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趣说汉字】 说“书”

【趣说汉字】

           说“书”

                   (上)

       

甲骨文“书”   
 小篆“书”

 

 本文题为《说“书”》,一不说维扬评话,二不说苏州评弹,而是说说“书”这个字。

    “书”作动词,一、书写,记录。许慎曰:“书,箸也。”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敘》曰,箸於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云:“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二、画。《资治通鉴》云:“今大将军问事,但令我书可邪?”胡三省注:“书可,画可也。”

“书”作名词,一、书籍,指装订成册的著作。《史记·礼书》云:“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正字通》云:“凡载籍谓之书。”二、造字之法为“六书”。三、字体。《说文》:“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四、文件。如:皇帝下的诏书;臣子上的奏章;各行政机构颁发的证件等。五、信函。杜甫《春望》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六、书法。欧阳修云:“学书费纸,犹胜饮酒费钱。”七、《尚书》的简称。欧阳修《伶官传·序》:“《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八、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

清代文字学家王筠在他的《说文句读》里讲:“古者书只有三义:书写,其本义也,因而所写之字谓之书;《尚书》者,史所书也,亦谓之书;自《易传》,《易》之为书也不可远,始为典籍之通称。”

              (下)

  
 
      “书”字其义多多,本想大书特书,奈何罄竹难书。于是笔者另辟幽径,只谈一些本身(尤其是我国古代的书籍)的相关知识,诸如简、牍、册、篇、卷、籍、葉(页)等等。

 “,《说文》解释为牒也。其实,古人把字写在竹片上叫;写在木片上叫,也叫。于是,就产生了竹简牒札等古色古香的词语。

为使竹简能长久保存,有一道工序很重要,叫做杀青,就是用火烤,去掉竹油和水分。文天祥《过零丁洋》诗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就是出过“汗”的竹简,能长期保存,比喻永留史册。

竹简的长短有一定的规格。从出土的汉简看,宽度都是一寸,长度却有不同。一般史书长23厘米(汉代23厘米为一尺),可写50字;经书长56厘米,即24寸,字较大;记载法律的竹简最长,有69厘米,合3尺长,故称三尺律

 “近义。有说大简称牍;有说仅容一行字的为简,可容数行字的为牍;也有的说一尺长的为牍,故有尺牍之谓。

        

   
  

       ,比较好理解,它是象形字,把一片片竹简用绳子串起来,就成册了。跟密切相关的一个字是,它上部,下面,是会意字,意为把书供在案几上,恭敬至此,怎能不是经典

,《通训定音》:(篇)谓书于简册可编者也,其书帛可卷者谓之卷。通常而言,一篇文章要写在几片竹简上,把它们连在一起叫篇。帛书质地柔软,容易卷起来。

              

    

       ,竹简五篇十篇放在一起,有集结的意思,称之为书籍。但,《尚书》对此的解释较为另类,而且自称为正义,曰:籍者借也,借此简书以记录政事,故曰籍。如此说来,专指红头文件,是各级政府干事的凭籍。

葉(页),段玉裁有较详解释:小儿所书写每一苫谓之一葉,今书一纸谓一页。(苫,音shan,古代儿童习字的竹片,可以擦去再写。)古书一张叫一葉,对折,葉码骑缝;现在一面为一页,页码通常在下部当中或一角。

关于书籍的术语还有很多,恕不一一贅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最早的书 玉磬书(原创首发)
一、什么是书?
读书日:汉字中的一卷书香
《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讲座(1—12)
《幼学琼林》释译(文事)
(11)鲁壁藏书与汲冢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