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式阳顶天!日本最上级护卫舰熊野号开始试航,造型科幻专注反潜
userphoto

2022.05.08 湖北省

关注
近日,网上出现了日本海自最上级护卫舰2号舰熊野号试航的画面,这也说明该型护卫舰的进展非常顺利,能够按计划服役,从而缓解日本海自老旧舰只急需替换的现状,同时大大增强其反潜能力和远洋巡逻能力。
最上级护卫舰其实就是平成30年度多功能护卫舰(30FFM),30代表是平成30年(2018年)预算通过,FF代表护卫舰,M则是英语“多用途”(Multi-Purpose)的首字母,他既是日本首次制造的注重隐身外形的护卫舰,同时也是第一个采用FFM多用途护卫舰这个舰种名称,现在已经下水3艘,最终采购量可能要达到22艘,也是日本海自采购量最大的护卫舰。有趣的是其首舰并不是最先下水的那艘。FFM-1最上号在2019年10月29日由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开工建造,结果在施工过程中零件碎片不慎掉入正在安装中的燃气主机内,造成主机重新吊出拆检,导致工期延误,结果到2021年3月3日才下水。FFM-2熊野号则是三井E&S造船集团玉野造船厂在2019年10月30日开工,2020年11月19日下水,从而在建造工期上遥遥领先,最先海试。FFM-3能代号则是三菱长崎造船厂于2020年11月开工制造,2021年6月22日下水,而这时在三菱重工船厂的船坞内,尚未命名的4号舰就已经成型了,两个船厂交替建造的速度让人惊叹,不到一年的时间连续下水3艘,可能下水一艘,可见日本海自对其寄予的厚望。
最上级护卫舰舰长133m,型宽16.3m,吃水深4.7m,标准排水量3900吨,满载排水量5500吨,船员数量为90人,自动化程度很高。该型护卫舰采用隐身外形设计,整个舰体大量采用隐身设计和隐身涂料,轮廓线较为简单,避免尖锐棱角或较复杂的造型,尽可能避免形成强烈的雷达波全反射角,并将雷达回波尽量控制在某几个方位。其侧面舰体下方外飘,从船头开始有一道弧形折线下滑并最终与水线平行通向舰尾,折线以上舰体舷墙内倾,还采用具有隐身造型的一体化综合射频桅杆,小艇收容于上层结构内部并以网帘封闭,反舰导弹安装位置有挡板遮蔽,泊锚设备全部隐藏在舰首主甲板下,烟囱周边也有挡板遮蔽。相比于日本其他的舰艇,最上级护卫舰具有非常强烈的个性特征,当然日本人在宣传片中特意拉出歼-20战斗机说探测不到他们也是个笑话。
最上级采用CODAG柴燃联合动力模式,平时经济航速可以使用两台MAN12V28/33D柴油机推进,经济实惠,高速航行则可并入1台罗罗公司授权川崎重工生产的MT30燃气轮机,这是基于罗罗公司Trent 800型涡扇发动机研发,最大功率为40MW,可以长期在36MW功率下稳定工作,整机重量只有22吨,且所有零部件都置于箱装体内,非常适合上舰,两者总出力达7万马力,最高航速能够达到30节以上。
最上级护卫舰安装有1座MK-45 MOD4 62倍径舰炮,两组八单元MK-41垂直发射装置,可搭载8枚07式垂发反潜导弹和8组32枚ESSM改进型“海麻雀”,也有消息说其安装的是03式中SAM中程地空导弹的舰射版,但是到现在都没法确定上舰,这个垂发相对于排水量实在是有点少。舰舯部安装有2座四联装17式反舰导弹发射装置,17式反舰导弹是12式岸舰导弹的舰载型。12式亚音速岸舰导弹是日本90式反舰导弹的发展型。该型导弹全长约5米、弹体直径约0.35米、全重约700公斤,采用正常式气动布局,前后弹翼都采用直角三角形设计,导弹采用惯导+GPS+地形匹配制导+末端主动雷达制导的复合制导方式,可能加装有双向数据链,拥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命中精度。地形匹配制导一般安装在巡航导弹上,很少用于岸舰导弹,从飞鸟试验舰发射箱外形看,该导弹与陆基型量产版差别较大,加强筋众多,更像是早期型导弹箱,而且长度更长。发射箱外表加强筋少了许多,安装到舰体中部,特点是导弹箱仰角比较大。由于换装了新型涡喷发动机,导弹最大速度约为0.9马赫,射程增大至180~220千米,后来又传出射程要增大至400千米,但没有证实。导弹陆地飞行高度在50米左右,海平面飞行高度10米。战斗部应该是半穿甲战斗部,重量估计在160公斤左右。12式具备发展空射型、潜射型的能力。后部直升机机库上方预定安装1座11联装海拉姆近防导弹发射装置,但到现在都未上舰,舰体内安装有2座三联装轻型鱼雷发射装置。舰体两侧还设有2座12.7毫米遥控武器站。可以说其武备还是略显寒酸的。
但相比之下,最上级反潜配置却非常豪华。除了垂发07式垂发导弹和舰体侧面的轻型鱼雷,该舰的直升机起降平台下方有一个大型坞舱,艉部有两个大型释放口,可释放无人水面艇和水下机器人,配合J/OQQ-25主/被动复合拖曳声呐系统进行反潜、扫雷作业。J/OQQ-25主/被动复合拖曳声呐由两套不同的声呐系统构成,由明黄色的主动变深拖体(VDS)发射声波,由拖曳式被动阵列声呐负责接收回波,在对抗新一代安静潜艇时更加有效,作用距离更远。据网上消息其主动声呐作用距离约44.4公里,被动阵列作用距离约129.6公里,但未证实。该舰舰体下还安装有J/OQQ-11反水雷声呐,可用于反水雷作战。其坞舱可容纳32枚91式水雷,搭载有OZZ-5无人驾驶潜航器(UUV),能够使用低频与高频声呐的组合来检测和识别水雷;搭载的无人水面船只(USV)则搭载了灭雷武器来摧毁水雷,还搭载了自航式反水雷弹药。舰尾直升机库还可容纳一架SH-60J/K反潜直升机,其探测和打击手段都是丰富多样的。
最上级最值得称道的是其一体化综合射频桅杆设计,呈金字塔形,上面安装有四面较大的C波段主雷达阵列和四面较小的X波段雷达阵列组成的OPY-2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桅杆还集成有数据链天线、NOLQ-3E电子战系统天线、通讯天线和光电搜索设备等。这里面OAX-3光电/红外传感器系统最为显眼,他就是综合桅杆上那个圆棒,宛如一根振动棒直插天际,这也是本文阳顶天一词的来历,该说这是种族特色呢还是民族喜好就不知道了,其舰体中部还有多个斜置的鞭状天线。所有传感器获得的信息都会传入舰内特殊的高级集成圆形作战情报指挥CIC,内部安装有面向墙壁排列的14个多功能控制台,中部则有两个大型触屏海图战术桌和4个以上的多功能控制台。其墙壁则是360°视频墙,使用了增强现实技术,可用于显示护卫舰的直接周围环境,和光电、红外、视频甚至雷达传感器、发动机控制室的数据图像,科幻感十足。
最上级护卫舰造价仅4.67亿美元,首批建造8艘,比起15亿美元的爱宕级驱逐舰和7亿美元的秋月级都便宜多了,因此大批建造也不心疼,首先用来替换服役近30年的6艘阿武隈级护卫舰和隼级导弹艇的二线海自地方队(地域配属部队),然后再去替换“初雪”、“朝雾”,承担的是日本周边近海防卫任务,包括护航、巡逻、反潜等工作,同时要兼顾日本海自远洋行动,将日本主力舰解放出来专注于作战。值得注意的是其采用的舰名都是旧日本帝国海军的巡洋舰舰名,也显示了海上自卫队蓬勃的野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装备志——最上级30FFM多用途护卫舰
日本最上级护卫舰熊野号开始试航,造型科幻专注反潜
不容轻视的“二线近海舰艇”—日本新一代30FFM护卫舰
欧洲小国的精品隐身舰
日本新锐护卫舰成军,水上能力还说得过去,但水下战力不容小觑
日本新型30DX护卫舰曝光,号称日本版“濒海战斗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