瓷“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后来,玛蹈釉成为带有神秘色彩的高级瓷釉,被屡屡提及。据史书记载,北宋汝州确实出产玛瑙,官方也曾多次在此开采玛瑙矿石,清凉寺汝窑遗址还曾出土过玛瑙原料。其实,化学测试表明,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而瓷釉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硅,二者并无明显区别,因此,在汝瓷釉中加入玛瑙对釉的性质不会有多大改变。传世汝窑瓷器刻“甲”“乙”“丙”字铭文者,一般认为是划分器物等级的标识。清代宫廷档案亦记载乾隆皇帝曾下令在清宫收藏的瓷器和所配的架座、囊匣上分别镌刻“甲”“乙”“丙”等用来标注器物等级的字。但从乾隆皇帝御制诗内容看,这种标识等级的字有的在乾隆朝以前就镌刻在器物上了。其中有一件汝窑天青釉盘,乾隆皇帝看到时,其外底已刻有“丙”字,但乾隆皇帝认为这件汝窑盘的等级定低了,应定为甲等,故有“古丙科为今甲第”句。乾隆帝对此有感而发,感叹那些未被得到重用的优秀人才,就好比这件汝窑盘的际遇,故接着有“人材叹亦或如斯”句。

 汝窑淡天青釉盘 

 北宋(960-1127年)

 高3.4cm 口径19.6cm 足径13cm 

盘撇口,浅弧腹,丰底,里心坦平,圈足微外撇。通体施淡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裹足支烧,外底有5个芝麻粒大小支钉痕,中心镌刻楷体“蔡”字。明高濂《遵生八笺》谈到汝窑瓷器“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系指汝窑瓷器外底留有细小支烧钉痕。从传世和出土实物看,一般圆器外底留有3或5个支钉痕,椭圆形水仙盆外底则留有6个支钉痕。支钉是瓷器在焙烧过程中为防止器物塌底和圈足露胎不雅而使用的窑具,烧成后釉面接触支钉的部分会留下痕迹。为了美观,汝窑使用的支钉特别考究,故而烧成后器物外底留下的钉痕细小如芝麻粒,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平。已知刻“蔡”字铭的汝窑瓷器有两件,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二十一年 (1756年) 八月初四日,太监胡世杰曾接旨将一件汝窑碟外底刻“蔡”字,由王裕玺找补过字、李世金刻字。这里提到的“汝窑碟”应该就是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那件。对于“蔡”字的含义,有人推测可能与北宋徽宗时期的权臣蔡京或其子蔡绦有关。


汝窑淡天青釉

 北宋(960-1127年)

 3cm 口径17.1cm 足径9.1cm 

盘撇口,浅弧腹,平底,外撇圈足。通体满施淡天青色釉,和质莹润,釉色清新雅致,釉面开有细碎片纹。外底有3个细小支钉痕。汝窑瓷器以清淡含蓄的淡天青色釉而闻名于世。由于胎、釉中氧化铁含量适当(均约为2%),烧成温度(约为1200°C)和还原气氛控制得恰到好处致使器物烧成后釉色浓淡适中,釉质滋润如玉。“天青釉”之名据传出自世传五代后周柴世宗对柴窑的批语:“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柴窑青瓷本是古人所推崇青瓷的理想釉色,但由于其产品始终未能指实,汝瓷釉色又与人们想象中柴窑瓷器的釉色接近,致使从明代开始,在文人品评中,汝窑逐渐取代柴窑其釉色成为鉴赏家心目中青釉的典范。

汝窑淡天青釉盘


 北宋(960-1127年)

 3.5cm 口径19.3cm 足径12.6cm 

盘撇口,浅弧腹,圈足外撇。通体满施淡天青色釉。外底有5个芝麻粒大小支钉痕,并镌刻“寿成殿皇后阁”,六字分两行排列。南宋宫廷在北宋汝窑青瓷上所刻宫殿名见有“奉华”和“寿成殿皇后阁”两种。乾隆皇帝在《题汝窑奉华盘》诗注中认为“宋高宗刘贵妃有奉华大小二印”,并在《咏汝窑瓶》诗中点明“当日奉华陪德寿”。目前学界一般认为“奉华堂”为南宋高宗时德寿宫的配殿,系刘贵妃居所;也提出由于“奉华”字体不同,刻字时间可能有较大差异。而“寿成殿”则为南宋孝宗成肃皇后谢氏(1132~1204年,宋孝宗赵昚shèn的第三任皇后,丹阳人)的居所,刻此铭文的器物当与该宫殿有渊源。定窑白瓷上亦见刻“寿成殿”铭者。


汝窑淡天青釉盘

 北宋(960-1127年)

 高3.2cm 口径12.8cm 足径8.9cm 

盘敞口,浅弧腹,平底,外撇圈足。通体满施淡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裹足支烧,外底有3个细小支钉痕,中心镌刻篆体“丙”字,并刻乾隆皇帝御题诗。诗曰“淡青冰裂细纹披,秘器犹存修内遗。古丙科为今甲第,人材叹亦或如斯。”句末署“乾隆甲午春御题”,乾隆甲午即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钤圆形双龙环绕“≡”卦闲章。从“古丙科为今甲第”句看,洗底“丙”字的刻宇时间应早于乾隆朝。此器釉面失去光泽,呈色不匀且有多处红褐色痕迹,可能是在流传过程中曾经过火烧。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传世汝窑瓷中以这种深盘数量最多,共11件,其中8件均有此类火烧痕迹,流传在国外的也有,或许是在清宫收藏中偶遇火灾所致。


洁白恬静的定窑白瓷



定窑遗址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因曲阳县在北宋隶属定州,故这里的瓷窑被称作“定窑”。定窑以主要烧造白瓷而闻名于世,兼烧黑釉、酱釉、绿釉瓷,分别被称作“黑定”“紫定”“绿定”。始烧于唐代,兴盛于北宋、金代。北宋时期,定窑曾进行工艺改革,大量采用“覆烧”工艺,产量激增。产品除光素者外,还常以印、刻、剔、划、描金等技法进行装饰。尤以印花装饰最具特色,构图严谨,图案清晰,题材广泛,水平居宋、金各窑瓷器印花装饰之首。定窑曾为宫廷和官府烧造贡瓷,器物上刻划“官”“新官”“五王府”“尚食局”“尚药局”等铭文者,显示出其官方性质。


定窑白釉刻回纹盏托


 北宋(960-1127年)

 6.4cm 口径10.5cm 足径8.8cm

盏托为托碗与托盘连烧在一起而成。碗外壁近口沿处和托盘内壁近口沿处各刻回纹一周。盏托,又名茶托子,是盛放茶盏的用具。考古资料显示,盏托早在东晋时期即已出现。到了宋代,茶托在实用之外更多了装饰、美观的功能,形制也更加丰富多样,这种式样的盏托,为宋代所习见。在一些宋代壁画、绘画作品中,对于这种盏托的使用情形均有表现。

定窑白釉刻划蟠螭纹直颈瓶

北宋(960-1127年)

22cm 口径5.5cm 足径6.4cm

瓶口平出沿,细长颈,圆腹,圈足外撇。瓶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白釉,足底无釉。腹部刻划蟠蚂纹,所刻蟠形象生动,线条遒劲。

定窑白釉碗


 北宋(960-1127年)

 6.1cm 口径16cm 足径5.4cm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碗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均镶铜塞金釦。外壁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制《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适然成咏》诗。诗曰:“谓碗古所无,托子何从来。谓托后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谓碗即盂,大小异等侪。说文及方言,初无一定哉。然而内府中,四五见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实所谐。碗托两未离,只一留吟裁。其余瓷配之,亦足供清陪。兹托子古玉,玉碗别久乖。不可无碗置,定窑选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离而聚,是理难穷推。五字纪颠末,丰城别寄怀。”句末署“乾隆庚戌春御题”,钤篆体“会心不远”“德充符”两枚闲章。乾隆皇帝《御制诗集》收录咏瓷诗近200百首,题为咏定窑者32首。故宫博物院藏瓷器中,题刻乾隆皇帝咏定窑瓷器诗者共6件。今人研究认为,只有此碗与两件圆洗是宋、金时期定窑作品,其余则为别的窑口或后世烧造的仿定窑白瓷。不过无须因此厚今薄古。因为随着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如今所见定窑瓷器的数量已远超过清代宫廷对定窑瓷器的收藏,加之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如今,人们对定窑瓷器的认识水平理应超过乾隆皇帝所处的时代。

定窑白釉刻划蟠螭缠枝莲纹折腰洗

北宋(960-1127年)

5.5cm 口径16.8cm 足径9.4cm

洗撇口,折腰,圈足。洗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白釉,口沿无釉,镶有铜釦。内、外采用刻划技法装饰,内底中心部位刻划蟠螭纹,蟠螭身形矫健,富于表现力。内壁和外壁均刻划缠枝莲纹。

定窑白釉弦纹

三足樽式炉


 北宋(960-1127年)

 11.5cm 口径15.9cm 足径11.4cm 

炉直口,筒腹,平底,底下承以3足。外壁凸起6道弦纹。炉内、外施白釉,口沿无釉,釉面滋润,釉色白中闪黄。定窑白瓷的工艺水平很高,原料加工筛选精细,烧成后胎体洁白细腻,釉质莹润匀净。北宋早期产品釉色白中闪青,之后则白中微泛黄,呈现象牙般柔和质感。这是由于以煤取代薪柴作为烧窑燃料,窑炉气氛由还原转向氧化所致,这也是北方地区制瓷业的一项重要技术革新。

定窑白釉刻缠枝石榴纹碗

北宋(960-1127年)

8.9cm 口径18.6cm 足径7.8cm

碗口微撇,深弧腹,圈足。通体施白釉,口镶铜釦。碗内光素无纹,外刻缠枝石榴纹。一侧为花朵,一侧为绽开的榴实,缠绕的枝叶将花与榴实连为一体。釉色白中略泛牙黄,局部有泪痕状流釉。

定窑白釉刻

花卉纹唾盂


 北宋(960-1127年)

 7.4cm 口径17.8cm 足径4.6cm 

唾盂敞口,束颈,下接圆洗形腹,浅圈足。通体施白釉,积釉处呈牙黄色。圈足内侧有一窄圈无釉,为垫烧部位。口部内壁刻花卉纹。做工精湛,刻花纹饰流畅子然。唾盂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古代唾盂的材质多样,除瓷器外,还有金属器、漆器、玻璃器等。考古发现资料证明,早在唐代定窑已烧造白釉唾盂。


定窑酱釉盖碗

 北宋(960-1127年)

 通高16cm 口径12cm 足径5.3cm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附出沿伞形盖,盖顶置瓜蒂形钮。通体施酱色釉,口沿和圈足内、外无釉,露白色胎。北宋定窑除了烧造白釉瓷器外,也有黑釉、酱釉产品,俗称“黑定”“紫定”,这类器物相较于定窑白釉瓷而言,烧造数量较少因此尤显珍贵。

定窑白釉剔划

化妆土花鸟图腰圆枕


 金(1115-1234年)

 高17.7cm 面横30.3cm 面纵26cm 底横30cm 底纵24cm 

枕呈腰圆形,微出沿,枕面前略低后微高。胎体上施有化妆土。枕面中心花形开光内剔刻出一株折枝花卉,枝头上的绶带鸟正在振翅鸣叫。开光外饰以卷草纹。枕侧上下以弦纹为饰,中间环以一周剔花缠枝花叶纹。素底无釉,留有两个圆形通气孔。金代陶瓷过去常被视作宋代产品被与宋代陶瓷混淆,随着文物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和众多标准器的确立,人们的认识逐渐清晰。


印花

陶瓷装饰技法之一。系指用带有花纹的印截或印模在已成型的半干坯体上印出纹饰,印截或印模一般用胎泥制作而成这一技法在西晋、隋代青瓷,宋、金时期定窑、耀州窑瓷器,以及宋、元及以后的景德镇窑瓷器上广泛使用。尤其是宋、金时期的定窑印花瓷器,纹饰清晰,构图严谨,堪称中国古代印花瓷器之冠。


定窑白釉模印

云龙纹盘

 北宋(960-1127年)

 高5.2cm 口径23.3cm 足径10.2cm 

盘敞口,浅弧腹,圈足。盘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釉,釉色白中闪牙黄,口沿无釉。盘内印花装饰。内壁印祥云纹,内底印一矫健行龙。定窑瓷器上常见龙凤纹装饰,表明定窑瓷业生产与宫廷有密切联系。

定窑白釉模印凤衔花纹碗

 北宋(960-1127年)

 高5.2cm 口径17.8cm 足径3.5cm 

碗呈斗笠式,敞口,斜直腹,圈足。内、外施白釉,口镶铜釦。外壁光素,碗内印花装饰,主要纹饰为凤衔花纹,近口沿处边饰为回纹。

定窑白釉模印孔雀牡丹图盘

 北宋(960-1127年)

 高5.5cm 口径31cm 足径12.5cm 

盘敞口,浅弧腹,圈足。盘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釉,釉色白中泛牙黄,外壁可见泪痕状流釉。口镶铜釦。盘内印花装饰。内壁印4只孔雀穿牡丹花,内底印双雁穿花,纹饰之间以一周回纹相隔。印花装饰是定窑白瓷最具代表性和最富表现力的装饰技法之一。这一工艺成熟于北宋中后期,金代更为普及。其做法是将半干的坯体扣在雕刻有图案的模具上,用手拍打,使花纹印到器物上,然后施釉入窑烧成。虽然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就已见印花技法,但其纹样是以小块模具重复拍印而成,而定窑瓷器则用整块模具将纹饰一次拍印完成,操作简便,易于批量生产。

定窑白釉孩儿


 北宋(960-1127年)

 高18.3cm 长30cm 宽18.3cm 

枕作婴孩形象。双臂交叉环抱,头枕臂上,双腿交叉上翘,伏卧于榻上,以背为枕面。婴孩眉清目秀,梳娃娃髻,身穿印花长袍,外罩坎肩,下穿长裤,足蹬软靴,手持绣球,体态丰腆,神态可爱。榻呈椭圆形,四面雕刻海棠形开光,开光内外雕刻蟠螭和如意头纹。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黄。外底素胎无釉,开有两个出气孔。孩儿枕是北宋定窑白瓷中的名品,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两件,造型如出一辙。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皇帝于乾隆三十八年至四十年(1773~1775年)曾多次提看“定瓷娃娃凉枕”,并下令为其配制木座、锦垫,可见对孩儿枕的喜爱。而在乾隆咏定窑瓷器的御制诗中,也以咏孩儿枕为最多,共计11首。


如冰似玉的官窑青瓷


据南宋文献记载,宋代朝廷曾在都城附近设置过三个官窑,即北宋徽宗宣和、政和年间在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设立的“北宋官窑”和南宋朝廷在杭州附近先后设置的“修内司官窑”(亦称“内窑”)和“郊坛下官窑”。

目前学术界对有关北宋官窑和南宋修内司官窑的一些问题尚存争议。南宋郊坛下官窑遗址已于20世纪初在杭州乌龟山麓被发现,1956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该窑址进行过局部考古发掘,出土一批瓷片和窑具标本。1996年位于杭州凤凰山的老虎洞窑遗址被发现,后经过正式考古发掘,获得大量瓷片和窑具标本,有学者认为老虎洞窑即文献记载的修内司窑,亦有学者持不同观点。从传世品和窑址出土瓷片标本看,宋代官窑瓷器的造型多为瓶、尊、壶、炉、墨子、花盆、盏托、洗、碗、盘、杯等;胎体较薄,一般呈铁黑色或黑灰色;釉层较厚,釉面常有大开片纹,釉色呈粉青色,如冰似玉,宛若天成。

官窑粉青釉弦纹盘口穿带瓶

南宋(1127-1279年)

33.6cm 口径9.9cm 足径14.2cm

瓶盘口,长颈,圆腹,圈足。圈足两侧各开一长方形扁孔,可供穿带。外壁颈至腹部凸起7道弦纹。通体施粉青釉,釉层肥厚,釉质莹润,具有凝厚深沉的玉质感。器身布满纵横交错的大开片纹。明代文献记载宋代官窑瓷器釉色以“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实际上官窑瓷器釉色不能仅以粉青、淡白及油灰三种概括。以粉青为上符合实际,因釉层较厚,青翠淡雅,故颇有天然青玉之质感。传世南宋官窑瓷器的釉面多见有大小不一的开片,开片大者,片纹稀疏,开片小者,片纹细密。片纹一般呈土黄色,文献称之为“缮血色”,被大片纹分割的釉面上常夹杂层层相叠的“冰裂纹”小开片。此瓶仿汉代铜壶式样,形体线条简洁雅致,凸起的弦纹改变了造型的单调感,增强了器物的装饰性,堪称南宋官窑青瓷的代表作。

 官窑粉青釉折沿洗 

 南宋(1127-1279年)

 高6.1cm 口径21cm 底径14.4cm 

洗折沿,深腹,平底,圈足。通体施粉青釉,釉面呈大开片纹,圈足内釉色偏黄与内外粉青釉色略有不同。口沿镶铜釦。足端呈酱色,外底中心留有4枚支钉痕。这件折沿洗曾经过无损检测,对比可知,其胎、釉组成符合杭州老虎洞和郊坛下窑址出土的瓷片标本的成分特征,由此可证这件洗是南宋官窑产品。


官窑粉青釉盏托

 南宋(1127-1279年)

 高5.7cm 口径8.7cm 足径6.7cm 

盏托敛口,托盘边沿宽大,圈足外撒。内、外施粉青釉,釉色莹润,釉面有开片纹。盏托始制于东晋,系由耳杯承盘发展而来,南北朝时已较为流行,唐代随着江南地区饮茶之风盛行,产量增加。五代末期,盏腹加深,托变高,美观实用。宋代盏托式样繁多,南北瓷窑无不烧造,托口较前代显著增高,各具特色。此件盏托,造型别致,釉质晶莹类玉,为清代宫廷旧藏,存世极少。

 官窑粉青釉弦纹瓶 

 南宋(1127-1279年)

 高34.5cm 口径9.9cm 足径14cm 

瓶直口,口以下至腹渐丰,长颈,垂腹,圈足。口沿下凸起弦纹一道。通体施粉青色釉,釉层肥腆,美若古玉;釉面开大小不一的冰裂纹片。因在窑内焙烧至高温时,釉层熔融垂流,致使口沿处釉层变薄,映出的胎骨呈紫褐色,而底足无釉处露出的胎骨呈铁黑色,故宋代官窑瓷器素有“紫口铁足”之美称。据科学测试,南宋官窑青瓷胎中氧化铁(Fe2O3)含量高达3.5%~6.7%,这是 “紫口铁足”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此瓶系仿春秋铜壶式样烧造而成,造型古朴庄重。釉面粼粼如波的冰裂纹,使单调的釉面产生韵律美,白然天成,引人人胜。这件官窑粉青釉瓶属于南宋官窑青瓷中的大件器物,且历经近千年,流传至今,仍保存基本完好,实属不易,堪称传世南宋官窑青瓷中难得一见的佳作。


官窑粉青釉盘

 南宋(1127-1279年)

 高3cm 口径14.6cm 足径9.4cm 

盘撇口,浅弧腹,圈足。内、外施粉青釉,釉面开细碎片纹。满釉支烧,外底有6个支烧钉痕,中心刻一篆体“古”字。官窑器物多采用垫烧工艺,一些较小的器物则采用支烧工艺。装烧时支钉尖接触釉面,虽有粘连,但烧成后较易取下,留下支钉痕。为了不影响外观,宋代烧造宫廷用瓷的支钉都尽可能细小,被称为“芝麻挣钉”“古”字或为清代宫廷造办处刻。

官窑粉青釉葵口碗


 南宋(1127-1279年)

 高7.9cm 口径19.4cm 足径5.4cm 

碗敛口,深弧腹,圈足。口呈6瓣葵花形。碗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粉青釉,釉层凝厚,釉面呈现大小不一的开片纹,有“紫口铁足”特征。此碗曾被乾隆皇帝误认为是哥窑产品,并命人在其底部镌刻御制诗。诗曰:“哥窑百圾破,铁足独称珍。恰似标坏相,而能完谧神。宣成后精巧,柴李昔清淳。此是酌中者,休论器尚新。”句末署“乾隆辛丑新正御题”钤“太”“㺪”连珠印。“乾隆辛丑新正”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正月初一。此诗名为《咏哥窑葵花碗》,收录于《清高宗御制诗四集》卷七十六。宋代官窑是以服务于皇室为主要目的而建立的瓷窑,其合格产品在当时便被送进皇宫。清代档案显示雍正、乾隆朝内府多有搜集官窑瓷器的记载,尽管无法从清宫旧藏的宋官窑瓷器中区别出哪些是经宋、元代、明代宫廷传承下来,哪些是清代收集进宫,但到了清代,绝大多数宋代官窑瓷器已成为皇家藏品,却是不争的事实。此碗外底镌刻的乾隆帝御制诗正是清代皇室收藏的印记。


官窑粉青釉葵口盘

 南宋(1127-1279年)

 高4.2cm 口径17.3cm 足径9.9cm 

盘敞口,浅弧腹,圈足。口被6个缺口等分为6份,故名“葵口”。盘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粉青釉,釉质凝厚温润,釉面呈现大小不一开片纹。外底有6个支烧钉痕,并镌刻乾隆帝御制诗。诗曰:“宣和陶器用功巧,修内督之奄竖伦。设曰葵花喻忠赤,师诚辈岂果其人。”句末署“乾隆丙申夏御题”,钤“比德”“朗润”两枚闲章。“乾隆丙申”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此诗题为《咏官窑葵花小盂》,收录于《清高宗御制诗四集》卷八十八。

官窑粉青釉洗


 南宋(1127-1279年)

 高6.4cm 口径22.5cm 足径19cm 

洗敞口,斜直腹,平底,圈足矮宽。通体施粉青色釉,纯净莹澈,足端无釉,露铁褐色胎。釉面上金丝般的开片纹纵横交织,开片纹间又闪现出条条冰裂纹,优美和谐。外底题写乾隆皇帝御制诗,诗曰:“修内遗来六百年,喜他脆器尚完全。况非髻垦不入市,却足清真可设筵。讵必古时无碗制,由来君道重盂圆。细纹如拟冰之裂,在玉壶中可并肩。”句末署“乾隆御制”,铃篆体“八徵耄念”“自彊不息”两枚闲章。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其上片纹粼粼,愈显高洁古雅。这件官窑圆洗是宫廷御用器,在造型、工艺及装饰技巧方面都十分考究,尤以釉色和片纹突出。同时,借助于烧成后期的二次氧化作用,在釉层较薄的器口或未被釉层遮盖的底足形成“紫口铁足”使器物愈显古朴庄重。


官窑粉青釉长方花盆

 南宋(1127-1279年)

 高9.2cm 口横15.3cm 口纵15.3cm 底横13.3cm 底纵12.9cm 

花盆呈长方体形。敞口,斜直腹,平底,下承以4足。内、外施粉青釉,釉层较厚,釉面有浅黄色大开片纹,内底釉面起奶皮皱,这是官窑和哥窑瓷器中平底器物釉面的最主要特点之一。口沿镶铜鎏金釦,底部中央开一圆形渗水孔。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花盆口部铜鎏金釦下有明显切割痕,且局部露釉、露胎,说明现存口部并非原始形态;底部渗水孔是烧成后钻的孔,至于其原始形态是否有渗水孔则不可考;盆底和4足也系切割后形成现状。以上迹象说明,现存的花盆是后人加工后所成,而该器物的原始形态和功用均不可考。根据《长物志》所述官窑瓷器的鉴定标准,这件粉青色、大开片、开片内有鳝鱼血色的瓷器,应该是南宋官窑之上。


“巧用缺陷”的哥窑瓷器


这里所说的哥窑系指传世哥窑,其遗址至今尚未被发现,学术界有诸多说法,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哥窑遗址有可能在杭州凤凰山麓。从现主要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原清代宫廷旧藏哥窑瓷器看,其造型主要有盘、碗、杯、洗、瓶、壶、炉、罐等。器物胎体多呈灰黑色,釉面润泽如酥,釉色有青灰、米黄等。釉层较厚,釉面一般开有大小两种片纹,大片纹呈灰黑色、小片纹呈黄褐色,俗称“金丝铁线”。片纹系因釉的膨胀系数大于胎的膨胀系数所致,本属于制瓷工艺缺陷之一,但却被陶工巧妙利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的纹片釉装饰。


窑米黄釉葵花式洗

 南宋(1127-1279年)

 高3.4cm 口径11.8cm 足径8.7cm 

洗呈10瓣葵花式。撇口,斜直腹,丰底,底略上凸,浅圈足。洗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米黄色釉,釉面布满开片纹。外底有6个细小支烧钉痕。

哥窑灰青釉贯耳瓶

南宋(1127-1279年)

20.2cm 口径4.1cm 足径7.5cm

瓶直口,长颈,溜肩,鼓腹,圈足。口部两侧对称置筒状耳,俗称“贯耳”。瓶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釉面滋润,布满细碎开片纹。足端无釉,露黑褐色胎。此瓶贯耳所在位置与常见其他同类瓶的贯耳一般附在颈部相比,显得比较特殊,其耳部上端与瓶口齐平,且口耳相连的宽度与瓶腹几乎相等,形成上下呼应,构成视觉上的平衡,给人以端庄优雅之美感。

哥窑灰青釉

双耳鬲式炉


 南宋(1127-1279年)

 高5.2cm 口径7.9cm 足径5.4cm 

炉撇口,圆唇,束颈,扁腹,底下承以3只乳状足。口上对称置环形耳。炉内、外施灰青色釉,釉面布满黄、黑两色开片纹。足端无釉。

哥窑灰青釉贯耳瓶

南宋(1127-1279年)

17.2cm 口横4.7cm 口纵4.4cm 足横5.5cm 足纵6.7cm

瓶呈椭圆体形。撇口,束颈,垂腹,圈足微外撇。颈部饰两道凸起弦纹,两侧对称置管状耳。壶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釉面温润,布满细碎开片纹。足端无釉,露黑褐色胎。此瓶造型仿古代青铜器,古朴端庄,釉色、开片、胎色等工艺特征突出,是传世哥窑器的代表作。造型墓仿古代青铜器是传世哥窑瓷器常见现象。仿古源于中国古人的复古思想,他们相信理想社会出在夏、商、周三代,并视周朝为代表礼制的时代。要恢复古礼,用器也该具有古风。特别在北宋徽宗朝以后,不少官府和民间用瓷的造型都以商周青铜器为样本,复古之风从此连绵不绝,影响深远。这些仿古瓷或许也曾作为礼器进入古人的祭祀大典,后来却被用于焚香、插花,成为生活的优雅点缀。

哥窑灰青釉

鱼耳簋式炉


 南宋(1127-1279年)

 高9cm 口径11.8cm 足径9.6cm 

炉尖唇,撇口,束颈,扁鼓腹,圈足。颈、腹两侧对称置鱼形耳。炉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釉质滋润,釉面布满开片纹。一种片纹为黑色,深且长;另一种片纹为土黄色,浅而短。开片纹路均弯曲不直。足端刮釉,露深褐色胎。外底有6个圆形支烧钉痕。内底有5个支烧钉痕,系在炉内套烧其他小件器物所致。哥窑瓷器深受清代帝王喜爱,清高宗乾隆皇帝堪称其中的代表。他在位期间共刊印《御制诗集》五集,收录咏瓷诗近200首,其中题为咏哥窑瓷器者有21首,涉及盘、碗、洗、瓶、尊、炉、枕、砚等造型。此炉外底即刻乾隆皇帝御制诗。诗曰:“伊谁换夕薰,香讶至今闻。制自崇鱼耳,色犹缬鳝纹。本来无火气,却似有云氲。辨见八还毕,鼻根何处分。”句末署“乾隆丙申仲春御题”,铃篆体“古香”“太㺪”闲章。“乾隆丙申”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这首名日《咏哥窑炉》的御制诗,收录于《清高宗御制诗四集》卷三十八。

哥窑灰青釉胆式瓶

南宋(1127-1279年)

14.2cm 口径2.2cm 足径5.4cm

瓶小口,细颈,溜肩,垂腹,圈足。瓶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釉面滋润,布满“金丝铁线”般开片纹。足端无釉,露黑褐色胎。此瓶造型端庄典雅,釉面油润泛酥油光,且布满“金丝铁线”般开片纹,圈足矮且上宽下窄,足内墙呈斜坡状,有一种手捏无法提起的感觉,工艺特征突出。此瓶堪称传世哥窑瓷器中的代表作。

哥窑米黄釉葵口盘


 南宋(1127-1279年)

 高3.2cm 口径15.2cm 足径5.2cm 

盘6瓣花口,浅弧腹,圈足。盘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釉,釉色青中泛黄,近足底处和足底露胎。釉面满布细碎开片纹。外底刻乾隆皇帝御制诗。诗曰:“处州精制擅章生,盘子曾供泛索盛。新法不看百圾破,那知得号有难兄。”句末署“乾隆丙申春御题”,铃篆体“太㺪”闲章。该诗收录于《清高宗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七,题为《哥窑盘子》。

哥窑灰青釉弦纹瓶

南宋(1127-1279年)

20.1cm 口径6.4cm 足径9.7cm

瓶撇口,细长颈,扁圆腹,圈足。颈部及肩部凸起4道弦纹。瓶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釉面开满“金丝铁线”片纹。足端无釉,露黑褐色胎。弦纹瓶是典型的哥窑产品,造型优美端庄,“金丝铁线”纹开片和器身凸起的4道弦纹,使单一色釉添加了起伏变化,更具层次感、立体感与韵律感。

 哥窑灰青釉八方杯 

 南宋(1127-1279年)

 高4.2cm 口径7.8cm 足径2.8cm 

杯呈八方体形。撇口,深弧腹,八方形微外撇圈足。杯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足底露黑色胎。釉面满布开片纹,内壁釉面开片纹细碎,外壁釉面开片纹较大。


哥窑灰青釉葵花式盘

 南宋(1127-1279年)

 高4.1cm 口径20.2cm 足径7.5cm 

盘呈6瓣葵花式。敞口,浅弧腹,圈足。腹壁向里凸出6道棱线,圈足亦随腹壁起伏变化。盘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片纹。足端无釉,露黑褐色胎。 宋代官窑、哥窑和一部分龙泉窑瓷器的足端无釉处往往呈黑褐色,即所谓“铁足”。其成因是此类器物胎体中氧化铁含量较高,在还原气氛下烧成后,足部露胎部分即呈现黑色。

哥窑灰青釉菊花式盘


 南宋(1127-1279年)

 高4.1cm 口径16cm 足径5.6cm 

盘呈14瓣菊花形。敞口,浅弧腹,圈足。盘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釉面被“金丝铁线”般开片纹所分割。足端刮釉,露黑色胎。中国古代艺术家和陶瓷工匠在设计陶瓷造型时,善于从大自然动、植物中获取灵感,蛙形、虎形、葵花形、菊花形等造型屡见不鲜。这件菊瓣式盘造型规整,青灰色釉素裹,交织如网的开片纹妙趣天成,堪称古陶瓷模仿花朵造型的典范。


哥窑灰青釉碗

 南宋(1127-1279年)

 高7.5cm 口径19.8cm 足径5.6cm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碗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青釉,釉面布满黄、黑两色开片纹。足端无釉。

哥窑灰青釉菊花式洗


 南宋(1127-1279年)

 高2.9cm 口径12.1cm 足径8.4cm 

洗呈8瓣葵花式。敞口,斜直腹,平底.矮圈足。洗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外底有6枚黑褐色小支钉痕。釉面布满大小相间的“金丝铁线”般片纹,以黑色片纹为主,土黄色片纹为辅。 此洗造型优美,胎体厚重,釉层厚润如堆脂,温润优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哥窑灰青釉海棠式花盆

南宋(1127-1279年)

7.8cm 口横14.6cm 口纵11.8cm 足横10.6cm 足纵8.2cm

花盆呈4瓣海棠花式。撒口,出沿,深腹,平底,底下承以4个如意头形足。内底有5个支烧钉痕。内、外施灰青色釉,足底无釉,露黑色胎,俗称“铁足”。外壁釉面开片较大,内壁釉面则开细碎片纹。片纹纵横交织,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传世哥窑瓷器以盘、碗、瓶、洗等多见,花盆则极为少见。


色彩绚烂的钧窑瓷器


钧窑遗址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区古钧台与八卦洞附近,故亦称钧台窑、八卦洞窑。钧窑瓷器素以釉装饰而闻名于世,主要有天蓝釉、月白釉、天蓝釉加紫红斑、窑变釉等。其中,最受称道的是瑰丽的铜红窑变釉。这种釉系在青釉上施铜红釉,因铜红釉中还混杂其他看色金属氧化物,故烧成后釉色变化丰富,色彩绚烂,红、蓝、月白、灰紫等色交相辉映,别具神韵。

钧窑瓷器可分为陈设和日用两大类,即所谓“官钧”和“民钧”。“官钧”瓷器的造型主要有出戟尊、花盆、花盆托等,器物外底多刻划汉字数目,从“一”到“十”均有,说明每套有10个型号。研究发现,数字越大,器物尺寸越小。对于“官钧”瓷器的年代,学术界也有人认为不是北宋,而是元代末年至明代初年。“民钧”瓷器造型主要有盘、碗、杯、盏托、洗、瓶、罐等,一般以天蓝釉或天蓝釉紫红斑装饰。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


 北宋(960-1127年)

 高32.6cm 口径26cm 足径21cm 

尊造型仿古代青铜器式样。喇叭形口,扁鼓腹,圈足外撇。颈、腹、足之四面均塑贴条形方棱,俗称“出戟”。内、外均施月白色釉,釉内气泡密集,釉面有棕眼。器身边棱处因高温烧成时釉层熔融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映现出的胎体呈黄褐色。圈足内壁刻划数目字“六”。传世北宋钧窑瓷器以各式花盆和花盆托最为多见,出戟尊较为少见。上海博物馆亦收藏一件宋代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宋代钧窑丁香紫出戟尊。


钧窑玫瑰紫釉

菱花式花盆托

 北宋(960-1127年)

 高6.2cm 口径19.3cm 足距9.8cm 

花盆托呈6瓣菱花式。折沿,弧腹,底下承以3个如意云头形足。内施天蓝色釉,外施玫瑰紫色釉,口边和外底呈酱色。外底刻划数目字“十”,并留有支烧钉痕。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 

 北宋(960-1127年)

 高18.2cm 口径26.7cm 足径13.3cm 

花盆通体呈12瓣菱花式。折沿,深腹盆身外侧凸起12条直线纹,矮圈足。盆内满施天蓝色釉,外施玫瑰紫色釉。底部开有5个圆形渗水孔,刻划数目字“三”。此种花盆一般与盆托配套使用是宫中常用的陈设瓷。此花盆为菱花式,以近于直的微曲轮廓线构成丰润端正的形体,以凹凸变化的曲线,勾勒出菱花形的盆沿和足边,腹部的棱线与菱花式口沿、足边相呼应,和谐美观,是造型设计中实用与美观融合一体的范例。钧窑釉色之美,恰似蔚蓝天空中涌现出一片绚丽彩霞,给人以变幻无穷的美感。这美感在于釉色凝练含蓄、浓厚质朴。钧釉以蛋白石光泽的青釉为基调,兼具宝光内蕴不透明的乳光状态和绚丽多姿的窑变现象。美丽的釉色同具有微弱透光性的乳光状态结合在一起,赋予钧瓷一种莹润幽雅、美丽含蓄的光泽。钩窑花盆有长方、六方、菱花、葵花、海棠、仰钟式等,形式多样,实用美观。菱花式花盆通体披挂的玫瑰紫色釉与盆体边棱部位呈现的茶黄色相互映衬,犹如夕阳与晚霞辉映,给人以美的遐想。


钧窑玫瑰紫釉

海棠式花盆托

 北宋(960-1127年)

 高5cm 口横17.4cm 口纵13.3cm 足横12.1cm 足纵8.5cm 

花盆托呈四瓣海棠式。敞口,折沿,口沿起边,浅腹,底下承以4个如意云头形足。外施玫瑰紫色釉,里施月白色釉,口沿及足边均呈酱色。此件花盆托的釉层比其他官钧窑产品稍薄。外底有一周支烧钉痕,并刻划数目字“八”,表明这件器物为同套器物中较小者。此器利用器形和釉色的变化,使得原本单一的造型显得多姿多彩,体现了钧窑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此件海棠式花盆托应与刻有相同数目字的海棠式花盆配套使用。

钧窑玫瑰紫釉

海棠式花盆


 北宋(960-1127年)

  高114.7cm 口横23.3cm 口纵18.6cm 足横12.8cm 足纵8.5cm 

花盆呈4瓣海棠花形。广口折沿,沿边凸起一道细棱。深腹,上丰下敛,平底开有5个渗水圆孔,底下承以4个如意云头式足。盆内施天蓝色窑变釉,外施玫瑰紫色窑变釉,釉内气泡、釉面棕眼明显。口沿及内壁出筋处呈酱色,折沿下一周及外壁凹进处呈紫白色。外底涂抹酱色护胎釉,有环列一周的支烧钉痕,刻有数目字“四”,并有清宫刻字“重华宫”(横向)、“金昭玉翠用”(纵向),

字体工整,笔画纤细。四足底均露灰色胎。华宫位于紫禁城内廷西路西六宫以北,原为明代乾西五所之第二所。弘历为皇子时,初居毓庆宫,雍正五年(1727年)成婚后移居乾西二所。弘历登基后,此处作为龙潜之地升为宫,名重华。重华之名出白《尚书·舜典》,孔颖达疏:“此舜能继尧,重其文德之光华。”尧、舜乃上古的贤明帝王,舜继尧位,后人以尧天舜日比喻理想的太平盛世。大学士张廷玉、鄂尔泰拟此宫名,意在颂扬乾隆皇帝有舜之德,继位名正言顺,能使国家有尧、舜之治。自乾隆年间始,每岁新正召集内廷大学士、翰林等人在重华宫赐茶宴联句。嘉庆皇帝将此活动作为家法,于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初十期间举行。道光年间仍时有举行,咸丰以后终止。


钧窑玫瑰紫釉

鼓钉花盆托

 北宋(960-1127年)

 高9.4cm 口径23.5cm 足径14cm 

花盆托敛口,浅弧腹,平底,底下承以3个如意云头形足。外口沿及近足处各环一周鼓钉,故称“鼓钉洗”。内施天蓝釉釉面有“蚯蚓走泥纹”。外施玫瑰紫色釉,釉色深沉。外底刷酱色釉,有一周支烧钉痕,并刻有标明器物大小的数目字“一”,另有清代乾隆朝内务府造办处工匠奉旨所刻“瀛台”(横向)、“静憩轩用”(纵向)铭文。

 钧窑玫瑰紫釉仰钟式花盆 

 北宋(960-1127年)

 高17cm 口径23cm 足径12cm 

花盆呈仰钟式。撇口,深腹,圈足。内壁施天蓝色釉,外壁施玫瑰紫色釉,口沿、足边釉薄处呈酱色。外底涂刷酱色釉。底部开有5个渗水圆孔。圈足内墙和外底均刻划标明器物大小的数目字“六”,但足内刻字线条较粗而深,应为原刻;外底刻字线条较细、较浅,当为清代宫廷所刻。花盆的外形如同一座倒置的钟,深沉而古朴。钧窑烧造的花盆式样较多,均为宫廷陈设用器,制作工艺非常考究。此件花盆造型稳重朴实,天蓝和玫瑰紫色釉交相辉映,显得绚丽典雅。


钧窑天蓝釉

长方花盆托

 北宋(960-1127年)

 高5.7cm 口横18.8cm 口纵15.2cm 足横14cm 足纵11.5cm 

花盆托呈长方体形。敞口,折沿,委角,腹壁较浅,平底,底下承以4个如意云头形足。内、外均施天蓝色釉,边、棱釉薄处呈酱黄色,外底涂抹酱色釉,刻划数目字“九”,并有一周支烧钉痕。左上角和右下角原各开一个渗水圆孔,已被填平。从造型看这是一件花盆托,不是花盆,因此底部原不应有渗水孔,而且即使有的话,也应是5个,而不是两个。因此,这件花盆托上的两个渗水圆孔,应为后人所刻。

 钧窑玫瑰紫釉长方花盆 

 北宋(960-1127年)

 高15cm 口横20cm 口纵16.5cm 足横13.4cm 足纵10cm 

花盆呈长方体形。广口,折沿,委角,深腹,平底,底下承以4个云头形足。器内釉呈月白色,器外则天青色釉和玫瑰紫色。底部釉相间,釉面有“蚯蚓走泥纹”,开有5个渗水圆孔。外底涂抹酱色釉,有一周支烧钉痕,并有刻划的数目字“十”,表明这件花盆为同套花盆中尺寸最小者。花盆为钧窑瓷器中的重要品种,当为满足皇宫需要按照宫廷出样设计、烧造而成。此件花盆虽小,但胎体厚重,造型规整,边角利用微曲的弧线作过渡,使人在视觉上产生舒适感。


钧窑天蓝釉

鼓钉花盆托

 北宋(960-1127年)

 高11.5cm 口径25.2cm 足径16.5cm 

盆托敛口,深弧腹,平底,底下承以3个如意云头形足。口部饰弦纹两道,口沿及腹下部各饰鼓钉一周,上部23枚,下部19枚。内、外均施天蓝色釉,口沿、边棱处釉层较薄,呈米黄色。外底局部抹酱色护胎釉,周缘有24个支烧钉痕,支点大,排列密集,三足底露灰色胎。两足内壁和外底均刻数目字“一”,但一足内壁刻宇笔画较粗且深,应为原刻;底部和另一足内壁刻宇笔画较细而浅,可能为清代宫廷所刻。外底中心还有清代宫廷刻的“养心殿”(横向)“长春书屋”(纵向),笔画纤细,字体工整。

养心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乾清宫以西,建于明代嘉靖时期。清初顺治皇帝病逝于此。康熙年间,这里曾被作为宫中造办处的作坊,专门制作宫廷御用物品。自雍正皇帝居住养心殿后,造办处的各作坊遂逐渐迁出此地,这里就一直作为清代皇帝的寝宫,至乾隆年间加以改造、添建,成为一组皇帝集召见群臣、处理政务、读书、学习及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直到末代皇帝溥仪被驱逐出宫,清代曾有8位皇帝先后在养心殿居住过。

“长春书屋”是乾隆皇帝的私人书房。乾隆帝为皇子时,雍正帝曾在圆明园九洲清晏别室召开法会,赐号弘历“长春居士”,故以后乾隆皇帝的御用书屋,多以“长春”命名。据《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乾隆元年(1736年),刚登基不久的弘历下旨改造即将入住的养心殿,将勤政亲贤殿后的仙楼改造为书房,并御题“长春书屋”匾。此外,以“长春书屋”命名的御用书房在重华宫翠云馆、清漪园、圆明园九洲清晏、西苑绮思楼、避暑山庄等处均有,是乾隆皇帝重要的文事活动场所。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为弘历归政而修建的养性殿,也完全照养心殿长春书屋建造养性殿长春书屋。

钧窑月白釉

渣斗式花盆


 北宋至金(960-1234年)

 高4.8cm 口径9.5cm 足径3.5cm 

花盆呈渣斗形。撇口,阔颈,扁圆腹,外撇圈足。底部开有5个渗水圆孔。胎体厚重。内、外均施天蓝色釉。足底露灰色胎,外底和圈足内壁均刻数目字“二”。圈足所刻数目字笔画宽且深,同其他“官钧”器物上所刻数字风格相同,应是钧窑工匠所刻,外底刻划的数目字笔画细而浅,当为后人补刻。

钧窑月白釉玉壶春瓶

 北宋(960-1127年)

 高27.5cm 口径4.9cm 足径75cm 

碗呈10瓣花形。敛口,深弧腹,圈足。腹部随花口有里凸外凹的10道棱线,将器身自然分成花瓣形。通体施天蓝色釉点缀几块紫红色斑,紫红色斑上有铁质结晶斑点析出。此碗造型别致,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妩媚多姿。天蓝釉上饰以紫红色斑,宛如天上的晚霞,明艳华丽。钧窑瓷器所呈现的红色并非纯正的红色,还杂以或深、或浅、或呈斑块状、或呈放射状的紫红色,体现一种自然美。钧窑瓷器上这种红色的应用为元、明、清代高温颜色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折沿盘

北宋至金(960-1234年)

2.8cm 口径18.1cm 足径10.5cm

盘敞口,折沿,浅弧腹,圈足。足内满釉,外底有3个支烧钉痕。内、外施天蓝色釉,釉面饰以不规则的紫红斑块,有如蔚蓝的天空飘浮着几朵红霞,绚丽多彩。此盘胎体较厚,胎质坚硬,釉层肥厚莹润,所饰紫红色斑自然天成,异常醒目。釉面出现的“蚯蚓走泥纹”是北宋至金代钧窑瓷器的主要特征之一。

钧窑天蓝釉板沿洗


 北宋至金(960-1234年)

 高7.3cm 口径20cm 足径6.7cm 

洗一侧出菱花瓣状折沿,折沿下置环状柄。通体施天蓝色釉,满釉支烧,底部留有3个支烧钉痕。这种钧窑板沿洗残片在禹州神垕镇刘家门遗址曾有发现。金、元时期定窑、耀州窑、龙泉窑等都曾烧造过这种板沿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五大官窑
【瓷器解说上下五千年(中)】
故宫博物院藏宋代各大名窑瓷器赏析精选45件
宫廷陶瓷器鉴赏:宋
北京故宫藏宋代精品瓷器欣赏(三)
“五大名窑”奠定了中国陶瓷霸主地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