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甫在成县的故事
userphoto

2022.06.06 甘肃

关注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48岁的杜甫为了躲避战乱和饥荒,弃官携家至秦州(今天水)。寓居三个月后,当他举步维艰、无衣裹身、无米可炊时,幸有同谷(今成县“佳主人”之邀,带着小弟杜占、妻子杨婉、儿子宗文、宗武和女儿杜蓉,一路途经赤谷、铁堂峡、长道盐井、法镜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功山,饱受颠簸、泥泞和饥寒之苦,马不停蹄地来到同谷。

从杜甫的一生来看,同谷是最向往和期待的地方,而寓居的一个多月却是他最困窘的时期。因为冬天的荒凉,穷尽一切,也未找到生存下去的出路。但他没有片言只字的抱怨,与当地乡亲结伴拾栗、搭建茅屋、往来密切、友好如亲,俨如生于斯长于斯且将殁于斯的子民。在艰难度过的每一天,他上山拾橡栗、挖黄独,带着孩子爬凤凰台,与睡佛寺的同乡赞上公相遇;在寒雪天、冷雨夜、峡谷口、山林里借拾栗打发着饥荒;二十多天过去,橡栗被人鸟鼠搜尽了,草根被积雪掩埋了,深山野林里再也没有可以糊口的东西,一家人最终没能捱下去,只有选择离开。从木皮岭到嘉陵江,经飞仙阁、五盘阁、龙门阁、石柜阁等艰险栈道,经桔柏渡、剑门关、鹿头山,在年关将至、一个万家灯火的傍晚,拖着斜长又疲惫的身影和孱弱又邋遢的几人队伍,终于走到了成都浣花溪边的草堂寺。下面是杜甫寓居同谷的几个故事,作为一名同谷人,借此表达对诗圣的敬仰和思念。

十二首纪行诗

秦州至同谷,按所经路线和足迹,杜甫写了十二首纪行诗。

  1. 天水:当时为秦州治所。杜甫在此待了约三个月,作诗90多首,离开时作《发秦州》。

  2. 皂郊镇:南沟河流经此镇。因其河谷山体呈红色故称赤谷。杜甫作《赤谷》。

  3. 赵家窑村:此村所处峡谷名为铁堂峡。杜甫作《铁堂峡》。

  4. 盐官镇:盛产井盐,自古闻名。秦设西盐,汉设盐官。杜甫作《盐井》。

  5. 大晚家峡:南北走向,因势险气寒,又称寒峡。杜甫作《寒峡》。

  6. 石堡镇:有法镜寺(今非杜甫时原址)。杜甫作《法镜寺》。

  7. 青羊村:此村所处峡谷名为青羊峡。杜甫作《青阳峡》。

  8. 坦土村:附近有坛土关古栈道遗迹。杜甫作《龙门镇》。

  9. 八峰崖石窟:杜甫作《石龛》。

  10. 飞龙峡:位于成县(唐名同谷县)南。杜甫在此峡凤凰台结草庐寓居一个月左右,饥寒交迫,作《凤凰台》和《同谷七歌》。离开时作《发同谷县》。现此峡中有成县杜甫草堂景区。

  11. 十二首纪行诗中,在《石龛》和《凤凰台》之间有《积草岭》、《泥公山》,故可推断在八峰崖石窟到飞龙峡之间还应有积草岭和泥公山两地。但因古今研究者对这两地位置说法纷杂,尚未形成主导意见。

成县杜甫草堂

从成县县城过南河,经龙峡村,在凤凰山脚下的青泥河谷里,宛如长龙的一堵红墙包围着的地方,便是杜甫寓居同谷时茅屋的原址,和人们为了纪念诗人几经修葺的祠堂。这座带有北宋温度的建筑,祠外车流喧,院内柏苍翠。堂前是迭年经世遗存下来的三棵苍柏,红墙红门红瓦的别样瑰丽,迂回高低对应的亭台轩榭,让每每入园之人就产生一种无比神圣的洗礼。这组留念杜甫寓居同谷时的宗祠式建筑,是中国现有三十七座“草堂”中历史时间最长的一处。杜甫在此结草庐和家人逗留了月余, 先后写下《凤凰台》、《同谷七歌》等不朽诗作。北宋时就创建了该祠堂,历代吏民皆有修葺、扩建,到如今已经形成了规模宏大、古色古香的杜少陵祠,是游客饱览自然风光、缅怀诗圣遗迹的必游之地。

杜甫在同谷定居的時间很短,但留下的影响却很深远。当时的同谷秀才赵惟恭捐地5亩,县太爷郭慥主持创建了工部宗祠。知府晁说之作记说:“古代人得庙祀,或因乘时奋厉,以治易乱;或由于民父母官,心善于民;或因崇仁博学笃行,有功功率于风俗习惯。”

杜甫作古后,唐代樊晃、元稹、白居易、韩愈等对杜诗给予很高的评价。但真正广泛青睐杜甫的还是在宋朝中期,尊杜崇杜,全力收集、梳理、印刻杜诗;注家蜂起,产生了百家注杜之风;建造宗祠,在杜甫环游栖迟之处创建工部祠,刻写诗碑、祠碑。

百余年来,草堂虽饱经风霜雨雪的摧残,但同谷百姓却一次次把它恢复起來,使这一被称作我国文学史上的胜地变成了后代拜谒的地方。这儿的一砖一瓦,一碑一石,一溪一水,一草一木,莫不充满诗情画意。假借杜甫的诗句,到草堂追寻其遗址,定会让人情绪怡悦,雅兴增长。

《同谷七歌》

杜甫1258年前在同谷来过、住过、交过友,还写下举世最悲情和浩荡的《同谷七歌》。这组长诗真实记录了杜甫困居同谷时艰苦的生活,描绘了一家人凄惨悲凉的遭遇和骨肉分离的巨大哀痛。诗人描写的生活是这样的:其食不果腹,“岁拾橡栗随狙公,黄独无苗山雪盛”;其衣不蔽体,“短衣数挽不掩胫,手脚冻皴皮肉死”;其住荒凉破败,“荒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其貌衰老不堪,“白头乱发垂过耳”;其体态羸弱不堪,“身不成名身已老,三人各瘦何人强”;其情绪悲观绝望,“男呻女吟四壁静,西风为我从天来”;其行踪飘忽无定,“三年饥走荒山道”。 七首诗之间既独立成章又结构相同,形成了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完整艺术体系,丰富了杜诗多样化的写作体裁。第一首写自己白头乱发随狙公进山谷、拾橡栗;第二首写借来镢头上山挖埋在雪中的黄独;第三首写思念诸弟;第四首写思念妹妹;第五首写深居穷谷;第六首写龙蛰蛇出,暗指世相混乱;第七首叹岁月蹉跎致身未成。长歌七曲,极尽悲伤、惆怅和凄苦,留下了妖娆同谷的别样寒冷,留下了落寞文人的旷世孤独,留下了经典唐诗的沉郁顿挫。是年十二月一日,杜甫在辗转漂泊中带着全家对同谷复杂难舍的感情,在“一岁四行役”的无奈下,与结交的友邻一一登门告辞、致谢言别,把茅庐里剩下的柴禾背到了睡佛寺,把仅剩的一点布匹留给了关心过妻儿的乡邻,把写下的诗在月亮底下读给乡友赞上公僧。

《同谷七歌》是一组现实主义的宏篇巨制,它标志着杜甫“成州纪行诗”创作达到了又一个极致。明代的王嗣爽曾评价说:“七歌创作,原不仿离骚,而哀伤过之,读骚未必坠泪,而读此则不能终篇。”流寓同谷历经千辛万苦写成的《同谷七歌》被认为是杜甫诗风转变逐渐流向成熟的开山之作,因此同谷也被誉为杜甫创作转型的发源地。

 “龙依积水蟠,窟压万丈内”,这是《万丈潭》,“玉绳断绝,铁凤森翱翔”,这是《大云寺赞公房之三》,“徘徊虎穴上,面势龙泓头”,这是《寄赞上人》,“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这是《凤凰台》。在《发同谷县》中写到“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交情无深旧,穷老多惨戚”。一己之悲,与同谷无关,与佳主人无关。哪该是动荡的时世,在胸的抱负,坚毅的精神?在他眼中,同谷这片乐土,虽似江南,但物不阜,民不丰,处处皆穷愁,人人皆艰难。他看到乱世之于民生的焦灼,他不会怪谁。在他眼中,世道浇漓的同谷更比自己凄苦。在这最为劳顿困苦的日子里,他没有放弃对家国人民的关注,对他生活打击最大最凄苦的同谷,他也没有一点失落。不论是佳主人,还是狙公,赞上公僧,他都视为知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正是诗圣在反反复复的失望里不弃信念,正是诗圣暮年登高回望同谷的心语,参透了人生现实,慰藉着离乱人世。“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这是杜甫的灾难和创伤,也正是天下寒士的困苦和彷徨。研究杜诗,必先要研读《同谷七歌》,了解杜甫,必先要窥知古县同谷。只有同谷,最能完全地印证诗圣漂流的心态,最能贴切地昭示诗圣生活的命运,最能充分地契合诗圣诗意的悲怆。

玉绳泉

《成县志》载:“(杜公)祠望凤凰台而临万丈潭,石秀才隔水相视,玉绳泉吐玑喷珠,山河壮丽,气象万千。”玉绳泉出自青泥河西岸八卦石旁的悬崖绝壁之上,从几丈高的山崖缝隙中流出一股清泉,倾泻突奔流淌下来好像一条洁白似玉的水绳从天而降,訇然注入下边一青石缸之中,水花乱溅,似珠如玑。因水从山崖飞流似玉绳,下面青石水缸似泉,人们都叫它玉绳泉。这股泉水千年水流不断,寒冬暑热水量不减,水温东暖夏凉,泉清甘冽爽口,真乃一眼神泉。

相传,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月,杜甫流寓同谷时,居住在飞龙峡口的凤凰村。平日村人要到很远的玉绳泉去挑水吃。有一天,天刚亮,杜甫借来老乡家的木桶,沿着青泥河西岸高低不平的石阶向玉绳泉走去,一路上他被飞龙峡口山川景观所迷惑,不时地发出啧啧称叹之声,不觉到了栈道构连、绝壁入云的玉绳泉旁。他放下水担,环视周围,盛了两桶清冽冒气的玉绳泉水向家中挑去。刚进家门,只听小儿子哼哼地呻吟,直喊肚子疼,杜甫赶紧放下水桶问其缘故。小儿子说:“昨天吃的栗子太多,肚撑胃疼。”杜甫赶紧生上青木炭火,从木箱中找来药砂铫,舀上半瓢刚担来的玉绳泉水,放入药砂铫中,不一会儿,水烧开了。杜甫又从药箱中找出了七枚大红枣,三块生姜一同入砂铫,煮了一会,整个草屋中弥漫着升腾的姜枣气味。杜甫盛了半土巴碗姜枣汤,让小儿子趁热饮下。很快小儿子便说他的肚子不疼了。原来是姜枣汤有温胃健脾、保暖祛寒之药效。又因玉绳泉水从高山上流下,本身含有对人体有用的几十种微量元素,是优质的矿泉水。好药用好水煮,不治病也不由人。

据说玉绳泉的水源自南山的卧虎崖,山险、林密、水甜。卧虎崖有大小不等的十二眼泉一字罗列,在山林中宛如十二只大眼睛,在正午阳光的照射之下,泉水透明清澈,能倒映出万物景致。在这十二眼泉中,东头的第一眼泉叫子鼠泉,第二眼叫丑牛泉,第五泉眼叫辰龙泉,除第五眼泉的水沿山石淌了一段后,流入一个形状像凤头壶的石嘴之后便消失在卧虎崖山脚下,其它十一眼泉流出的水都汇流在卧虎崖下的赵家沟,在赵家山由东北坡流到了杜公祠的西山崖,最后流到了青泥河。

有一年,赵家山的赵秀才来到卧虎崖的辰龙泉,无意间喝了一口水觉得水质和玉绳泉的水一样甘冽,心想卧虎崖的辰龙泉和飞龙峡口的玉绳泉可能是一个水源。于是,第二天一大早,赵秀才就带着他的一个儿子和一个学生,从麦场挑了一百个麦衣装在一只布袋中,来到卧虎崖的辰龙泉,将麦衣倒入辰龙泉中,半个时辰过后,麦衣全部流入石凤壶嘴。三个人赶快下山,守候在飞龙峡口的玉绳泉旁,等了一日没有动静,等了第二日又不见动静,等到第三天早晨,还是不见玉绳泉中淌出麦衣。赵秀才的儿子不耐烦了,学生也等不住了,都嚷着要回家。正在这时,西沉的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凤凰台半山腰中,反射的阳光照在山崖石缝中,山明水洁,水和麦衣这时从玉绳泉上顺水流出飞落进青石缸里。三人赶紧拿到竹蔑罩,从玉绳泉中捞起这些麦衣,摊晒在飞龙峡栈道旁的神仙床上数了三遍还是一百个,赵秀才三人大笑,高兴得不得了,齐声喊道:“真乃奇妙!”从此,人们知道了卧虎崖的辰龙泉和飞龙峡的玉绳泉同属一个水源,于是称辰龙泉为上泉,玉绳泉为下泉。

杜甫用玉绳泉的水给儿子治好了肚子疼的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同谷县城,从那时起经常有人取上玉绳泉的水给大人、小孩煮药治病。一千多年来,十里八乡的人还延续用玉绳泉的水煮药的习惯。

时过境迁,卧虎崖的十二眼泉现存不多,大都干涸,只有辰龙泉的水还保持昔日的旺盛。而玉绳泉,由于修筑通往飞龙峡电站的公路,在玉绳泉旁处打凿了一个隧道,破坏了山势,现在人们只能看到石缝隙中的流水,却看不到昔日玉绳泉水如玑似珠的美丽景观了。

杜公磨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经过长途跋涉寓居同谷县飞龙峡口的凤凰村。初来乍到没几天,村里的冯氏、王氏、武氏三大家族便知道杜甫是一名文人和大官,更知道了由于奸臣当道,杜甫蒙冤流落到同谷,一家生活十分困难。于是,怀着崇敬同情的心情,三家族长相聚商议,如何在这兵荒马乱、生活赤贫的年代救济杜甫一家人。最后三姓十几家各拿出几斤早麦子凑在一起,装了一石,派人送到杜甫住的南崖草屋,杜甫一家看到村里人送来的早麦子,知道乡亲们也饥饿难熬,推辞不收,但三家族长一定要他们收下,杜甫只好收下,大为感动,连声道谢。

有一天天刚亮,杜甫望着饱受饥寒之苦中睡着的孩子们,叹息着走出草屋,站在河边向八卦石方向观望,只见不远处的两峰对峙处有磨房,就扛起粮袋来到了水磨房,一看磨主还未开门,他等了一会,只好用手敲门,只听吱哑一声,磨房门打开,出来一个和他年龄不相上下的中年汉子,热情地将这位早上第一个来磨面的人迎了进去,上下仔细地打量了一番,问到:“以前咋没有见过你磨面?”杜甫向中年汉子作了回答,不知不觉中二人还谈起了庄稼收成、农民生活、风土人情,中年汉子告诉杜甫,他姓冯排行老三,人们都叫他三哥,家住凤凰村中,在这里看磨已二十多年。说着只见冯三哥用劲绞起磨盘,把杜甫扛来的早麦子倒摊在磨盘上,走出磨门,放下截水板聚水启磨。一会儿,白哗哗的麦面从上下石磨槽中淌出,在訇訇的水磨声中,冯三哥与杜甫的交谈兴趣更浓,话越说越投拍。

冯三哥知道了杜甫是从长安来的大官和读书人,就让杜甫对对联,杜甫点点头同意了。冯三哥出上联:“石磨磨麦豆”。杜甫抬头透过窗格向下游看去,十几米远的一栋水磨水轮正转得欢,想起这些年所遭受的流离之苦,自己怀才不遇,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现实生活,他随口而出:“水轮轮春秋”。冯三哥连声称赞:“妙!妙!妙联一幅!”这时,杜甫的一石早麦子也磨好了。冯三哥将加工的面粉收拾装好后,又拿来笔墨,请杜甫给他写字,杜甫爽快答应了。只见他手握毛笔,蘸饱浓墨,挥笔疾书,将“石磨磨麦豆,水轮轮春秋”一联书写在冯三哥的水磨房的门两侧木板上,冯三哥拍手称赞,高兴不已,连声道谢。从此之后人们称杜甫磨过面的冯三哥水磨房为“杜公磨”,在当地还流传了一句名言:“杜公磨房冯家看”。从那后杜公磨生意兴隆,再也没有发生洪水冲毁渠堰、断流停磨的事。

从杜甫寓居同谷磨面那时起,过了三百六十四年,到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秀才赵惟恭捐地五亩、县令郭慥建修杜公祠堂时,杜公磨已传到了冯三哥三十六代孙冯慕杜手中。

冯慕杜看到昔日杜甫书写的门联已墨迹淡化,联板已风吹烂朽,就找当时修杜公祠的监工派了人将水磨房门的那幅门联拓描下来,冯慕杜从家中找来两块上好的花梨木让技工刻制了这幅门联。从那时起,冯氏家族视这幅门联为圣物,代代相传,珍藏永远,秘不示人,传至上世纪中叶,已传至冯三哥五十五代孙手中。

上个世纪中叶,由于在飞龙峡中筑坝拦水,修建电站,八卦石旁的这盘古磨房因水流变向,水小而废,加之电动钢磨的出现,昔日的水磨房从此消逝了,这些往事和美景只留在上了年纪人们的记忆中。

手爬崖

从同谷城沿青泥河向下,是一条入陕进川的捷径。青泥河两崖有无数的悬崖峭壁,人不能过,鸟不能越,阻断了古代同谷人向外走出去的愿望。从汉代开始,先辈们已经开始在青泥河两崖修凿栈道,解决行路难的问题。

由于青泥河连年水满,两岸山路又险,行人外出走陕入川不便,也常有不慎者从崖沿边失足而亡。当年,杜甫居住在飞龙峡的凤凰村,凤凰台下方万丈潭边有一处十分险要的山崖叫“手爬崖”。因绝壁耸立,河水湍流,只有先辈在山崖上开凿了仅能容易人手爬脚蹬的石窝,让人爬过,过往之人经此地,无不心跳肉颤,双腿发抖,还不时有人葬身河中。

有一天,寒冬的阳光照在青泥河上,杜甫早早从县城卖药回来,看到午后的阳光照在凤凰台上,给平静的飞龙峡上倒映出了一幅凤凰台巍峨壮观的山水图,诗人心中顿时充溢了一点快意。于是他带上儿子来到万丈潭边看山慕水。西照的阳光将手爬崖照的一览无余。正在此时,只见一樵夫身背一梱青木柴,从手爬崖上艰难地爬行。忽然,樵夫身背的长柴在山壁上一撑,脚下一滑,连人带柴滚入青泥河中。杜甫吓得惊慌失措,大叫起来,眼睁睁地看着樵夫掉下河中,而不会游泳的他无能为力,他赶快打发儿子向凤凰村跑去,喊村里人救樵夫。自己从万丈潭边拾起一根长葛条扔到河中,樵夫双手紧紧抓住了这梱青木柴,人和柴在水中漂浮。这时,杜甫的儿子也叫来凤凰村的村民,在大家的奋力相助和樵夫的挣扎下,樵夫终于被人们救上了岸。上岸后,樵夫已昏死过去不省人事,村民赶紧在万丈潭边生上柴火,给樵夫取暖。杜甫懂得医术,在樵夫身上掐穴,一会儿只听樵夫“哎”的一声醒了,杜甫和村民才放下了一颗悬在手中的心。

樵夫醒后,俯身跪地,连磕三个响头,大谢杜甫,连称“官人是我的救命恩人,是我的再生父母。”杜甫父子二人扶起樵夫,樵夫早已热泪盈眶。

后来,杜甫与凤凰村王氏、冯氏、武氏等族人共同商议,如何凿宽手爬崖,以利人们行走,村人们个个拥护,决定在腊月初一开始修凿手爬崖险路。然而时间不长,由于生活所迫,杜甫携家带子离开了生活一月多的同谷,未能亲手修凿手爬崖,但他倡导凤凰村村民修凿手爬崖的事却一直相传下来。手爬崖险路修好后,赵山村赵秀才在手爬崖摩崖刻石记述了杜甫倡导凤凰村村民修凿手爬崖的事迹,因明初成州发生大地震,这块摩崖石刻震裂掉在了万丈潭中,从此消失。但杜甫父子二人勇救樵夫和倡导凤凰村村民修凿手爬崖的美好传说,千百年来在同谷大地广为流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曹鹏雁:杜甫在陇南的寓居地——兼辩“杜甫卜居栗亭论”
一千二百六十年的思慕,为了杜少陵祠,为了一颗嗟空却依然丰饶的诗心 l 牛旭斌
蜀道青泥 商震
甘肃著名古建筑——杜公祠
大唐盛世之诗圣杜甫传世名篇
雄图诗圣、杜甫诗句书法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