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扶阳讲记》出版十周年
4

《扶阳讲记》
  出版十周年小记   
《扶阳讲记》已经十周岁了!从2006年7月诞生至今,重印了16次。此书在当当网、亚马逊上长期排在医学销售榜的前列。是什么原因让这本区区十万字的小册子经久不衰?又是什么机缘导致了这本书的出版?而扶阳这把星星之火是从何而起的?让我们打开时空隧道的按钮,回到十年前,从中医理论、临床实践、中医教育三个方面来回顾。

  扶阳讲记
中医扶阳理论
首先,让我们先打开中国最权威的数据中心------国家图书馆的文献搜索网站(http://www.nlc.gov.cn/)按年份分别检索关键字“中医”和“中医+扶阳”。
结果如下:(点击可查看大图)
(搜索关键词'中医'结果)
(搜索关键词'扶阳'结果)

对比这两组数据,可以明显得出结论,是2006年《扶阳讲记》的出现,引领了“扶阳”思想的论文、期刊、文档有一个井喷的现象,特别是2006年(11条)和2007年(240条),前后相差了二十一倍之多,平均占比也从千分之零点八,上升至千分之七点四。
(关键词'扶阳'占比结果)

在2006年前,中医界的主流是“阴阳平衡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卢崇汉教授就不遗余力的通过各种方式提出“阳主阴从”和“扶阳”的观点,还给任应秋先生写过信。“阴阳平衡论”的观点在中医界根深蒂固,以至于“扶阳”的思想无法被接受,甚至连一滴水都泼不进去。

由于长期受西方对抗性思维,以及“一分为二”的斗争哲学影响,以任应秋的《阴阳五行》为代表,强调阴阳平衡,始终动态平衡的观点深入人心。国内外中医大专院校的教材也如是说,强调“一点都不能偏,偏了就是病”。但是当今,“阳气”的重要性正慢慢被人们接受,卢氏重阳的理念也在慢慢的影响着人们对于“阳气”的看法。

到了2006年,是一个分水岭,其标志点便是《扶阳讲记》的出版。

据民间中医网相关文章记载,从2006年7月到2007年8月仅一年多的时间,此书一共重印了5次,总印量达31000册。目前已重印16次,总印量达91000册,这在当今原创的中医著作销售中实属罕见。

阴阳平衡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脱离了“人”这个主体,而卢崇汉教授在谈“养生治病以扶阳为纲,保天下众生长寿健康”的理念的时候,是在谈以人为本、是以《周易》的《易传》等先秦诸子百家著作中重视阳气思想的体现。

众所周知,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生命现象的科学,研究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势必要把握以人为主体,而不是客观的物体。当我们把主体放在人身上,就自然会认同阳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因为这是人之“常数”,也是《素问·血气形志篇》讲到的“天之常数”,就好像一年有四季一样。重视这个“常”,才能达变,这个是一切理论的根本原则问题。

扶阳并不是不照顾阴,反而正是由于扶阳,才能更好的固护阴,以达到《内经》所云的“阴气者,静则神藏”的状态。扶阳也认同阴气的重要性,也正因为要彻底解决阴的问题,才要“用阳”,这就是“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的含义。

  扶阳讲记
扶阳临床实践
第二,实际临床:理论方面的偏差,会在实际临床上放大很多倍。在以阴阳平衡的理论指导下,特别是近现代温病学说大举流行,到处是一片滋阴降火。当中医失去了《内经》、《周易》的重阳思想,不得已只能借助西医的帮助,方可拿到疗效的时候,反中医的高潮也不断活跃起来,所谓的“废医存药”的提出,根本原因还是中医自己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出了问题,是用“阴阳平衡”的理论来指导中药实践出了问题而已。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扶阳讲记》十万字的内容,以师徒对话的方式,结合案例分析,娓娓道来。这种行文的特点,和《素问》黄帝与岐伯对话、以及《钟吕传道录》、《论语》是一脉相承的,带着问题,从扶阳实践的感悟,到总结实践药物,到分析源头,从医话到理路,一个扣、一个扣地解开,层层递进。因此此书一经出版,需求如潮,不仅是因为在中医理论上吹来一股清风,更关键的是,很多人从中切实的拿到了疗效。

据发行部的编辑回忆,当时有很多读者打电话都打爆了,除了询问和求医之外,很大一部分都是职业中医生打过来的。他们甚至只是依葫芦画瓢,照着《扶阳讲记》的某个案例的思路,就治好了很多病,这也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事情。甚至有日本的一批汉方医生,统一组织翻译并学习《扶阳讲记》。还通过各种渠道,千方百计的邀请卢教授远赴日本讲学。可以说,2006年以来的中医界,由于这一本小书,激发起了极大的中医扶阳热潮。

  扶阳讲记
中医扶阳教育
(《扶阳讲记》十周年签售会现场)

第三,中医教育:
《扶阳讲记》的这种记录体的模式,原汁原味最大地还原了“师父——徒弟”的学习体悟过程。在随后2007年出版的《名老中医之路续》中,刊登了卢崇汉教授的《从我的嫡传之路看现今的中医教育》,文章强调了扶阳学派的传承,在过去这200年来一直没有中断,从刘沅、到郑钦安/颜龙臣、到卢氏三代(卢铸之—卢永定/卢永华—卢崇汉)。如果说中医的理论和实践要传承,中医教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扶阳讲记》的倡导下,中国传统的师承教育也得到了重视。在2007年11月8日的《北京青年报》上,率先在国内新闻中报道: “我国将推出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办法,为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或者经过多年传统医学临床实践医术确有专长、不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的人们,提供准入途径……目前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已在全国开始。” 

接着,2008年元月初,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妥善解决中医、民族医医师资格认定的通知》,因此中医和中医传统教育重新获得新生,也顺应了大势。

我们回过头来看,当时的这一本小书的诞生,肩负了太多的东西。 当民众把目光重新放在民间中医、传统中医上的时候,中医发展就回到了源头,这也反过来让业内的中医界专业人士认真思考,中医的方向到底该如何走。

伴随着“中国梦”的号召,中医人的“中医梦”之船该如何起锚?这也成了后续十年中医界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的问题。很欣喜的看到,特别是近两年,中医教育的蓬勃兴起,官方和民间都在尝试用传统的“师带徒”方式传授中医。  

说到继承,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发展。《扶阳讲记》中描述了卢崇汉教授遵循祖训,弱冠出川,远赴南京的一段经历,这也让人印象极为深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当下的发展日新月异,古代先贤虽然能告诉我们治疗瘟疫的方法思路,但是没有办法预见越来越多的现代生活变化。比如滥用抗生素的治疗,比如心脏安支架的脉,比如长期吃冰激淋、雪糕的体质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继承的前提下,有所发展、有所突破,与时俱进。

《扶阳讲记》里明确提出了“阳主阴从”的观点,划时代地提出了“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在后面连续的七届扶阳论坛中,卢崇汉教授一步一步把这些观点阐述开来,最后上溯到槐轩学说。也恰巧是在2006年,《扶阳讲记》诞生的同一年,巴蜀书社出版了《槐轩全书》,这套书的出版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浪花。

当在第六届安徽扶阳论坛,论坛主席卢崇汉先生进一步提到了扶阳医学的哲学背景,提到了《十三经恒解》和槐轩学说,很快《槐轩全书》就被买断。中医学界对于扶阳学派的认识和学习,越来越多人开始注意到了槐轩学说,也在追溯扶阳的源头。十年后的今天,巴蜀书社又出版了《十三经恒解》简体横排版,也就是《槐轩全书》的一个子集。可以说,没有《扶阳讲记》作为先导,槐轩学说也不会这么备受关注。

  扶阳讲记
   回顾十年
(2007年《扶阳讲记》签售会用书)

然而,在《扶阳讲记》带来的中医扶阳热潮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乱象。都是因为没有真正地在扶阳的理念下、在槐轩学说的哲学指导下造成的。

在2015年第七届广州扶阳论坛,论坛主席卢崇汉先生就详细论述了这些情况:

“比如现在有很多学了一点扶阳皮毛的人,在临床上胡乱运用,出现了很多不应该出现的临床反应(副作用),甚至给病人的身体造成了不可挽救的伤害。更有一些人认为当今的'扶阳热'是一个巨大的商机,搞出的手段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什么所谓扶阳的汤、扶阳的茶、扶阳的饮料、扶阳的糕点、扶阳的澡盆、扶阳的浴室等等,这些都应该刹车!但是,正确的扶阳理念要宣扬,正确的扶阳方法要宣扬,正确的扶阳至关重要!”

总结过去这十年,扶阳学派随着《扶阳讲记》的诞生,已经逐渐长大,并且在民间、在官方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专家学者,可以从中追根溯源,有所收获;作为普通大众,可以在享受到实效和正能量的同时,获取到对中国传统文明的认同。“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勇气,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中医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十年前,一本《扶阳讲记》点亮了火种,点燃了希望,点暖了信心;
十年后,我们在享受到温暖的同时,也应该举起这把火炬,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向《扶阳讲记》致敬!

(摄于2015年·广州扶阳论坛)

  贺  文
         刘 观 涛
扶阳之火,照耀中医师承之路
——写在《扶阳讲记》出版发行十周年之际
 
在十年前的2006年7月,中国当代著名临床家、教育家、扶阳学派领军人卢崇汉教授的学术著作《扶阳讲记》,正式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
十年间,《扶阳讲记》先后印刷16次,印量达91000册,成为中国当代中医学术著作销量最高、最受读者欢迎的图书之一。

以《扶阳讲记》为开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医林火神卢崇汉》光盘、《扶阳论坛》演讲实录丛书,我们和全国广大中医同仁们一起见证了“扶阳学派”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全过程。扶阳学派作为中医各家学说中具有独到理论、临床实效的学说,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中医同仁的关注、喜爱。

《扶阳讲记》出版发行之后,收到很多读者反馈,其中有代表性的反馈是:作为“中医各家学说”中学术特色鲜明的扶阳学派,其学术实质乃是“治病求本”——擒贼先擒王,治病必求本。卢崇汉先生所著《扶阳讲记》,绝非把目光仅仅聚焦于狭义的阳虚阴虚之“阳虚”,而是针对广义的“阴阳之阳”,是针对整个阴阳层面的“救阴以扶阳”。其实质乃是“治病求本”。有个别医家认为“卢崇汉先生的扶阳学说有所偏颇,仅重视温补而忽视祛邪”。

实际上,卢崇汉先生旗帜鲜明地提出“宣通与温补是扶阳的两大法门”,并对扶阳的本质进行过清晰阐释:“临床上任何疾病都存在着损阳伤正的情况,无论什么疾病,都会损阳,都会伤正。比如外感病,损阳伤正的病变主要是产生在邪正相搏的这个阶段。因此,我们要消除病理性的损阳因素,就必须在临床上谨守病机,充分重视驱邪”。

卢崇汉在《扶阳讲记》中,始终把目光聚焦于疾病背后的本质、疾病发生的次第,谨守病机、六经辨证,给中医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治病求本”以及“治病次第”的很好范例。

扶阳学派,也为中医教育和传承开辟了一条新路。传统的师承教育,往往是“手把手”、“一对一”,一位名老中医,通常只能培育十多位骨干弟子,而没有精力亲自培养上百、上千名嫡传弟子。而扶阳学派则打破传统师承受教范围过窄的流弊,通过“系列图书——年度论坛”的开放方式,让十万读者及临床医生直接受益。

特别是近年来连续召开的扶阳论坛,由卢崇汉等临床大家亲临论坛,讲解临床体悟,解答听众疑问。名家汇聚,言传身教,堪称中医师承的年度盛会。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师承编辑室主任   
刘观涛
 

钦安卢氏扶阳学派
卢火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不同学术流派划分存在的不同意见的论文---中医学论文
争鸣与创新
国医张可心老师:中医整体论
第八章 养生和防治
中医学
中医评论之二: 中医中的阴阳五行论, 到底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