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编辑讲故事·故事的时代性(3)

作者:郑继文 期数:2009年12月上 发布时间:2009-11-23

    故事界有个让人颇费思量的“现象”:很多才华出众的作者,在经历一两年创作高潮、写出一些质量上佳的故事作品后,接下来就再也写不出值得称道的好故事了。原因说起来可能很多,但从故事题材和素材方面切入,一定能找出些具有共性的症结。
    故事的题材和素材是说不完的话题。
    题材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题材,一般泛指文学作品接触的社会生活范畴,如农村题材、都市题材、校园题材等;狭义题材是指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具体内容。人物、事件和环境有机地结合,构成一组完整的生活材料,作品的题材也就形成了。
    从广义的角度看,故事的题材是没有限制的,任何题材都可以表现,但就狭义的题材而言,故事题材由于故事口头性和情节性的特点,在题材的选择上有较大的局限性,存在一定的难度。首先,它要求题材能构成一个生动曲折,并且完整的故事,人物和事件要有新、奇、巧、趣的特点,对读者要富有吸引力,并能使人愉悦。要切实解决故事题材问题,就得在掌握故事题材特性的前提下,善于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
    素材分为直接素材和间接素材,直接素材就是我们亲身经历或体验过的人物、事件;间接素材是指我们听说、或通过文学资料及其它途径(如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掌握的人物和事件。其来源主要有民间传说、社会新闻和亲身经历三个方面。
    在日常来稿中,仍然经常看到作者根据当地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故事,殊不知同类故事早已广为人知,很难再出新意了。还有很多作者从报纸或是电台、电视台看到一个有趣的事,马上动笔改成故事,这样的故事哪怕从编辑手中漏过,发表出来,往往会受到广大读者的的疑问,甚至责难。这样说来,似乎只有作者亲身经历或体验的人物和事件,才能作为故事创作的素材来源,但一个人的经历和体验毕竟有限,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是吗?有些作者把自身和积累写光了,就再也写不出能深入人心的好作品了。
    选择故事素材,首先得符合广大读者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其次,不能脱离故事题材和情节的特性;当然,也不能脱离作者自己熟悉的生活。说到底,第一点强调的是故事的主题立意,第二点强调的是故事性,第三点强调的是故事的真实性。素材加工的目的,一是提取故事核,二是提炼积极的思想意义。尽管提取故事核和提练积极的思想意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素材加工方式,但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强化故事的时代性。
    绝大多数的素材都不会既能提取好的故事核,同时又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但任何一个素材,只有具备其中的一个元素,就不应该轻易放弃。在第12期故事创作研讨班上,我和几位作者一起加工了这样一个素材:有个小青年闲得无聊,去逗一条爱撵人的狗,来来回回不停地让这只狗追,可能是因为天热,竟然把这只狗累死了。这素材毫无思想意义,但既然有“人把狗累死”这个故事核,再无聊的事情,也能把它加工成一个好故事。经讨论,我们把狗设定为“村长家的狗”,狗之所以突然猝死,是因为它患了“三高”,村长家连狗都能患“三高”,其腐败不言而喻。为了增加故事的趣味性,我们又把逗狗的人改为“小偷”,让他偷了两只鸡,装在蛇皮袋里,在小偷和狗的折腾中,让鸡突然从蛇皮袋里飞出来,“吓”死了狗。应该说,素材经过这一番加工改造,好的故事核和积极的思想意义,都已具备,成为一篇颇受读者好评的故事。经过这番加工处理,我的体会是,不要轻易放过一个有基础的素材,不要拘泥于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不要因为强调故事的真实性,就不敢越雷池一步。我们强调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并不是指你写出租车自己就一定得当司机,只有对生活的理解认识上不出偏差,一些细节化的东西,完全可以通过请教行家里手来解决。对素材的加工改造,并不是把一块粗糙的石头打磨一番,让它光可鉴人,而是要根据你的审美和技艺,以及生活积累,把它打造成一个人,一只手,或是一座山,你要调动大量材料以外的东西,你也完全可以把另外的材料移花接木,与这块石头组合在一起,珠联璧合,一起构成艺术作品。我们再回到前面说的“鸡吓死狗”的故事,就会发现,成功地提取故事核,提练了积极的思想意义后,故事的时代性也随之出现了。
    虽然故事是以情节见长的文学,但主题、情节和人物是密不可分的,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轨迹,情节的发展要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内在逻辑。在故事中,人物是伴随着情节出现的,并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完善,人物形象逐渐鲜明,人物和情节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情节发展的过程,就是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而矛盾冲突的形成、发展和解决,是由人物性格发展和利益冲突来决定的,设计出色的人物关系,是决定故事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不同时期人物的情感和智慧都有鲜明的特征,其场景和细节自然也各有不同。本期的《租个房子好结婚》,在题材选择、素材运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无不体现着鲜明的人物关系,民工想在城里举办婚礼,找不到婚房,顺手牵羊,偷偷把手头上的装修房当成了自己的婚房,根据中国的民俗,这样的行为是很犯忌的,从心理上说,也很不爽。房主又遇上一连串倒霉事,就找用他房子的民工撒气,这样的矛盾冲突很能吸引人,既好玩,又牵涉了大家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民工在城里的困境和出路,房子对生活的重要意义……矛盾的化解也有时代性,从这场不被认可的行为,竟然发现了一条商机:出租房子给结婚的民工作新房,故事的趣味出来了,喜剧性也油然而生。
    《换个模样做人》有较强的传奇性,尽管现实世界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但人物的性格发展与情节的发展比较协调,人物冲突由最初的性格冲突(爱),逐步发展为利益冲突(占有),最后发展为社会冲突(消灭别人的灵魂,侵占别人的躯壳),符合人物性格的内在逻辑,艺术上的真实性是勿庸置疑的,而它的主题立意跟现代的价值取向高度一致,在强化故事性的同时,能给读者以启迪,有较强的社会效益。
    故事的源流是口耳相传的中国民间文学,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了神话传说、传统民间故事和新故事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受到诗歌、俚语、戏曲、话本小说、电影的影响,这些年又受到小说、散文、电影、电视的影响,但不论怎么影响,它与在以西方的现当代文学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通俗文学是完全不同的,故事的表现形式,与当今通俗文学提倡的文学“浅阅读”也是完全不同的。从本质上来说,通俗文学是“读”出来的,而故事是“讲”出来的,哪怕落实在文字上,故事的文字也是艺术化的口语,是对“讲故事”的模拟。尽管故事也会与时俱进,会有很多发展变化,但不论怎么变,它的口头性和情节性特征是不会改变的,故事“因时而作,为时所用”的功用也会继续保持,并发扬光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网文分析】四合院流:一个常年在飞卢天榜上高悬的题材
干货 | 和有故事比起来 我更羡慕那些会讲故事的人
来头条写文变现不难,送你12字口诀,每篇能赚100~200
如何写大纲以及相关写作技巧
谁是小说情节王
如何进行小说的创作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