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棵树
  1) 叶落叶生,村口大树已上百年,虽历经风噬霜蚀,却依旧苍郁不颓,开花结果屹立于村口。

    这是棵杏树,同常无异,只是树冠别样好看。远远望去,像一倔强老翁止步于山前沟边,一副知足常乐神态。

    粗壮的树干虽有了铁色皱褶,但无剥蚀或裂隙,累累年轮皆包容于柔韧之中,只一最粗枝柯有两处结痂,是年节时悬吊秋千之磨痕。

    春花开时,邻近村舍常有人赏花,粉白花瓣泛一层淡薄红晕,羞涩且从容,绢纱般柔美。若起晨雾,远山近水藏于朦胧,牧牛时隐时现,淡香轻弥四野,妙若仙境。

    离仙境相去甚远,这村叫一棵树。听老人讲,村子早先只一棵树,一户人。房主人没了亲人,避逃壮丁到这沟口,索性至此安家,与一丐女成婚。虽满目萧瑟,荆蔓绊脚,房主人还是平整出长庄稼之地。几十年含辛茹苦,先后给儿子们娶了媳妇,另盖几间土坯房。儿子都像爹一样能吃苦,从老远引来一水渠,靠树前再挖一蓄水池。虽说水地不多,但收成尚能解决温饱,那棵树也越长越好。

    杏树天生根深耐旱,但浇水充盈却有别样长势。鲜花谢去,嫩叶翠出,青杏挂枝,待树前麦穗结实时,黄杏也熟透了。每到这时,树下会有几人撑开布单,小巧者攀树摇枝,飘香的杏子便雨点般落下。好长一段日子,杏子是村民最大的享受,也是唯一与外界沟通的友好使者。代代人因之视树如人,常有人浇水施肥,修枝除虫。树也格外感恩,年年以肥硕果实报答村民。

    树虽好,却只一棵,可耕田也只几亩,与增长人口大相径庭。到文革结束时,一棵树已立户近百。山沟的荒坡全成了梯田,但收成有限。多亏老房主临终留下个锦囊妙计,后人们谨遵遗嘱,家家户户栽种了杏树。几年后,房前屋后已然硕果累累,这果实让这村有了第一拨中学生。自邻人们戏称起杏花村后,村民们眼眉舒展了许多,虽谈不到富庶,山里姑娘更愿嫁到一棵树。

  2) 庄稼人容易满足,虽说清苦,日子还是一天天过着,土房还是土房,梯田还是梯田,小路还是小路……村里有读书人编了段顺口溜:“煤油灯盏清水面,羊肠小道斜坡田,仙女下凡不想走,树上飘落金蛋蛋。”不知是自嘲还是嗟叹,倘或乐观罢。村民们已习惯梦里有山沟、有土房、有梯田,有雨后泥泞的崎岖小路,还有村口的大树。习惯了日劳夜休,这习惯伴他们走过了多半个世纪,走出了又一个习惯—知足常乐。

    自路过的电网点亮了一棵树后,村民们猛然发现了村子的落后,尤为读过书的年轻人,嚷叫着要改变落后,要建新农村……

    终于有了这么一天,改革之风席卷北方农村,偌大一座后山包给了一棵树。后山属二阴坡地,草木葳蕤,只因没有通道,原属三不管放牧地带。村民们聚集于老杏树前,一个营造杏林的筹划一拍即合。代代人吃惯了村里的杏子,那种甜蜜里渗着一缕清酸的味道无人忘怀,尤其那核仁,香脆里散着奶酪的幽香,孩子们最喜欢拿石子砸核,大人们舍不得吃,都攒着褒奖孩子用。俗话说,人之心齐泰山可移。只听一声令下,壮劳力上山削挖树台,有独轮车的往后山根修路。当年老杏树的核全部集中,各家各户上好的种核全汇集起来催芽。全村人起早贪黑,热火朝天,困苦孕育的精神力量终于山洪般暴发了。

    翌年,几场春雨后,喜人的壮株已站满了山坡,举臂扭腰,满目鲜绿。缺雨季节村民们肩挑牛驮,到处湿漉漉气息。科学加操心到位,整座山一年葱绿,两年翠绿,三年墨绿,直绿得驼峰样山峦绿浪涌动,莺歌燕舞。到第四年开春时,绽放的花瓣雪白了山,粉红了沟,像随山覆盖的南国刺绣,让人心醉。

    杏林越来越广了,好事接二连三,政府投资的乡村干道修过来了,自来水管铺过来了,电话线路架过来了……

    一棵树沸腾了,瘫痪了几年的引弟竟神话般坐了起来,有人说是福至心灵,引弟爹带一家人在老杏树前摆起了桌子,一天滚一锅浓茶水感谢施工人员。

    这一幕已过去了十多年,现今的一棵树已名列致富榜榜首。

  3) 老杏树背后伸出山脚的慢斜坡,还有老屋后的小沟壑全被夷为平地,与合并的前村小川地连成了一片,小别墅样的楼房一栋连一栋。村中街衢纵横,路灯杆沿街林立,如小城市一般。紧靠老杏树旁的办公楼对面小广场中央砌起了喷泉,这是以前蓄水池位置,离喷泉不远便是果品加工厂了。果品加工厂以加工杏脯、杏干、杏酱、杏仁为主,已出口好几个国家。前山的梯田全变成了杏树林,像幅刚着色的国画挂在天际,浓重的墨绿泛一层浅黄翻山而去。后山五兄弟岭也连了起来,水管上去了,车路下来了,育林管委会常住山腰,有人提出还要搞杏林旅游……

    梦一般的变化让人溅泪,那些不堪回首的一切都走进了历史。唯独老杏树尚未走进历史,但比历史更耐人寻味。它的位置从村口变成了村中心。有人给树干围了一方好看的铁花栅栏,胸径上方挂了一方牌子,上书:

    老杏树118岁一棵树村名之父一棵树杏林之母

    这是一种感恩的情怀,分明是感念栽树之人,感念为一棵树的繁衍逝去的亲人,感念为一棵树的兴旺付出劳苦的民众。

    一棵树是生命的延续和盛衰的见证,杏林之母几字道出了村民更深的思想感情。

    看树牌正诸多感慨时,一片叶子飘落脚前,我不由自主地捡拾起来,立即有种揽之不盈手,挥之不可去的情结。正是这些普通的叶片,使一个坚韧的生命根植于贫瘠之地,放绽于荒野之中,以至繁衍成林,担当起了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的载体。

    《淮南子·说山训》有句话:“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古人多借这一自然规律,极情释怀“悲秋”心境。而今天的一棵树却洋溢着亘古未有的喜悦,人声、马达声、音乐声此起彼伏。时和岁稔,万物得其宜,时移俗易,一个撼动心魄的新农村诞生了——一棵树。

    日晷正午时,阳光和煦,再回首老杏树时,观者如堵,好像在聆听倔强老翁的传奇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树之语| 青青一树惹春风
【公益志愿02】杏花林中读杏树
【诗词】张文利 | 杏字令28首
【散文】一树杏花报春早‖罗学娅
400岁古树能预测旱涝成神树 村民观察数年得规律
福建惊现神秘千年“菩萨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