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部委印发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计划 受益四股或将爆发

六部委印发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从工信部获悉,六部门印发《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智能光伏工厂建设成效显著,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实现突破,支撑光伏智能制造的软件和装备等竞争力显著提升;智能光伏产品供应能力增强并形成品牌效应,“走出去”步伐加快;智能光伏系统建设与运维水平提升并在多领域大规模应用,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供应商;智能光伏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人才队伍基本建立,标准体系、检测认证平台等不断完善。

行动计划还提出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加快先进太阳能电池及部件智能制造。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光伏集成运维。促进特色行业应用示范,积极推动绿色发展,推动智能光伏试点应用等。

阳光电源(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盘中直播 独家诊股)

阳光电源:业绩略超预期 户用分布式光伏值得期待

阳光电源 300274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刘晓宁,韩启明,郑嘉伟 撰写日期:2018-03-01

2月27日公司发布2017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47.5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87.65%;

基本每股收益为0.72元,较上年同期增75.61%。业绩略超申万宏源预期,主要是受益国内分布式光伏行业高景气,公司分布式电站开发业务大幅增长所致。

投资要点:

受益分布式电站开发与海外市场拓展,业绩略超申万宏源预期。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85,958.47万元、109,371.80万元、118,080.78万元、103,887.72万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47.57%、78.34%、76.73%、87.65%,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分布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增长较快,国内光伏市场受政策驱动增长较快,海外市场拓展进一步扩大,增幅较大。国内光伏装机维持高景气度,叠加海外出货快速增长。

全球逆变器龙头,受益国内市场景气与海外市场拓展。公司是全球逆变器龙头,国内市场占有率长期稳定在35%左右,出货量稳居全球前三。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17年我国实现光伏新增装机53.06GW,同比增长53.62%,市场容量显著扩大。公司逆变器业务驱动力主要来自国内市场放量与海外份额拓展,预计2017年出货量在15-17GW之间。我们认为逆变器业务是进入壁垒不高但能够形成先发优势的环节,未来市场集中度会继续提升,公司逆变器业务有望继续快速增长。

分布式与户用推动电站开发高增,储能带来新增长点。受益分布式与户用市场的爆发,公司电站开发业务超预期增长。2018年公司重点打造户用市场竞争力,17年底已完成300个经销商布局,2018年目标实现1000个,2018年有望完成5-10万户户用电站开发。储能领域公司布局多年,国内电站调频市场逐渐放量,公司有望受益先发优势。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17-19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0.39亿、12.72亿、14.64亿元(调整前17-19年分别为10.00亿、11.06亿和12.0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2、0.88、1.01元/股(调整前17-19年为0.69、0.76元和0.83元),对应PE分别为23、19、16倍,维持“买入”评级。

太阳能(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盘中直播 独家诊股)

太阳能:项目储备充足 电站业务持续发力

太阳能 000591

研究机构:中泰证券 分析师:邹玲玲 撰写日期:2018-04-04

事件:公司公布2017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52.05亿元,同比增长20.11%;归母净利润8.05亿元,同比增长23.18%,扣非归母净利润7.47亿元,同比增长23.57%;EPS0.27元,ROE6.88%,每10股分红0.73元(含税)。

营收结构进一步调整,电站业务占比稳步增加。公司业务包括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销售。2017年公司电站板块销售电量31.13亿千瓦时,销售收入25.8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47%;太阳能产品板块实现光伏电池组件销售957.31兆瓦,收入25.87亿元,同比增加1.56%。电站板块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重进一步上升,2017年占公司总收入的49.70%,较去年同期占比增加9.49%。

装机规模增加、弃光限电改善,光伏发电业务发力。2017年,公司大力发展光伏电站的建设,电站总装机规模超过4GW,同比增加24.93%。2017年,公司下属6个电站运营大区电站规模分布如下:西中区、西北区、新疆区、华北区、华东区、华中区分别为851MW、715.4MW、480MW、609MW、1004.3MW、357.2MW,2017年分别增加214.2MW、100MW、20MW、42.6MW、424.8MW和0MW。随着新增装机向消纳条件好的华东区转移,同时全国范围弃光限电改善,光伏发电量大幅增加。公司2017年销售电力31.13亿千瓦时,较2016年增加10.33亿千瓦时,增幅为49.69%。2017年公司各大区发电情况如下:西中区6.56亿千瓦时,西北区亿6.17千瓦时,新疆区4.28亿千瓦时,华东区6.17亿千瓦时,华北区5.83亿千瓦时,华中区2.11亿千瓦时。

弃光限电改善常态化、项目储备充足,电站业务增长潜力较大。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来改善风电等新能源的消纳问题,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红色预警制度、分布式发电直接交易政策、火电厂灵活改性政策、可再生能源清洁取暖的政策等。在煤价高企、政策多管齐下的背景下,弃光限电改善有望常态化。此外,公司在光资源较好、上网条件好、收益率好的地区已累计锁定了超过17GW的优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项目规模(目前部分项目已建成投运),为公司的后续快速增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投资建议:预计2018-2020年分别实现净利11.86、15.76和19.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38%、32.89%、20.94%,当前股价对应三年PE分别为12、9、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消纳和新建产能不及预期。

隆基股份(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盘中直播 独家诊股)

隆基股份:产业链向下拓展顺利 单晶龙头地位进一步稳固

隆基股份 601012

研究机构:国联证券 分析师:虞栋 撰写日期:2018-04-03

隆基股份发布2017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3.62亿,同比增长41.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64亿元,同比增长130.3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30.14%。

投资要点:

单晶替代叠加装机量快速增长。

2017年全球光伏行业装机量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新增装机量达到102GW,同比增长超过37%;国内新增装机量达到53GW,同比增长53.6%。与此同时,单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继续提升:根据PVInfoLink机构统计,国内单晶市占率由27%提升至36%,全球单晶市场占比由19%提升至27%。在庞大的市场需求下,公司业绩再次实现快速增长,其中营收同比增长41.9%,净利润同比增长130.4%,超额收益显著。

产品向下游延伸顺利。

2017年公司实现单晶硅片出货21.97亿片,其中对外销售11.26亿片,自用10.71亿片,单晶硅片产销率达到99.57%;2017年实现单晶电池组件出货4,702MW,实现国内组件出货排名第一,其中单晶组件对外销售3,508MW,自用942MW,单晶组件产销率达到98.20%,单晶电池对外销售252MW,均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盈利能力方面,2017年单晶硅片与单晶组件毛利率分别达32.71%与30.70%,同比提升4.55PCT与3.50PCT。

产能建设项目加速投产,龙头地位进一步稳固。

为缓解行业单晶产能供给偏紧的状况,公司在宁夏、云南、陕西等多个生产基地的产能加速释放。截至2017年底,公司单晶硅片产能达到15GW,较2016年底提升100%,单晶组件产能达到6.5GW,较2016年底提升30%。未来公司将继续稳步扩大单晶硅片产能,力争2018年底达到28GW,2019年底达到36GW,2020年底达到45GW。

2018年,公司经营目标为单晶硅片出货量目标40亿片(含自用),电池、组件出货量目标7.5GW;自投电站开发并网量600MW;目标实现营业收入245亿元,三费费率同比持平。我们认为,随着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崛起与领跑者基地的逐期建设,市场对高效单晶产品的需求仍将增长,公司新产能有望逐步投产并消化,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18年-2020年将实现营业收入264.81/361.56/409.53亿元,实现净利润41.87/55.92/67.72亿元,对应PE分别为16/12/10倍。考虑到未来单晶替代多晶的趋势持续,公司单晶硅片龙头地位稳固,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的发展前景,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中环股份(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盘中直播 独家诊股)

中环股份:与中科院微电子所签署战略框架协议 半导体业务持续推进

中环股份 002129

研究机构:华鑫证券 分析师:潘永乐 撰写日期:2018-03-15

携手中科院微电子所建立高端半导体产业园区,布局5G、毫米波通讯、太赫兹等新兴化合物半导体产业。中科院微电子所是国内微电子领域学科方向布局最完整的综合研究与开发机构,现拥有2个基础研究类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4个行业服务类研发中心,5个行业应用类研发中心,3个核心产品类研发中心。本次合作各方将重点围绕中环股份产业优势以及中科院微电子所的技术优势和专利布局,充分发挥北京海淀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园区建设及运营经验,共同布局面向高端通讯领域的5G通讯、毫米波通讯、太赫兹等方面的新兴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在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高端半导体产业园区。同时,中环股份、中科院微电子所和北京海淀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在塘沽海洋高新区管委会规划区域内联合成立园区总公司,负责园区的建设、运营和管理;中科院微电子所负责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天津分所规划落地。我们认为,本次公司推进高端半导体产业园区建设的举动,是公司在自身核心的半导体业务上进一步拓展的举措之一。市场之前一直主要关注公司的光伏单晶硅片业务,但作为拥有50多年半导体材料制造历史、一直引领着我国半导体硅材料技术发展的大型国有企业,公司内部对于半导体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光伏,在本次单晶产业化四期及四期改造项目完成之后,我们认为半导体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几年业绩增长的最大变量。

光伏单晶硅片同步扩产,预计2018年底产能将接近隆基股份,稳居国内第二水平。公司投资98.52亿元建设的高效太阳能单晶产业化四期及四期改造项目即将于年底完成,2017年底公司单晶硅片产能11GW,预计至2018年底将扩张至23GW, 已经接近隆基股份的扩产目标28GW,产能在隆基之后稳居国内第二。同时,公司在上游通过参股新疆协鑫30%股权,部分保证了硅料的供给;中间环节公司10GW的无锡宜兴切片工厂目前已经建成投产;下游通过与SUNPOWER合资叠瓦电池组件工厂5GW(公司持股37%)来保证部分单晶硅片的出货渠道。

单晶硅片价格进入下降通道,公司通过多举措降低成本稳定毛利率。2018年2月23日起隆基股份年内第四次调降单晶硅片价格,其中156*156mm单晶硅片国内价格由4.8元/片下调至4.55元/片,国外价格由0.67美元/片下调至0.63美元/片。2018年1月1日至今隆基股份已经将单晶硅片价格由5.75元/片下调至4.55元/片,降幅高达20.86%。作为国内产能第二的单晶硅片厂商,公司基本上跟随着隆基股份的降价节奏。在成本端,由于在厂房折旧等方面的劣势,公司依旧在切片环节、原材料环节和拉晶环节来控制成本,稳定公司单晶硅片业务的毛利率。

半导体业务快速发展,成为公司未来主要业绩增量。公司是中国地区最大的6英寸和8英寸的抛光片的制造基地,也是全球第三家拥有8英寸区熔单晶硅片生产能力的企业,目前区熔单晶硅片产能全球第三、全国第一,拥有内蒙古、天津和江苏三大生产基地。其中内蒙古生产基地主要以直拉单晶为主,目前已经实现了8英寸直拉单晶量产,并成功研发了LowCOP、COPFree单晶技术,同时利用前期8英寸直拉单晶已取得的技术突破,自主设计开发12英寸直拉单晶生长的热场和工艺参数,目前已经实现12英寸直拉单晶样品试制。天津基地以区熔单晶为主,2018年3月,8英寸抛光片产能已达到10万片/月,预计项目2018年10月建成后产能将达到30万片/月,达到国内市占率第一水平;同时已建立12英寸抛光片试验线,预计2018年底实现产能2万片/月。其中应用于IGBT器件的6-8英寸区熔抛光片在陆续通过国内外客户认证的基础上进入快速上量阶段,进一步确立了公司在区熔抛光片市场的领先地位。同时,公司结合8英寸直拉重掺与LowCOP/COPFree单晶、8英寸抛光片的研发,联合外延厂商生产的面向功率器件的8英寸重掺抛光片在通过客户验证后产销量快速上升;而用于集成电路领域的LowCOP产品,在客户验证取得也快速进展,部分产品进入量产阶段,并结合客户要求进一步向COPFree产品推进验证。在江苏基地是以大直径抛光片生产为主,公司与晶盛机电和无锡产业发展集团合资成立了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分两期共投资30亿美元(第一期投资规模15亿美元),进军12英寸大硅片制造领域,预计2018年四季度设备进场调试。在两期项目投资完成后,预计2022年将实现8英寸抛光片产能75万片/月,12英寸抛光片产能60万片/月的生产规模。由于目前半导体级大硅片的纯度要求到6-11个9,与光伏单晶硅片的4-6个9的纯度要求相比较是数量级的提升,因此国内目前仅有北京有研总院、浙江金瑞泓、昆山中辰(台湾环球晶圆)、洛阳麦克斯等少数几家厂商具有6-8英寸硅片生产能力,12英寸大硅片目前尚未有厂商形成量产产能,公司大硅片项目建成达产后,相较其接近480万片/年的需求而言进口替代的空间巨大。

盈利预测:2月28日在公司公告的2017年业绩快报中列示201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5.59亿元,略低于我们的预期。基于2018年公司单晶硅片出货量继续上升但出厂价格下滑、半导体8英寸硅片产能大幅提升的前提假设,我们调整公司2017、2018、2019年EPS预测值分别为0.21、0.31、0.48元,继续维持其“审慎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单晶硅片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单晶硅片价格下滑超出预期;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公司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公司半导体硅片销量不及预期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光伏行业研究报告(含标的)
深度解密隆基帝国:它到底凭什么
隆基股份2016年报要点及解读
硅片销量大幅提升,业绩如期释放
一文读懂硅晶圆缺货背后的供需关系!
中环股份12英寸直拉单晶惊艳亮相SEMICON China 2018展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