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趣读汉字》 “得”,所取何物?

《趣读汉字》

   “得”,所取何物?(讹误篇)

 

          

 
甲骨文“得”  
金文“得”  
小篆“得”

 

唐代有位诗僧拾得,小时候遭父母遗弃,被国清寺的丰干禅师在路上捡到,带至寺中[]。如此说来,小和尚取名“拾得”,合情合理,确切得很。

“得”,多音多义,本文只说“得到”“获得”之义的“得(读音为 ”。现在的“得”由“彳、寸、旦”三构件组成:“彳”表示在路上行走;“寸”表示捡东西的手;“旦”指捡到的东西。《玉篇》云:“得,获也。”《韵会》云:“凡有求而获皆曰得。”问题来了:捡到的怎么会是“旦”,“旦”是什么东西?从字理上看,抑或某个部件出了情况。

   《说文》曰:“得,行有所得也。从彳

声。
,古文省彳。”许老先生说,“得”的古文没有“彳”旁,写作“
”。段玉裁云:“《見部》曰:
,取也。行而有所取,是曰得也。”(请注意,“
”由上“見”下“寸”构成。)这就是说,右上方的那个部件不是旦”,而是“見”。不过,“見”到的又是什么?还得下工夫追究到底。

原来,“得”这个字右上方的那部分发生过多次讹误,既不是“旦”,也不是“見”,而是“貝”。容庚《金文编》云:“

,从手持貝。《说文》从見,乃传写之讹。”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云:“此(指甲骨文)从又持貝,得之意也,或增彳。许书古文从見,殆从貝之讹。”蒋人傑《说文解字集注》曰:“(邵瑛)《群经正字》云:‘今经典变見为旦,作得。’盖自汉隶《孔宙》等碑始,而俗因之。”

至此,笔者觉得这个“得”的本义实为:行走时,看到路上有个贝,随手把它拾起来……

   

      注:拾得,贞观中,与丰干、寒山,相次垂迹于国清寺。初,丰干禅师游松径,徐步赤城道上,见一子,年可十岁,遂引至寺……今编诗一卷。(见《全唐诗》第9103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垃圾堆捡国宝1:垃圾堆捡到两本书,全是古文,据说是皇宫的东西
捡到钱包要求5000元“归还费”
好人好事,做起来咋这么难?
捡到东西故意不还,会坐牢吗?2018法律这样规定的
女子捡到一部千元手机 归还索要800元酬金
小区保洁捡走23万手镯,失主花1万酬谢后,要求辞退保洁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