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识自己
 

   我认为,无论是博士生还是硕士生,一个人到了这一阶段,能否成功、能否幸福的重要前提是认识自己。

   “天才出于勤奋”,是对天才的曲解,或者是含糊的老师骗小孩子的胡话。即使将“天才”理解为某一方面的天赋,那也是与生俱来的,再勤奋也创造不出来。如果将“天才”理解为具有超高智商或特殊能力的人,那更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及,又怎么能通过勤奋获得?

   但是应该明白,就某一方面的天赋而言,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我在当中学教师时,班里有一位小个子学生,成绩很差,字写得不如小学生,但打弹子(拿在手里的小玻璃珠,在地面玩)本领极高,每打必胜。他的手感很好,什么样的弹子拿在手里都能应用如自,并适应各种地面。如果对此从小得到专业训练,肯定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优秀运动员,至少可用于表演某种特技。

   问题在于并非每个人都能如实地认识到自己的天赋,更不是每个人潜在的天赋都有得到发挥的机会。所以,教师的责任不是盲目地鼓吹“天才出于勤奋”,而是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天赋,激发他们的潜能。如果能得到学生的自觉配合,这样的发现会更正确,更符合实际,结果自然更理想。

   如果到了研究生阶段还不了解自己,还一味硬拼勤奋,那不仅会事倍功半,而且可能适得其反,事与愿违。所以要是自己还认识不清,不妨请老师、同学帮助你作些分析。对自己有的准确的认识,才能掌握自己的方向,把握自己的命运。

   有的同学说,专业或导师都已经定了,还怎么选择?其实不然。即使是博士生,也还有多种选择——是偏向基础研究,还是侧重运用?收集整理资料、数据,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实验观测,辨疑析难,验证谬误,推翻旧说,发明创新,推广运用,组织团队,实施项目,等等,都是博士生可能的用武之地,但并非人人都擅长于某一方面,更找到样样都合适的全能型人才。特别是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不可能将来都成为高级研究人员,更应该各尽所能,向不同的方面努力。

   至于少数同学当研究生只是权宜之计,如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希望通过提高学历学位来获得更高的位置与报酬,那也是正当的,不必躲躲闪闪,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作出选择,适可而止,注重实用,千万不要弄假成真。

   还有的同学会说:“如果我认识了自己,感到专业或导师不合适,能让我改变吗?”我个人的意见是支持改变的,但对一所大学、一个研究生院来说,涉及面广,牵涉到不少方面,可能没有那么容易。这就需要制度上的改革,或者在现行制度下作某些变通,例如跨院系、跨专业选课、考试、答辩等。

   少数同学通过认识自己,可能会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读研究生,或者根本没有必要。要真如此,还不如早些另谋出路,自己与导师都能得到解脱,也未必没有好前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为啥不少研究生导师都劝学生读博,读博有啥好处?别说,还真有
北大第一位博士, 著名的数学天才, 却到死去, 都没评上博导
华中科技大学“造星”秘籍:让研究生站到创新最前沿
中国如今举目皆硕士 硕士生就业遇尴尬
博士,你还好吗?——顶级期刊调查5700多博士生,揭示背后沉重问题
为什么说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