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士陵的书画篆刻作品
userphoto

2022.06.21 甘肃

关注
南园休问校书堂
—珍秦斋藏黟山黄士陵书画篆刻作品赏析
文/唐存才

晚清时期,随着乾嘉金石学兴盛后带来了整个学术层面的探索革新,梁启超撰《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此现象作评:“金石学之在清代又彪然成一科学也。自顾炎武著《金石文字记》,实为斯学滥觞。”[注1]伴随着金石学术领域的蔓延发展,清代金石书画艺术从创作主体的主观意识与所涉及的学术客观存在均受到金石学的影响而出现了诸多突破以往藩篱的思潮与作品,同时也为二十世纪文化艺术的进步夯实了人文基础。黟山黄士陵就是晚清时期金石文化滥觞之下杰出的金石书画大家,他以独特的艺术思想和视野基于金石基础而奋力践行的金石书画作品令世人耳目一新,直至黄士陵诞辰一百七十多年后的今天,追随者越来越多,艺术影响可谓深远。

黄士陵(1849-1909),字牧甫,又作牧父、穆甫等,号倦叟、黟山人、倦游窠主,室号蜗篆片、延清芬室、古槐邻屋,安徽黟县黄村人。

黄士陵幼受庭训,二十多岁去江西南昌并三十四岁南下广州谋生,约三十六岁入国子监随盛昱、吴大澂等研习金石学,再回岭南入张之洞开创广雅书局并助吴大澂编辑《十六金符斋印谱》,光绪庚子回归故里,期间为端方力邀赴武昌辑《陶斋吉金录》。黄士陵篆刻承学邓石如、丁敬、陈曼生、吴让之、赵之谦等并上涉三代秦汉经典,以赵之谦印外求印的思想为指导而广收博取,各类金石古文字材料在他艺术化的精心安排中成为篆刻创新的重要支撑,由此形成了光整妍洁、犀利劲挺、平中寓奇的风格,后世称之为黟山派。黄士陵书法以篆书为主,也最为后世印人书家所追寻,源于国子监研习的缘故,黄士陵篆书多以先秦金文书风特征书写各类作品,李尹桑曾评曰:“悲庵之学在贞石,黟山之学在吉金。悲庵之功在秦汉以下,黟山之功在三代以上。”[注2]然而近年见黄士陵手书《说文部首全本》后跋载曰“予学石鼓近十年临摹过三百本,虽未窥深奥,或不至背古而驰……”,由此方知黄士陵篆书之功还在于秦国石鼓文。黄士陵传世绘画文本所见有工笔花卉、金石器物博古图、金石器物并工笔花卉博古图,黄少牧曾跋家藏黄士陵画本云:“先公中年篆刻之暇,以嶺海奇花异草多为江南所无,时对花写照,藉留粉本。师宋元画法,参泰西画理,更有取於郑板桥纸窗花影之间,故姿态如生,色彩鲜艳……”[注3]而金石器物博古图则是对宋王黻《宣和博古图》、清《西清古鉴》、吴大澂《恒斋吉金录》、曹秋舫《怀米山房吉金图》等经典金石器物线描刻本的纸本还原,甚至基于光影投射于器物产生的明暗视觉变化,采用对器物不同部位敷于淡墨、色彩以更好地烘托器物立体感及表面锈蚀斑驳机理,这当然是继康乾时期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之后本土画家将中国古代绘画与西洋画理相结合一次成功的探索创新。

近日得见嘉德拍卖公司汇集黄士陵金石书画作品廿六件,分别为器物博古图五件、书法对联四件、各体篆书四屏、篆书晋葛洪《抱朴子》二屏、斋额横幅一件、临颂鼎横幅一件、扇面书法一件、团扇书法一件、行书信札二幅四件、印章四枚。不仅涵盖了黄士陵各艺术作品类型且多为传世精品。

 一、书法作品 

书法对联中非常亮眼的一件是洒金豆沙色笺篆书八言联,其画芯色泽温润雅逸、清慧隽永,释文曰“百事清平惟有令德,一家和乐是以大年。”内容呈现出吉祥平安,举家和睦欢乐的意境,置之当下居家厅堂其意义亦非一般书法作品可以比肩的。此八言联篆书书风稳健典雅,结体上追求大篆书风的率真自然却避开常人所写大篆易入的夸张,故而满纸充盈着静气。行笔优游不迫中呈现婀娜之姿,再以落款行书笔意似可知此联应在四十多岁时所书,亦可作此阶段黄士陵书法代表作品之一。乙未夏闰五月黄士陵篆书“不独江山,为将翰墨”七言联,端庄雍容、雄浑遒劲似有秦石鼓文遗风,而用笔自然流畅又显现出皖派邓石如、吴让之书风给黄土陵带来的影响。

Lot 4286
黄士陵
篆书八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158×32 cm×2;约4.6平尺(每幅)

Lot 4284

黄士陵

篆书七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出版:

1、《看似寻常最奇崛—黄士陵书画篆刻艺术》图版第19号,临时澳门市政局画廊出版,2001年。

2、《平直光洁见奇崛—黄士陵作品展》P39,澳门书法篆刻协会出版,2015年。

148.5×34 cm×2;约4.6平尺(每幅)

各体篆书四屏是丙戌春二月黄士陵38岁时所作,其时尚在北京国子监研习金石学。四屏分别临秦廿六年诏版、秦元年诏版、书汉杨恽《报孙会宗书》选、书南北朝谢惠连《雪赋》选,四屏中临廿六年秦诏版疏朗潇散,临秦元年诏版则古拙苍劲。《报孙会宗书》、《雪赋》篆书风格各异,一为吴让之书意,另一则取法先秦大篆。四屏书法反映出早年黄士陵学习经典及皖派前贤的雪泥鸿爪。

←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

Lot 4288

黄士陵

各体篆书四条屏

立轴 水墨纸本

出版:

1、《看似寻常最奇崛—黄士陵书画篆刻艺术》图版第5号,临时澳门市政局画廊出版,2001年。

2、《平直光洁见奇崛—黄士陵作品展》P18,澳门书法篆刻协会出版,2015年。

140×34 cm×4;约4.3平尺(每幅)

黄士陵篆书晋葛洪《抱朴子》二屏以朱丝栏为界格,整篇九十六字充盈着大篆书风,庄重整饬中独具中正庙堂气息,笔法中锋圆润却又富于轻重、粗细、曲直的变化,源于先秦钟鼎遒劲浑朴的韵味在黄士陵此书中表达的淋漓尽至,此二屏当是黄士陵成熟书风的精品代表。

Lot  4287

黄士陵

集金文条屏

立轴 水墨纸本

出版:

1、《看似寻常最奇崛—黄士陵书画篆刻艺术》图版第34号,临时澳门市政局画廊出版,2001年。

2、《平直光洁见奇崛—黄士陵作品展》P90,澳门书法篆刻协会出版,2015年。

176×47 cm×2;约7.5平尺(每幅)

临西周颂鼎手卷作于1899年正月,是年黄士陵51岁,黄士陵临书之下并注楷书释文,再作考跋云:“右颂鼎铭百四十九,积古斋释文,康昭宫者康王昭王之庙也……”接着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文物鉴定专家、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先生于2001年3月作跋曰:“珍秦斋藏黄穆甫临颂鼎鼎铭卷,其用笔朴茂重稳,甚得金文真谛。颂鼎传世共三器,上海博物馆於六十年代初得其一器,为姑苏过云楼旧物……”传世金石书画之珍在于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及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于作品的流传有绪,在于作品鉴赏递藏过程中文士的考跋记录痕迹。此黄士陵临西周颂鼎铭文不仅仅是一件临摹作品,其百年前金石家对此器考释的观点对今天研究颂鼎本体及晚清金石学发展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再者原藏珍秦斋又得马承源先生长跋,当然是精品珍本了。

←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

Lot 4282

黄士陵

临西周颂鼎铭文

手卷 水墨纸本

出版:

1、《看似寻常最奇崛—黄士陵书画篆刻艺术》图版第29号,临时澳门市政局画廊出版,2001年。

2、《平直光洁见奇崛—黄士陵作品展》P12,澳门书法篆刻协会出版,2015年。

书法:106×30.5 cm;约2.9平尺

跋:69.5×30.5 cm;约1.9平尺

是年六月黄士陵为欧阳務耘篆书扇面节录《韩诗外传》卷八,书风似秦诏版、亦似汉祀三公山碑意,这种缪篆字体方整大气,与黄士陵印章用字几乎相同,且书于扇面时用笔平直间掺以孤线其中,古朴而顿见灵动活泼的书意。

Lot 4281

黄士陵

篆书拟天玺碑节录韩诗外传

镜心 水墨纸本

出版:

1、《看似寻常最奇崛—黄士陵书画篆刻艺术》图版第7号,临时澳门市政局画廊出版,2001年。

2、《平直光洁见奇崛—黄士陵作品展》P26,澳门书法篆刻协会出版,2015年。

18.5×51.5 cm;约0.9平尺

1890年为星轮五兄临继彝铭三十六字团扇,整体布局左右虚实轻重相宜,小楷书释文尤为精湛,考黄士陵传世作品,这类小楷隽逸华滋,秀中见厚,结体宽博而紧结,张驰有度,极富节律感,多见于四十一、四十二岁间作品。

Lot 4289

黄士陵

临静彝铭文

立轴 水墨绢本

出版:

1、《看似寻常最奇崛—黄士陵书画篆刻艺术》图版第11号,临时澳门市政局画廊出版,2001年。

2、《平直光洁见奇崛—黄士陵作品展》P30,澳门书法篆刻协会出版,2015年。

D:24 cm;约0.4平尺

在岭南的岁月中,欧阳務耘与黄士陵关系极为密切,传说黄士陵曾居住務耘家并为其创作了很多作品。斋额篆书横幅“金寿室”即1899年9月为務耘所书,因为是斋额的缘故,黄士陵将金寿室三个篆字写的中规中矩,严谨刚正。金寿者,富贵长久也!可以肯定这是黄士陵斋额横幅最具吉祥美好寓意的代表了。

←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

Lot 4280

黄士陵

篆书匾额“金寿室”

镜心 水墨纸本

出版:

1、《看似寻常最奇崛—黄士陵书画篆刻艺术》图版第31号,临时澳门市政局画廊出版,2001年。

2、《平直光洁见奇崛—黄士陵作品展》P57,澳门书法篆刻协会出版,2015年。

37×144 cm;约4.8平尺

古代书法作品传世主要依赖于专题创作,此外,日常生活中信札往来以其率真自然,不作修饰而真情流露,点画随内心情感而起伏以致点画狼藉。更有信札内容直接反映当时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信息,史料性极其重要。黄士陵四页信札均致仲迟六兄,且有一封二页者行书风格异于书画题跋,雄强豪迈、郁勃苍劲,此黄士陵行书独特面目了。

Lot 4290

黄士陵

致丘诰桐信扎

清代写本 两通两页

出版:

1、《看似寻常最奇崛—黄士陵书画篆刻艺术》图版第18号,临时澳门市政局画廊出版,2001年。

2、《平直光洁见奇崛—黄士陵作品展》P122、P123,澳门书法篆刻协会出版,2015年。

24.7×12.6 cm×2

Lot 4291

黄士陵

致丘诰桐信扎

清代写本 一通两页

出版:

1、《看似寻常最奇崛—黄士陵书画篆刻艺术》图版第4号,临时澳门市政局画廊出版,2001年。

2、《平直光洁见奇崛—黄士陵作品展》P124、P125,澳门书法篆刻协会出版,2015年。

24.5×13 cm×2

二、金石博古图

金石学学术架始建于宋代,其标志就是学者对传世金石进行疏理研究后著书立说,成为后世研究金石文化与其发展历史的学术经典。其中王黻《宣和博古图》是对古代吉金器型以图案文本描述并附录所载铭文及尺寸等信息,是金石学科最为重要的核心组成。

综观黄士陵金石书画艺术,金石博古图是其最具特色的艺术种类,嘉德此次所集四件金石博古图分别为“周伯(君+頁)鼎博古图”、“商蠆鼎等博古图”、“芮太子鼎博古图”、“苗安作簋博古图”。“周伯(君+頁)鼎博古图”见著于罗振玉辑《三代吉金文存》,传世曾见此鼎以释六舟法墨拓全形,此为黄士陵绘画而成,鼎的各部分细节处皆描绘逼真,部分纹饰似用真金钩勒,至今光泽艳丽。黄士陵跋云图见苏州曹氏怀米山房刻石,释文见南海吴氏荺清馆金石录等。“商蠆鼎等博古图”为三鼎集绘之作,“商蠆鼎”出宋王黻《宣和博古图》,“作宝鼎”为潘祖荫攀古楼所藏,前面的鼎为吴大澂恒斋藏器,1893年中秋季节黄士陵44岁时作于广雅书局校书堂。整纸安排商鼎居中偏右,另外二鼎前后重叠偏左,左侧长跋考释,鼎铭各摹于器上、下或侧,是以视觉效果平衡中见虚实对比。三鼎造型精准,画工细腻,尤其色彩烘染出三鼎的光影变幻,如见真器。

Lot 4292

黄士陵

史颂鼎博古图

镜心 水墨纸本

出版:《平直光洁见奇崛—黄士陵作品展》P108,澳门书法篆刻协会出版,2015年。

122×39 cm;约4.3平尺

Lot 4293

黄士陵

周伯頵鼎博古图

立轴 设色纸本

出版:

1、《看似寻常最奇崛—黄士陵书画篆刻艺术》图版第12号,临时澳门市政局画廊出版,2001年。

2、《平直光洁见奇崛—黄士陵作品展》P112,澳门书法篆刻协会出版,2015年。

94×35 cm;约3平尺

Lot 4294

黄士陵

史颂德鼎博古图

立轴 设色纸本

出版:

1、《看似寻常最奇崛—黄士陵书画篆刻艺术》图版第8号,临时澳门市政局画廊出版,2001年。

2、《平直光洁见奇崛—黄士陵作品展》P24,澳门书法篆刻协会出版,2015年。

94×42.5 cm;约3.6平尺

Lot 4297

黄士陵

商蠆鼎博古图

立轴 水墨纸本

出版:

1、《看似寻常最奇崛—黄士陵书画篆刻艺术》图版第15号,临时澳门市政局画廊出版,2001年。

2、《平直光洁见奇崛—黄士陵作品展》P41,澳门书法篆刻协会出版,2015年。

125×51 cm;约5.8平尺

“芮太子鼎博古图”、“苗安作簋博古图”分别为南海伍逸庄观察藏器与取之清《西清古鉴》,两图均为线描完成器型,再以浓淡墨色逐步烘染出明暗光影达到器物立体视图感觉。又水墨博古图所呈现出独特的高雅清秀意境,只一个美字了得!

Lot 4295

黄士陵

芮太子簋博古图

立轴 水墨纸本

出版:

1、《看似寻常最奇崛—黄士陵书画篆刻艺术》图版第21号,临时澳门市政局画廊出版,2001年。

2、《平直光洁见奇崛—黄士陵作品展》P62,澳门书法篆刻协会出版,2015年。

111.5×35 cm;约3.5平尺

Lot 4296

黄士陵

苗安作簋图

立轴 水墨纸本

出版:《平直光洁见奇崛—黄士陵作品展》P106,澳门书法篆刻协会出版,2015年。

99×36.5 cm;约3.3平尺

 三、篆刻作品  

黄士陵篆刻承继皖浙两派且宗法赵之谦“印外求印”思想,从而在印学理念上突颖出属于黄士陵的“万物过眼皆为我有”,并以此思想付之于篆刻实践而展示出面目崭新的新印风,这就是篆刻黟山派,也是黄士陵传世金石书画艺术中最重要的标志。

“季昭长年”、“仁举江七”朱白文对章当是黄士陵篆刻代表作品之一,4.5厘米见方可谓印面硕大。“季昭长年”白文印虽言略参完白山民意,但仍然是汉铸满白印风,雄浑古朴,刚毅豪迈,用刀的爽劲又使得印面的厚重中露出明朗清新的气息。

“仁举江七”朱文印当是黟山印风的典型表达了,印面见十字界格所分,文字婀娜笔姿应是皖派吴让之篆法着数,而对线条稳狠自然的刀法自是黟山家法,所致众多横线的细微变化与孤线婑婉动人的穿插,尤其整个印面干净清爽又富于节律感,令人赏读回甘无穷。

Lot 4279

黄士陵刻“仁举江七季昭长年”寿山石博古钮对章

印文:

1、仁举江七。2、季昭长年。

边款:

1、略参完白山民意,牧甫作。2、仁榘江七兄属篆,黄士陵。

出版:

1、《看似寻常最奇崛—黄士陵书画篆刻艺术》图版第75号、第76号,临时澳门市政局画廊出版,2001年。

2、《平直光洁见奇崛—黄士陵作品展》P142、P143,澳门书法篆刻协会出版,2015年。

4.5×4.5×10.7 cm×2

“蕙香室”朱文印是黄士陵尚带有学习吴让之、赵之谦印风痕迹的作品,虽未署年款,但从印风可以推断此印似作于四十多岁。这一时期黄士陵已逐渐在前人基础上形成个人成熟印风,所以此印文字平正与婀娜相宜,合以行刀的犀利,妍洁气格顿现。

Lot 4278

黄士陵刻“蕙香室”寿山石羊钮印章

印文:蕙香室。

边款:牧甫。

出版:

1、《看似寻常最奇崛—黄士陵书画篆刻艺术》图版第73号,临时澳门市政局画廊出版,2001年。

2、《平直光洁见奇崛—黄士陵作品展》P134,澳门书法篆刻协会出版,2015年。

2.9×1.2×4.2 cm

“颖川”朱文印作于1894年,是年黄士陵46岁,此印黄士陵刻的神完气足,用刀一气呵成、使转自然致线条变化丰富,章法上力避均衡板滞若川字排列等,取古玺粗厚边栏与印文纤细袅娜线条形成了强烈对比,俊逸之风跃然纸上。

Lot 4277

黄士陵刻“颖川”青田石印章

印文:颖川。

边款:甲午秋七月,穆甫篆刻。

出版:

1、《黄牧甫印影》下集,P400,荣宝斋出版社出版,1996年。

2、《看似寻常最奇崛—黄士陵书画篆刻艺术》图版第74号,临时澳门市政局画廊出版,2001年。

3、《平直光洁见奇崛—黄士陵作品展》P132,澳门书法篆刻协会出版,2015年。

4、《黄牧甫自钤初刻印谱三种》第三册,P792,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20年。

2.2×2.2×5.5 cm

“南园休问校书堂”,黟山黄士陵在学术与艺术风云激荡的晚清时期以其敏锐的视野在前贤基础之上酝酿出属于自已的时代新风,为后世留下精彩的艺术作品的同时,也开启了艺术探索创新的新途径。

唐存才2022年5月于步黟堂


[注1]《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撰p93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5月版

[注2]《黄士陵书画篆刻艺术》p211临时澳门市政局2001年5月版

[注3]《中国书法》2016年第02期p122唐存才撰文“黄士陵生平及艺术史料研究四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士陵是近代著名的篆刻家,他的“务理”绘画作品为何备受争议
江苏印人 | 桑愉
黄仁龙「篆书答疑室」丨帮你重新梳理学习篆书的脉络.评论有惊喜!
「原创」不为门派约束,开拓新路,突破皖浙两大流派,另开局面
书法家黄汇珍荣登《2023年度百强艺术家榜单》专题报道
静远作品|献礼《江西日报》创刊100期杨剑篆书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