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即墨河滩大集——老即墨人心中温暖的记忆

近来,听说即墨大集的地点又变化了,不由得翻出十年前写得的一片小文,在此与大家共享。

说起即墨的文化元素,很多人立马会想起刀币、田单火牛阵、童恢训虎等,而这些东西只能作为一种即墨历史的符号存在了,依笔者愚见,在即墨一直存在并坚挺的文化符号是“即墨老酒”和“即墨大集”。

“即墨老酒”,一直被邑人重视和乐道,笔者就此不再多谈,而“即墨大集”与之相比则似乎被人冷落很多。

也许有人说,一年365天,天天逢集处处逢集,而将“即墨大集”拿出来冠以“文化”的头衔,是不是小题大做呢。其实不然,即墨大集作为民间的贸易形式,其历史久远,特别是能在当今店铺林立、专业市场众多、现代商业发达的即墨城内依然红火,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文化。因为,继承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即墨大集”,即墨人都称为“大集”,而别的地方的集市都是“地名+集”,这说明即墨大集在即墨人心中的分量,说明一种根深蒂固的民俗文化在众人心中的浸染。

历史上即墨大集曾经多次更换地点,城里、河下、河两岸,但不管怎么变化,都是夸夸啦啦连在一块赶集,要转完整个大集,走马观花的也要半天功夫。

(即墨大集的老照片)

在近代,最繁盛的是河滩大集。据史料记载:即墨沙滩大集之繁盛,附近各县殆无其匹,每逢古历五、十之期,各乡村来集交易者不下三万余人。莱阳等县亦多赴之,西关各商肆亦以此日为贸易繁盛时期,余日则生意萧疏矣,盖西关商肆区域狭小不能备物待售,故贸易中心均集于沙滩一陇,每集以三万人计之,每人交易平均以二元计之,共计不下六万元。

进入八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生活水平和人们购买力的不断提高,即墨大集更加红火,人气更旺。

大集日,通往大集附近的公交车格外忙碌,去赶集的大叔大妈们互相打着招呼,到即墨一中附近的街上,人骤然就多了起来,摆铺的开始招徕着顾客,不过,他们已经不是自己伸着脖子吆喝,而是通过录音喇叭一遍遍的传达着对自己货物的赞美。此时,你尚可慢步悠闲的通过,或蹲下来选购一两件自己需要的物品,待你走到墨水河南岸河边时,摆铺的密集起来,赶集的拥挤起来,摩肩接踵的,人们的眼睛快速地搜索着自己想要购买的东西,海货、山货、干货、鲜货、冰货,日常用品,应有尽有。

此时,商店全都受到了冷落,人们只关注着摆在地摊上的东西。转上共济桥,桥面上,卖烟卷的、卖芋头的、卖桔子的、卖炒栗子的,五花八门,热热闹闹,仿佛一幅“清明上河图”。最热闹的当属墨河北岸的花鸟市,各色的花木,游来游去的观赏鱼,真真假假的古董......与周围本就常年在此经营的书画店一起,营造出一种多姿多彩的文化氛围。许多人就在大集的时候来转转,流连于其间,偶尔寻一件自己喜欢的老东西把玩,感受大集所带来的文化气息.......

后来,因为古城改造等原因,即墨大集分裂成几块,除布匹服装市场仍在南关桥附近外,其余的农贸市场、文玩市场、花鸟市场均几易其地,先后游离于宝龙广场、杨家村、湘江二路等地,即墨大集曾经的盛况不再,也给仍然钟情于赶个大集的人们很多不便,无法赶个囫囵集不说,有时候好不容易掩当个“大集碰个星期天”,兴冲冲的奔文玩市场或者花鸟市去了,到了一看,挪地方了,扫兴劲就甭提了.....

近来听说大集规划出新地址了,对于一个对大集怀有深厚感情的老即墨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希望大集在全国上下热倡“地摊经济”的惠风中再迎新的春天。

或许,多年后,即墨大集也会如万物那样,走进其生命的终点,但相信其作为即墨城曾经的一种文化符号,会被人们所思念。

作者:王梅成,1972年出生,乡村教师,喜诗文书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可惜,可惜!青岛又一老字号品牌将消失——新建李村大集的缺憾
非遗青岛|李村大集:集市历史的“活化石”
即墨—古城皋虞探密
李村大集老照片:摆地摊自由交易(组图)
田横老家,过年风俗!
国画 花鸟大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