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教服食药与中医食疗
饮食五味,本以养人,但五味偏嗜能偏助脏气。《内经》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云:“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书中阐述的服食观点,反映了古人对控制和调和食物重要性的认识,指出要按客观自然规律,利用食物五味偏性,合理调配服食种类,以适应人体气血脏腑阴阳盛衰。每种食物都具有性味和不同的药食两治作用。如酒、胡椒、羊肉、猪肉、生姜等性温热,具有祛寒助阳,生热温中,通络作用;绿豆、西瓜、鸭肉、蜜等性寒凉,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生津作用;而一些平性食物如大豆、芝麻油、冬瓜等则有健运脾胃,补益身体的作用。在饮食调节上,晋代葛洪认为“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多”,以应“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尚书》中强调“食哉惟时”,《饮膳正要》提出“暮食不若晨食”,“清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等,《修真秘要》中主张“食欲少而不欲顿,常如饥中饱,饱中饥”为佳。《抱朴子》中曰:“若要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屎”,《千金翼方》中也告诫人们:“不欲极饥而食,食不欲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这些理论,至今仍指导着人们的养生实践。在饮食调节中,还需注意节制饮食偏嗜,即改变不良的偏嗜进食习惯,还要根据人体气血阴阳状况和食物的性能科学地选食。《彭祖摄生养性论》曰:“五味得偏耽(嗜好),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甘多伤肾,咸多伤心”,“酸伤筋,苦伤骨,甘不益肉,辛多坏气,咸促人寿”(《真人养生铭》),《蠢子医》中也有记载,曰:“纵然适口莫浪食,只食八分便已足”。如人们日常食物中的葱、蒜、韭、姜、胡椒、辣椒等,多属辛热,少食有通阳健胃作用,多食则能散气伤阴,耗血损目,生痰动火,因此,服食要以适应身体需要为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的食疗药膳文化
孙思邈论药食养生宜忌
道教养生 | 会吃饭,更要会养生,道教饮食养生法应该了解一下
生病起于过用
【学术论坛】浅析“生病起于过用”
肝病也有遗传因素,预防最重要!老祖宗是怎么预防肝病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