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即将消失的老手艺——“张院簸箕”

“张院的簸箕毛子埠的升,大欧的竹笼进北京。”这是当年流传在山东胶莱平原及胶东半岛的一句民间俗语。

簸箕,是一种净化粮食的工具,呈梯形,三边有帮,底边开口。以前,从地里收回来的粮食,通常混有糠皮和沙土,不能直接加工磨粉,需要先把粮食“折登”干净,这就要用到簸箕。粮食放在簸箕里,两手端着上下煽动,糠皮和沙土就会在开口处被扇出,留下干净的粮食。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簸箕。儿女分家,亲朋好友要来“烧炕”,娘家人就会送一个簸箕。当时一个簸箕的价格在5元左右,这是一份重礼,以后单独居家过日子,这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器具。一个簸箕可以使用好多年,使用仔细的家庭,可祖传几代。

制作簸箕的材料主要是柳条。在我们张院村大沽河坝里面的河滩地里,有一大片灌木状的柳条林。我们小时候挖野菜最爱到柳条林里去玩。阳春三月,紫红色的柳条嫩芽一丛丛的从地里钻出来,眼看着一天天长大。到7月上旬,可长到2米多高,这时就可以收获了。人们把新鲜的柳条割下来,在地上订一个胳膊粗细的木头橛子,上头劈一个劈口,把鲜柳条的一头放在木橛的劈口里,扯住柳条头往后一拉,鲜嫩的柳条皮就会被拉掉,露出光滑洁白的柳条来。这一柳条的加工过程,我们村人叫做“利柳子”。去皮的柳条晒干储存起来,是入冬后编制簸箕、箢篼(yuan  dou)、大蒲萝的主要材料。

制作簸箕的辅助材料是麻绳和“簸箕舌头”。麻绳也是自己种的亚麻。亚麻纺绳,是用一个两头粗、中间细的纺锤形工具,我们当地叫“拨锤子”。把亚麻的一头拴在“拨锤子”中间的挂钩上,一手提着亚麻,一手旋转“拨锤子”,亚麻就一段段变成了细麻绳。

所谓簸箕舌头”,是指为了使簸箕坚固耐用及装撮粮食方便,在簸箕的缺口处安装一块木板,木板用柳木割成,长约1米,宽约10厘米,厚约0.4厘米,加工弯成弓形,装在簸箕前头,好像簸箕伸出的舌头,故名“簸箕舌头”。

制作簸箕一般都在冬季农闲季节,柳条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下容易折断,所以要求有一个温暖潮湿的场所,于是人们发明了一种“地屋子”。就是挖一个地窖,上面盖上苫草,既保温又保湿,并且可大可小。小的可以一个人干,大的可容纳几十人一起干活。那个年代不允许私人干,只能作为生产队的一项副业创收。我们村有10个生产队,差不多每个队都有一个“大地屋子”。编簸箕成为那时队里的主要副业收入。社员们白天到地里整修大寨田,晚上就到地屋子编簸箕。

簸箕的制作过程:先在一根长木条上,拴上两根纺好的亚麻细绳,就像织布的纬线,再把裁好的柳条,一根根交叉穿在细绳上,柳条就像织布的经线。柳条布完后,就用手把柳条交叉“捹(ben)起”,把亚麻细绳穿过,不断重复操作。这个过程,叫做“捹茬子”,其实就和织布差不多。编好的柳条簸箕雏形,叫做“簸箕茬子”,还要经过整修、“萱帮”、上舌头,一个完好的簸箕才能出炉。

小时候,我们一帮小伙伴最爱到地屋子玩,那里暖和、热闹,听大人们在那里一边干活一边讲故事、说笑话,东家长西家短的侃大山,看他们把一捆捆柳条神奇地变成了一个个簸箕,我们也在“地屋子”里度过了一个个快乐的夜晚。

随着社会发展,机械替代了人工,各种机器广泛应用于粮食加工的各个环节,人们无需再端着簸箕一下一下的颠簸了,簸箕的使用率越来越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眼下,听说只有北张院还有一个人在制作簸箕,年龄已在60岁开外,而中张院和南张院早已没人制作簸箕了。

随着制作簸箕的手艺人逐渐老去,曾经闻名胶东地区的“张院簸箕”很快就会消失,最终成为一个美丽的传说!

作者简介:王洪高,青岛即墨人,爱好文学、音乐,即墨区诗词协会会员,在当地报刊发表过多篇文学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簸箕
农村人种植簸箕柳,编制的农具曾经很火爆,如今在乡下失去了市场
饶阳南韩村搞柳编为什么在窨子里?
《行摄生活》-91【柳编】
散文 ∣ 张金凤:空碗朝天(外一篇)
迎父亲节参赛作品 散文《想起父亲与粮食有关的仇情往事》犁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