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了“读书日”,我们如何读书和思考?

  ■申进科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这个读书日,儿子写了一篇作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给我看。看了很是欣慰,小小年纪,他知道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连贯起来思考。

  我对儿子说,咱们农家子弟,就要多读书,多读书才能立身、创业、发展。但是,读书要读得实、读得深,懂得取舍,注重思考,不当书呆子。

  说起“注重思考”的话题,我拿给儿子一本2005年底写的读书笔记《思考就是力量,思考就是财富》。那时,儿子刚满一周岁,我在上海读书。

  记得有一次,我到学院图书馆的社科书库里去借书。一到书库,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书,就抱了一大摞出来。图书管理员对我说,研究生一次可以借8本,而你不是研究生,只能借4本。我解释说,我不懂你们这里的规矩,能不能照顾一下,多借几本给我看,管理员仍然没有同意。我只好对她说,那我过两天再来换其它的书吧!就这样,我一直轮流借阅完那些“宝书”。

  那时,我虽然已是正营职干部,但月工资只有1600元。一个月靠1600元在北京生活,还要抚养年幼的儿子,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生活再艰难,有两件事我从不吝啬:一是给儿子买奶粉,二是买书。那年国庆节回北京时,听说李瑞环同志所著《学哲学 用哲学》一书公开发行,我骑自行车跑了好几个书店才买到一套,还特意要了精装本,花了96元钱。回到家,妻子对我说,这都够给儿子买一桶好的奶粉了!我对她说,奶粉要买好的,书也要买好的,这钱花得值!

  在上海读的书,有一本是拿破仑·希尔所著,在他的成功哲学中告诉我们,人类最大的天赋就是思考的能力,只有思考才是构建成功最真实的劳动,没有经过思考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我写的读书笔记《思考就是力量,思考就是财富》,深受他的影响。

  我的读书笔记中,记述了“为什么要思考”、“思考的空间有多大”、“可以怎样去思考”等问题,提出了“思考的6个有利于”和“思考的11种方法”。

  李瑞环同志曾经讲过一句话:工作要艰苦,思想更要艰苦。思想的艰苦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讲,才是最重要的、最困难的。蔡元培先生曾在访美时应邀发表演讲,他给在场的人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会点石成金的人问他的朋友最想得到什么,那人回答说,最想得到他那根能让石头成金的手指头。蔡元培先生讲故事的意图是说:读书治学,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只有掌握思考方法,遇事才能不为所难。

  对于“思考”这两个字,古今中外曾有不少定义和论述,我的读书笔记中收录了7点:

  1.辞典中的解释: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

  2.古人的论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中国学者的论述:一个对自己、对工作负责的人,是一刻也不能停止思考的。

  4.外国学者的论述:思考是世界上最富有成效的劳动,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捷径。

  5.外国富商的论述:财富是思考能力的结果,赚大钱的人与你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与你的思考不同;假如你要成功致富的话,就要去花时间思考一些有效的致富策略。

  6.爱因斯坦的论述: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具备会思考、探索问题的本领。人们解决世上的所有问题是用大脑的思维能力和智慧,而不是搬书本。

  7.洛威尔的论述: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

  在我的读书笔记中,记录着这样一个观点:思考,有利于延年益寿。在上海读书那些天,我曾反复思考过“巴金现象”。巴金先生作为文坛巨匠,活了101岁,为什么?后来,我发现了一种上海学者的解释:生命在于运动,而最具价值的运动就是大脑的运动。如果你不愿意动脑筋,你就会觉得活着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你的孤独、失落就会随之而来,你的青春就会很快消失。

  有科学家对200名20岁到70岁的人进行实验观察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60岁时其思维能力仍很敏捷,而年方30就不愿多动脑的人,其脑细胞功能在急剧下降。还有科学家对16世纪以后欧美出现的400名杰出人物进行寿命研究,这400人中寿命最长的是那些大量用脑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平均寿命79岁以上。如瓦特83岁,巴甫洛夫79岁,罗素98岁。1940年后去世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80岁以上的就有33人(其中90岁以上的有6人)。在医疗条件并不发达的古代,人类的平均寿命比较短。但很多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寿命都很长,如孔子活了73岁,荀子75岁,孟子和庄子都是80多岁,墨子92岁。

  思考是人类最根本的资源,而我们对思考方法的追求也永无止境。在实践中,我不断发现、探索和总结思考的方法,主要有11个收获。即读书笔记中所说的“思考的11种方法”:

  1.开门见山式思考。即直面某一新生事物或某一重大问题凸现的矛盾。这种思考可以是领导或其它途径赋予的,主要来自于“外压”;也可以是自己主动作为的,主要来自于“内压”。但关键的一点,是要自行培养强大的“内压”。

  2.突破困惑式思考。这种思考针对的情况是:某个问题反复强调、反复抓,就是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究竟怎么解决?方法只有一个:对这一问题进行辨证思考,在辩证思考中发现矛盾和规律,探求思路和办法。

  3.二次思考式思考。即对他人思考过的问题进行再感觉、再思考,使其进一步理性化、通俗化。

  4.激情迸发式思考。即在被一个人、一件事感动之后所进行的思考,这种思考充满了感情和激情。

  5.见怪要怪式思考。即对一些看似奇怪的问题或似乎不符合常理的问题进行的深层次思考。

  6.反循规蹈矩式思考。这类思考提出的问题是:循规蹈矩不能解决问题,不循规蹈矩行不行?还有没有可行的办法?

  7.跟踪追击式思考。这类思考提出的问题是:某个突出问题解决了,有没有出现新的问题?

  8.怀疑否定式思考。这类思考提出的问题是:尽管大家都在自觉不自觉这么做,但这样下去是不是很糟糕、很失败、很危险?

  9.质询问题式思考。这类思考提出的问题是:本来应该怎么样,但现在却不这样了,为什么?

  10.主持公道式思考。这类思考提出的问题是:他们为什么会受到不公?为什么要这样对他们?怎么帮助他们?

  11.系统集成式思考。即对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或宏观领域问题进行深入、系统、连续、集成地关注和思考。

  有人可能会说,整天这样思考着,是不是太累了?是不是太苦了?说句心里话,思考不累、思考不苦,只要你走近它、亲近它、体验它,它带给你的不是负担、不是烦恼,而是充实、是美好、是愉悦、是快感。

  多读书,善思考,从“读书日”做起,从“每一日”做起,发挥和利用好你思考的本能,思考出身体的健康、思考出生命的质量、思考出生活的美好、思考出工作的效益、思考出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李国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朱光潜:谈读书
三个锦囊,解决90%读书低效的问题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13.永远做策略性思考
姜义华:《中华文明三论》再版 系统揭示中华文明发生发展关键点
历史素养的核心:证据概念(下)
新书坊| 杨联陞:评内藤湖南的两部遗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