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0元卖掉祖传古董,专家捡漏后转手卖出370万,如今已成国宝 明宣德撒蓝钵
userphoto

2023.09.29 天津

关注

转自 古玩艺术品投资交易


这个碗我平时装鸡食用…”70年代,一个老太拿着一个脏兮兮的碗,来到文物店以80块钱卖出。老太走后,店员看到碗底6字后大惊失色。

中国的瓷器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以中国被称为瓷器之国,瓷器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高超制瓷工艺和独特的审美。

上世纪70年代,一个穿着破旧的老太太,步履蹒跚地走进北京市的一家文物商店内。

店员还没说话,老太太就从身上挎的布包中拿出一个瓷碗。

“同志,你看看这个碗,我想把它卖掉。”

店员接过碗来粗看一番,上面沾满了泥垢,还有些许磨痕,拿到鼻子前面一闻,有股怪怪的味道。

店员疑惑地问道:“平时这个碗您是干什么用的?”

老太尴尬一笑,回答道:“最早这个碗是家里装盐用的,后来我觉得装盐不太好用,就拿去装鸡食了。”

店员听后对碗略带嫌弃,但细看下,这碗样式古朴,是件不错的瓷器,收拾干净应该有些收藏价值,就试探性地问道:“老人家,这个碗您想卖多少钱?”

老太太也不知能卖多少钱,只是说道:“我这碗是祖上传下来的,有好多年的光景了,表面有些白点点,你随便给点钱就行。”

店员听后有些犹豫,主要是这个碗看着又脏又破,不收吧有些可惜,收了又不知作何处理。

最终,经过店员和老板的商议,决定以80元的价格收下此碗。

老太听后十分高兴,觉得自己赚到了,在70年代,80元也算是不小的数目了。

就这样,没有常见的讨价还价过程,交易过程十分顺利,老太太拿着80块钱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待老太走后,店员拿着碗将上面泥垢冲洗干净,露出了碗身不凡的面目。

这碗造型规正,釉色美观,碗外侧通体莹蓝,上面有着水迹般的深蓝色斑点,像是洒落的蓝色水滴一般。

碗内侧上的白色釉,还有厚薄不一、深浅不同的斑点,似是飘落的雪花,观之美轮美奂。

这时,店员傻眼了,他看到碗的底部呈现出6个大字:“大明宣德年制”!

若真是明朝宣德年造的,起码得五六百年历史了。

店员顿时觉得手上的碗重若千斤,他磕磕巴巴地喊道:“这…得赶紧…上报啊!”

当天下午,这家文物店门口被群众围得水泄不通,几位著名的瓷器专家来到此处鉴宝。

经过一番细致的观察,专家们一致确认,这件瓷碗的确是明代的文物,而且是最珍贵的洒蓝釉!加上这只碗,仅存世4件。

由于其珍贵的价值,这件洒蓝釉瓷碗现今被收藏在首都博物馆内,成为镇馆之宝。

此事过后,文物店的店员觉得,80元收购瓷碗着实亏待了老太太,想要对其进行经济补偿。但是经过多方找寻,始终找不到老太太,此事也只能就此作罢。

这件稀世珍宝洒蓝釉历经辗转,经历无数沧桑时光,得以妥善保存下来,不得不说是一件幸运之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下老人用明代官窑喂鸡,老人却只卖了80元
上世纪老太太拿装鸡食的破碗去文物店卖,没想到经专家鉴定竟是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
一个喂鸡的破碗,被卖80元,专家看后:并非普通瓷器,价值上亿
80元卖掉祖传古董,专家“捡漏”后转手卖出370万,如今已成国宝
老太意外在修整茅坑从土里挖出大碗,随后成了鸡食碗,10年后却被鉴定值5亿,专家命名为"景德镇窑洒蓝釉钵"
1973年,北京,一位老太太走进一文物店,掏出一个散发恶臭的破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