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薛氏医按 金镜录图方》彩绘稿本

前所未见的中医古籍——

《薛氏医按 金镜录图方》彩绘稿本

几年前偶得一手抄医书,《薛氏医按 金镜录图方》。最先感兴趣的,是其内容,乃是古代舌诊专著——元代的《敖氏金镜录》;仔细研究一番,除了医学,在古籍相关知识方面也颇有所得。

这本《薛氏医按 金镜录图方》,为楷书写本,共24页,半页10行,每行20字。版心有“薛氏医按 金镜录图方”字样,下面标注页数;每页版心最下方,都有标示下部边界的长横线。

首页为《外伤金镜录序》,第8-10行下方有缺字,第11-12行尾字残,尚能辨认;尾署“嘉靖丙辰秋日 奉政大夫 太医院院使 致仕 姑苏薛己撰”。

2至3页《敖氏伤寒金镜录》,前题“清碧学士杜先生著”,尾署“时至正元年一阳月上瀚之日”。

4页《伤寒用药说》,尾署“正改元一阳吉日 永和三仙至人萧璜鸣书”。

5页至10页,为《验证舌法》,前题“吴郡薛己著、新都吴玄有校”。自第11页起、第十三舌前又加标题“敖氏伤寒金镜录图方”。

全本共有三十六舌图和对证药方,末页“已上三十六舌乃伤寒验证之捷 临证用心处之 百无一失”。

末页空白处,有明显为后人书写的“同治拾叁年正月初六日今月堂先生”,首页首行“外伤金镜录序”下面,有“序 之 之”字样,也明显系后人所临写。后人所加字样,墨色比原本明显新鲜。

15页首行下半部分,有“三月二十八日........”字样,行草书,其字色比原文略显鲜亮,比末页“同治”显暗旧,“三月二十八日”下面的字符,不是常规字形,无法辨认。

该本的36舌图,每舌都注明不同部位的颜色。其中有23图,其相关部位分别用红色和黑色涂绘,其中,红色部位,根据其深浅、浓淡,分别用深红、浅红涂绘。可以说,该本是彩绘本

封面贴有竖向红条纸签,正书“田虎臣寄”字样。墨色比“同治拾叁年正月初六日”字样明显陈旧。

根据此本现状,结合《敖氏伤寒金镜录》的成书、刊刻、流传过程,我们可以全面认识此本的医学文献价值、历史文物价值、古籍版本价值。

《敖氏金镜录》大有来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舌诊专著。13世纪(元代),敖继翁(宋元间福建福州人,字君寿,寓居湖州,生卒年月已无从可考)对舌诊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真总结了当时察舌辨证的临床经验,写成《敖氏伤寒金镜录》一书,主要内容是讨论伤寒的舌诊。他在书中将各种舌象排列起来,绘成12幅图谱,并通过舌诊来论述症状。

《敖氏伤寒金镜录》书成以后,限于当时条件,未能广为流行,现在已看不到原来的版本了。当时有个叫杜清碧(清碧学士杜先生)的人,发现这本书后,自己动手绘了24幅舌象图,与原书12幅合为36幅,于公元1341年印刷出版。经杜清碧增补的《敖氏伤寒金镜录》,以伤寒为主,又写了一些内科以及其他疾病。主要根据舌色,分辨寒热虚实、内伤外感,记录了各舌色所主病证的治疗与方药。全书分36种舌色,每种舌色都附有图谱,对于临床诊断应用,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到了明代嘉靖己丑(1529)年间,担任南京太医院院判的著名医家薛己,在太医院官舍,将杜清碧增补的《敖氏伤寒金镜录》进行刊刻,在序言中指出:“其与仲景钤法奥旨同者特《金镜录》尔故余并刊于官舍使前人之书皆得以行于世而四方学者亦知所去取云。”《敖氏伤寒金镜录》自此广为流传。

嘉靖丙辰(1556)年秋天,已经致仕在家的薛己,将《敖氏伤寒金镜录》再度整理修订,在原本绘制的五彩舌形图的基础上,“分注其色于上”,编入他的《薛氏医案》一书,按照当时的廷尉钱公(应当是出资刊刻者)的命名,重新为之序文—《外伤金镜录序》,

首页序文载明:当初薛己在太医官舍,曾经刻印《敖氏金镜录》,这次,是薛己已经致仕,廷尉景山钱公命工登梓,名之曰《外伤金镜录》。对这次刻印,薛己比上次更加重视,充实了内容,增加了图注,将其收到《薛氏医按》中,刊刻时,薛己在每页的版心镌刻《薛氏医按 金镜录图方》;《金镜录图方》,应当是薛己为这本书起的与内容最为相符、又不违背钱公命名的一个新名称。

此本尾页最后的“同治拾叁年”等字,应为就是当时书写的实际时间。因为,在清代,同治以后年代的人,不会无缘无故题写同治年号,到了民国及以后,一般人不会再冒用过去的清代年号,从“同治拾叁年”字墨色亮新、前面所有字墨色相对暗旧来看,这本书成书当在同治年之前的时间,参照第5页“吴郡薛己著、新都吴玄有校”字样,“玄” “校”都不缺笔,应当是清康熙年之前、明亡之后的,更有可能是明天启之前的。再根据前四页出现的年代日期,有“嘉靖丙辰秋日” “时至正元年一阳月上瀚之日”“正改元一阳吉日”,若是清抄本,嘉靖年号不会上顶天头;同时,后面两篇,元代的年号都不顶天头,第10页15行,“弘治”年号,也没有顶天头,那么,就应当是著者特意只把当时的年号顶天头书写。以此推断,该本就是嘉靖丙辰(1556)年写本。

该本的字体、版式、篇目顺序、各部分的名称等,都明显不同于一般抄本:1、正楷书写,一丝不苟,画图、图注都清晰规矩;2、版心的“薛氏医按 金镜录图方”字样,每页都有,十分正规;3、第3页的大幅空白、第4页尾部空白,一般后抄本不会如此处理,更有力显示此本完全是雕版的样本;4、首页“外伤金镜录序”,为薛己所撰,篇尾题署,时间、官职、地名都是正式文书的样式,姓名“薛己”的“己”另起一行,下落一字,不顶天头,与现有该印本完全一致;5、从字体、版式、内容排序、行文样式,以及画图、图注看,该本是当时(嘉靖丙辰秋日)由专人书写、校对无误、准备刊行的底稿样本;6、该本多处有改字、加字,所改、加笔迹和原抄明显不同,改字和加字,极有可能是校正者所为,这些改、加之处,说明这是经抄工誊写,又经校对的稿本;7、版心下方标示版页下部边界的横线,每页都有,一丝不苟,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最能说明该本是作为即将刊印的稿样无疑

2012年12月,孔夫子旧书网曾出现嘉靖刻本《外伤金镜录》一册,其版式、内容、行数、行字数、页数都与该本无异,只是没有彩绘。那本刻本和这本写本,能够互为佐证,既证明该写本,就是当时的底稿本,也证明刻本确实是嘉靖年间的所刻。

当然,也有假设,该写本是那本刻本之后抄写的;但是如果那样,如上所述抄写如此细微、力求与原本一致,那就是“影抄”,应当将边框、鱼尾原样绘出,版下的边界不会只用横线标出;同时,如果“影抄”,刻本只是“分注其色于上”,具体部位没有着色,抄本再按注索色,超出原刻本模样,就成了“画蛇添足”了!所以,从上述抄写特点,特别是着色、版心下部横线来分析,此本只能是刻本之前的稿本

再看15页首行下半部分的“三月二十八日........”字样,结合封皮“田虎臣寄”字样,这极有可能是当铺收当的记录。古时候当铺在写当票时,多用草书减笔或变化字。一是写得迅速,一挥而就;二是行外人难以辩认,也就更难摹仿、篡改、伪造。这行字,“三月二十八日”十分清晰,下面的字迹,平常人就无从辨认,常人不能辨认的字迹,恰恰是关于收当、赎当的约定,属于合同的核心内容。因此可以推测,该本曾被一名叫田虎臣的人作为当品送到当铺,最后,田虎臣没有再赎回,成了死当(若被赎回,封皮的字就会被田虎臣撕掉了,因为当东西,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也都不是值得夸耀的事情)。送当的时间,应当在同治之前某年的三月二十八日。能被当铺收取或被寄卖,说明此本在当时已经价值不菲,这从侧面也证明此本被当时持有者所珍重。

再结合尾页最后的字迹和首页首行下面的添字,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出:成了死当的该本,辗转流传,到了清朝同治年间,一位叫今月堂主的人得到此书,于是尾页最后面,就有了相关的记载。从得到书在后面任意题署名、 在首页任意临写(序之之)来看,这位今月堂主和原来的持有者明显不同,已经无从知道此本的来历、用途和价值了。最后,当这本书出现在某个小古玩店,和一些残破的刻本、印本陈列在一起时,已经被当成一般的旧抄本来处理了。

从内容上看,该本已经在嘉靖己丑年马崇儒校刻本基础上作了调整、补充:

在马崇儒校刻本里,第十里黑舌、第十一厥阴舌;该本调整为:第十厥阴舌、第十一里黑舌。

第十二死现舌的结语,马崇儒校刻本只注明“百无一治”,该本“百无一治、治者审之”;随后,薛己补充了两个用“附子理中汤”治愈该舌相的病按,并就此阐述自己的见解,明确指出“不可便谓百无一治而弃之也”。这是薛己致仕以后,根据历年行医经验,重新修定金镜录时加上的自己的医学主张。

第十四黑心舌:在治法上,“速进调胃承气汤”,相比马崇儒校刻本,增加了“速进”二字。在该本中,类似的修正补充,还有很多。

经过薛己的调整、充实、完善,这本《薛氏医按 金镜录图方》,在继承杜清碧修订的《敖氏金镜录》的基础上,又有了自己的发挥,用自己行医经验和有关医按,阐明自己的临证认识,将原来的通篇三十六舌分成“验证舌法”(前十二舌)、“敖氏伤寒金镜录图方”(后二十四舌)两部分,并在篇首部位题署“薛己著 吴玄有校”,这,已经是当作是自己的著作来编辑、修订、誊抄、校对、出版了。因此,完全可以说,这本《薛氏医按 金镜录图方》是薛己对《敖氏金镜录》进行再创作的稿本

综所上述,这本嘉靖丙辰(1556)年的写本,作为《敖氏金镜录》现有薛氏医按版本的底稿本,完全符合 一级古籍丙等“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代表性稿本”的要求。同时,因为《敖氏金镜录》是世界上最早的舌诊专著,该抄本可能是《敖氏金镜录》薛己修正充实稿本的海内外孤本,如果确定这一点,再加上又是稿本中的彩绘本,就应当在此基础上再上调等次。它确定无疑是现有《敖氏金镜录》诸多版本最早的母本,后世翻刻诸多版本中的错讹、遗漏,都可根据此稿本,进行考证、校对和纠正,这正是该稿本独有的价值所在。

将自己考证的情况记录下来,希望得到各位专家的重视、指教。倘能够影印出版,可为广大中医爱好者提供辩证借鉴。

                            2018年3月22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籍稿抄本鉴定 陈先行
国家图书馆藏古代医籍钞稿本选编_lihanice
17.12.26【中医流派】丨吴门医派(4)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50余件​古籍珍本齐亮相
也是绝学
郑凌峰丨张岱《和陶集》整理前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