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啥马未都说 虽然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但他的小说依然卖得不行
莫言拿了诺贝尔文学奖,但书依然卖得不好,马未都指出问题所在
2012年莫言获得了当年的诺奖,这本是令国人增强信心的一件事,但随着莫言的获奖,这件事变得越来越有争议。
许多人对于莫言作品的争议上升的莫言这个人,针对这些情况,莫言也总是默默无闻,不作出任何回应,其实有时候沉默便是最好的反击,说的越多,便会越让人沉浸在猜测和争议之中。除了陈丹青先生说莫言的作品获奖和作品本身的关系不大之后,在一次节目中,也有人对于莫言的作品进行了评论,说莫言获得诺奖,这说明文学在走上坡路。
对此,马未也直言不讳的表达了他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是好是坏?这个小故事,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马未的观点。
1、诺奖并不能说明什么,也不能证明文学作品在上坡
其实他的这个观点是很具有深意的,很显然,他并不看好当前文学作品的发展,甚至在他这句话中有一丝讽刺的意味。
他并不看重奖项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性,而更多的是市场和大众对于作品的喜爱程度,其实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回答。
除此之外,在马未的这个观点里,还有一个需要人们关注的地方。文学作品与莫言这两者是相分开的,因为他认为莫言一人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文学,不过事实也确是如此,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创作者做出了令人脍炙人口的作品,而莫言一人仅代表的是魔幻现实主义这一种风格,并不能囊括中国所有文学作品。
因此,马未这句话是有一定的根据的,因为莫言的作品只能代表他的这一流派和他自身的创作实力,而不能代表整个文学界。
2、莫言的小说依然竞争不过流行作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口味和文化越来越多样化,而现在受年轻人喜欢的,除了一些经典作品之外,还有一些通俗化的作品,如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等,他们也逐渐占据了重要的文学市场。
与这些经典类的有深度的作品相比,流行通俗类的作品似乎更受到时代的欢迎,这除了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电子产品的发展。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碎片化阅读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很难突出时间去阅读一些深刻,富有哲理的书籍,而这些通俗的,令人解压的作品就受到了欢迎。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可供人们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多,也证明我国的文化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蓬勃发展。
然而这并不代表莫言的作品没有深度,没有水平,他只是不符合当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如果静下心来去读一些经典著作,相信在其中会有不一样的发现,经典的作品是需要人们反复去阅读和品味的,显然,忙碌的人群并没有给作品这样一个机会。
马未对于莫言的作品进行了分析,但不可否认的是,莫言的小说并不吃香,其中存在的原因有很多。
3、作品的偏见
莫言来自于农村,他的一切作品都是深深地植根于现实社会,这也造成了莫言作品的名字起得通俗易懂,然而一些人眼里,它却是一种罪恶和丑陋的现象。
他的很多作品随着作品的名字被误解,除此之外,莫言获得诺奖,更是他作品卖的不好的一个重要因素。获得诺奖这本是一件令国人骄傲的事情,但是在一些没有民族自信的人眼里,他的作品就成了迎合西方口味的作品,是一种对于中国社会的丑化。其实,具有仇富心理的人在哪个年代都存在,现在随着网络的发展,令一些无脑之人躲在网络的背后,敲击着键盘,更别有用心的谩骂和侮辱。在没有阅读过作品的情况下就对作品进行随意评价或者打分,试图用其他作家的经典之作来对比莫言的作品,从而达到对他的一种批判。
 
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至于作品的好坏,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对于作品不应该只看到表面的一些通俗直白的语言,更多的是对于经典著作要关注它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以及告诉人们的道理;只有阅读了,只有反思了,只有了解了这部作品,才能对它进行真正的评价,而不是通过这个人去否定他的一切或指手画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删除请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莫言拿下诺贝尔文学奖,为何反被群起而攻之?
“去鲁迅化”已10年有余,是鲁迅作品的艺术价值落伍了吗?
马悦然谈莫言作品:长篇小说太长,短篇很完美
95岁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去世,很长时间里他是唯一精通中文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
当代值得一读的5部文学作品,看看你都读过了没有?
莫言是文坛的一根救命稻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