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孟頫楷书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userphoto

2023.06.02 甘肃

关注
如果说在书法届最有争议的人是谁?那我一定会认为是赵孟頫,身为宋代皇室后裔,却为元朝效命,所以至元朝开始,一些文人对他的讥评便不绝于耳。
文人评价

明代张丑、项穆、傅山,清代冯班、包世臣、康有为等都有专门文字批评赵书,如张丑《清河书画舫》说:“赵书过为妍媚纤柔,殊乏大节不夺之气”

项穆评其:“子昂之学,上拟陆、颜,骨气乃弱,酷似其人”

冯班亦云:“赵文敏为人少骨力,故字无雄浑之力”。

而赵孟頫的书法之所以被这么多的人讥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身为宋代皇室的后裔,却为元朝效命。

生平介绍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 [2] ,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 [4] 。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赵孟頫于南宋末年曾任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隐居不仕。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赵孟頫经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赶赴大都,受元世祖赏识,授兵部郎中。此后历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自世祖至武宗、仁宗、英宗四朝皆加礼敬。晚年逐渐隐退,延祐六年(1319年)借病乞归。至治二年(1322年),赵孟頫逝世,年六十九。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著有《松雪斋文集》等。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仕元”就被“遂恶其书”的人,却影响了元代到清代的整体书法,开创了继王友军、颜真卿之后书法历史的新纪元。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其书取法钟繇、“二王”、李邕、赵构等,于篆、隶、真、行、草诸体皆擅,尤以楷书、行书著称;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此外,赵孟頫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他的代表作品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四体千字文》、《雍古氏家庙碑》、《汲黯传》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楷书资料库 | 赵孟頫67岁书《福神观记》(高清扫描版)
赵孟頫写的行楷,难得的大字帖(之一)
【名帖收藏之0158】元代卷(赵孟頫书法十五)
赵孟頫书苏轼《前后赤壁赋》935个高清大字
赵孟頫《妙严寺记》
元代 赵孟頫《杭州福神观记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