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案例分享|国医大师洪广祥治疗肺痈验案一则
userphoto

2023.02.09 内蒙古

关注

作者:刘良徛, 柯诗文, 张文强, 肖航, 熊少斌

摘要

患者,男,27岁,因发热、咳嗽、胸痛、痰黏稠有臭味入乡村医院住院。入院症见:形寒发热,体温 39.2℃.汗出热不退,咳嗽频,咳引左侧胸痛,痰黏稠黄白相兼,痰有腥臭味,呼吸喘促,大便不畅,小便黄,口干引饮,不思饮食,舌质红暗,舌苔黄厚腻,脉象弦滑数兼见浮象。中医诊断为肺痈证,证属成痈期,治宜清热化瘀消痈。方用麻杏甘石汤、千金苇茎汤加减,具体如下:生麻黄 10g,生石膏 30g,南杏仁10g,生甘草 10g, 鲜苇荃 60g,冬瓜仁 30g,桃仁 10g,薏苡仁 30g,生大黄 10g,黄芩 10g,野芥麦根 30g,败酱草 30g,蒲公英 30g,桔梗30g。治疗1周,后经三次复诊,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各项检验指标恢复正常。

关键词

肺痈; 肺脓肿; 中医; 国医大师

引言

肺痈是肺实质内的化脓性感染,部分肺组织坏死液化的病症。类似西医所称的肺脓病。

“肺痈”一词起源于《素问·大奇论》,曰:“肺之壅,喘而两胠满”。根据“痈者,壅也,壅肿状”的概念,肺之壅亦包括肺痈在内[1]。中医认为,肺痛是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血败肉腐,形成脓疡的一种病症。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发热,咳嗷,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表现。

本案在治疗中始终坚持祛痰排脓、清热解毒的两个重要治法。前者促进脓痰排出,不再壅沸于肺;后者是清除蕴结的热毒,不使肺叶受热毒的燔灼而腐烂,两法须兼顾而不能偏废。最终疗效显著。

临床资料

一、病例介绍

病史摘要:

主诉:发热、咳嗽、胸痛1天

现病史: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胸痛、痰黏稠有臭味,遂入乡村医院住院治疗。

刻下症:形寒发热,体温 39.2℃.汗出热不退,咳嗽频,咳引左侧胸痛,痰黏稠黄白相兼,痰有腥臭味,呼吸喘促,大便不畅,小便黄,口干引饮,不思饮食,舌质红暗,舌苔黄厚腻,脉象弦滑数兼见浮象。

肺部听诊左肺中部呼吸音减弱,有湿性啰音。

二、辅助检查

首诊:X线检查:两肺纹理明显增深,左肺中部有大片浸润阴影,中有液平面。检验:白细胞总数 12.0× 10°/L,中性82%。

三诊:X线复查肺脓疡炎性浸润已吸收。化验白细胞已正常。

三、中西医诊断与诊断依据:

中医诊断:肺痈

中医证型:成痈期

西医诊断:肺脓肿

中医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入院症状:形寒发热,体温 39.2℃.汗出热不退,咳嗽频,咳引左侧胸痛,痰黏稠黄白相兼,痰有腥臭味,呼吸喘促,大便不畅,小便黄,口干引饮,不思饮食,舌质红暗,舌苔黄厚腻,脉象弦滑数兼见浮象。并结合中医四诊合参,患者怯寒,脉兼浮象,此因风热之邪侵犯卫表,内郁于肺,蓄热内蒸,热伤肺气,肺失清肃所致,同时患者出现咳引左侧胸痛,痰黏稠黄白相兼,痰有腥臭味,呼吸喘促,此为郁久化热,邪热壅肺,蒸液成痰,气分热毒浸淫及血,热伤血脉,血为之凝滞,热壅血瘀,则蕴酿成痈。再根据患者舌脉象,可辨病为“肺痈”,病位在肺,病性属实,证属:成痈期。

西医诊断依据: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及病史可诊断。

四、干预措施

初诊:中医治宜清热化瘀消痈。方用麻杏甘石汤、千金苇茎汤加减:生麻黄 10g,生石膏 30g,南杏仁10g,生甘草 10g, 鲜苇荃 60g,冬瓜仁 30g,桃仁 10g,薏苡仁 30g,生大黄 10g,黄芩 10g,野芥麦根 30g,败酱草 30g,蒲公英 30g,桔梗30g。连服1周,每剂嘱煎3次,分次服用。

二诊:患者服上方 1周,体温下降至 37.5℃,咳嗽咯脓痰减少,大便已通畅,全身症状亦有改善,效不更方,继续清热化瘀,以期痈脓彻底消除。患者要求出院回乡间服中药治疗,子原方续服2周后返医院复查。

三诊:临床症状消失,x线复查肺脓疡炎性浸润已吸收。化验白细胞已正常。舌质红嫩,舌苔偏少,脉象细弦。重按无力。此乃病后气阴虚损,改用 《金匮》麦门冬汤加减以益气阴善后。

五、疗效转归

初诊:患者症见:形寒发热,体温 39.2℃.汗出热不退,咳嗽频,咳引左侧胸痛,痰黏稠黄白相兼,痰有腥臭味,呼吸喘促,大便不畅,小便黄,口干引饮,不思饮食,舌质红暗,舌苔黄厚腻,脉象弦滑数兼见浮象。中医治宜清热化瘀消痈。方用麻杏甘石汤、千金苇茎汤加减。

二诊:患者服上方 1周,体温下降至 37.5℃,咳嗽咯脓痰减少,大便已通畅,全身症状亦有改善,效不更方,以期痈脓彻底消除。患者要求出院回乡间服中药治疗,子原方续服2周后返医院复查。

三诊:临床症状消失,x线复查肺脓疡炎性浸润已吸收。化验白细胞已正常。舌质红嫩,舌苔偏少,脉象细弦。重按无力。患者虽然临床症状消失,但结合舌脉象可知,此乃病后气阴虚损,为防止复发,改用麦门冬汤加减15剂以善后。

半月后随访,患者诉该期间未曾发热,已无咳嗽、咳痰,精神佳,食欲好,大小便正常。

临证体会

本案治疗值逢开门办学,大兴草医草药医教活动,从而为单纯中医药治疗提供了极好机会,当然也是对中医药冶疗急性化脓性炎症的最好考验。从患者证候表现及西医理化检查来看,肺脓疡诊断明确,中医辨证为肺痛成痛期。由于患者仍兼有恶寒发热,脉浮等表证,说明肺卫表证仍未离去,故用麻杏甘石汤宣肺泄热解表,既清里又解表。千金苇茎汤具有良好的清肺化痰、逐瘀排脓功效,擅治热毒壅肺,痰瘀互结所致之肺痈病证。同时,也常用于肺系病证中的肺热痰瘀互结病证。由于农村取材方便,草药资源丰富,故用新鲜苇茎人药,从而更能发挥苇茎“善清肺热”之长。根据辨证和辨病之临床依据,处方中重用了清热解毒药,如黄芩、野养麦根、败酱草、蒲公英等,有效地发挥了 “团队”优势,从而克服了 “势单力薄”·“战斗力弱”的弊端,改变了“用药不力”,而影响疗效的被动局面。〝痰瘀阻结〞为肺痈的核心病理。痰可酿瘀,瘀滞生痰,两者因果关系密切。本案用药始终抓住“痰瘀”病机进行组方择药。既清痰热,宣畅肺气,以助“治节”功能恢复,减少因痰气交阻,气滞血瘀,而不利于局部脓疡炎性浸润的吸收;又直接应用桃仁、大黄、败酱草等以活血散瘀,改善病灶血液循环,减少炎症渗出,这对迅速控制病情,加速炎症病灶的吸收有重要作用。“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通畅,既可有效排毒,又可缓解因肺气壅塞而引发的咳嗽、喘促、胸痛等肺失宣肃证候。方中桃仁、大黄,既可活血逐瘀,又可润燥滑肠,通腑泄热,有助于痰热瘀邪的清除。桔梗用量30g,是笔者治痰的惯用剂量,临床未见有恶心呕吐反应。宣降肺气,祛痰排脓为其功用之长。仲景的桔梗汤、景岳的桔梗杏仁煎、程钟龄的加味桔梗汤等均为祛痰排脓之有效方。桔梗为药食两用之品,若用量太小难以发挥其效用优势。

笔者认为,对古代文献的引用也要从实际出发,不宜“人云亦云”而束缚创新思维。此外,在治疗中始终坚持祛痰排脓、清热解毒的两个重要治法。前者促进脓痰排出,不再壅滞于肺;后者是清除蕴结的热毒,不使肺叶受热毒的燔灼而腐烂,两法须兼顾而不能偏废。本案疗效之所以显著,与实施上达的战略战术是分不开的。笔者认为,近时的中医临床由于过多地依赖于西医西药,是造成中医学术萎缩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陈瑞琳,杨珺超,季聪华,徐凯丽,李秋爽,郑苏群,王真.《肺痈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2017年修订评价稿)》的AGREE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1):4890-4893.[百度学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桔梗
肺脓疡
【百草药园】白桔梗(240)
名老中医张达旭谈肺脓肿的中医辨治
每日一练——中医内科学
中药16--桔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