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政治计算题汇总

 

1.(09全国Ⅱ24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C

A720万元,6   B720万元,5    C600万元,5     D600万元,6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2009年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属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因此仍然是600万元。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09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6÷(1+20%)=5元。所以选C。

2.(09全国Ⅰ24)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B

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     D.不变

【解析】本题与前两年的高考计算题相比较,从计算的角度要简单一些,但对“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两个陌生的概念比较费解。通过读题,从“某小企业…生产一件甲种商品”必需明白“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在本题中是指个别劳动时间而非仅指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商品的价值。因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某小企业生产的甲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6元出信,即10万×6元=60万元,又因为该企业劳动生产率(即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0%,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10%(10万件×(1+10%)=11万件),其它条件不变(重要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所以,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1万件×6元=66万元,所以,比上年度销售收入增加6万元。所以本题选 B。

3.(09江苏7)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   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B)

A.2  B.4   C.8   D.16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直接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电脑由原先的1台变为2台;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半,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单位时间内生产手机的数量由原先的4部变为8部。现在的交换等式变为2台电脑=8部手机,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故选B项。

4.(09安徽3)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B)

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

5.(09辽宁12)某企业年初自有资本40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当年贷款的年利率为8%,企业的毛利润(毛利润/总资产)为10%,则企业的年净利润为(D)

A.29.2万元   B.32万元  C.39.2万元  D.42万元

6.(09北京30)右表是一个建筑公司某年度的部分经营信息,其中“税金及附加”包含了该公司应缴纳的某种税,这种税的名称及计算正确的是(A)

A.营业税=1000万元×税率

B.增值税=1000万元×税率

C.营业税=650万元×税率

D.增值税=650万元×税率

7.(09上海9)农民工小张返乡创业获得当地银行40万元贷款支持,贷款期限2年,贷款年利率5%。如果按复利计算,贷款期满时小张须支付的贷款利息为(C

A2万元  B4万元  C41万元  D42万元

8.(09四川26)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A)

A.损失了人民币1600

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600  

C损失了美元160

D 减少了美元损失160  

9.(09海南1)假设2007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5。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B)

A.1:4.95   B.1:5  C.1:5.6   D.1:6.05

2008年高考政治计算题汇总 

08年高考政治计算题解析及启示
纵观08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以及全国高考地方试卷政治学科试题都普遍涉及计算题,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更强的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应该说这是一种命题趋势,广大师生务必引起高度关注。
下面我们来看看今年高考中政治学科的计算题。
1、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Ι25小题。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   B12.5    C18     D18.75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币值的大小与商品价格的高低成反比。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计算此题分两步:首先,可以把15元看成20071单位M商品的价值总量,2008年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就是150%,价值总量没有改变,所以20081单位的M商品的价值量为15÷150%=10;第二步,该国货币贬值20%,既过去1单位的货币价值,在现在仅为120% =80%,用贬值前的货币去表示M商品的价格为10元,贬值后的货币用来表示M商品的价格,如果把其设为X,则80%X=10 有X=12.5     综合式为  15÷150%÷120%=12.5。正确答案应为B
2、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四川卷第24小题。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   D121亿元和121亿元
解析:此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额的关系,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如果把2007M商品的价值总额100亿元看成一个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其它条件不变,2008年劳动者数量增加10%,即为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10%,使用价值总量为110%,则2008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100亿×110%=110亿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M商品的价值总额不变,但M商品数量增加10%,即现在的数量为110%。把110亿元看成1单位商品价格总额,则110%个单位的M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10亿×110%=121亿元。即M商品在2008年的价值总额=100亿×110%=110亿;价格总额=100×110%×110%=121亿。正确答案应为C
3、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北京卷第33小题。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0.75   B0.80  C0.85  D1.25
解析:此题相对于全国卷Ι和四川卷要容易的多。此题考查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及其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把1元看成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25%,即商品数量为1+25%,价值总量依然为1元,则单位商品价值量为1÷(1+25%)=0.80元。正确答案应为B
4、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天津卷第26小题。天津泥人张彩塑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被誉为民族艺术的奇葩,深受中外人士喜爱。如果该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其它条件不变,美元贬值后该商品以美元标价为(        
A、上涨不足5%    B、上涨5%以上  C、下降不足5%  D、下降5%以上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汇率的有关知识。美元贬值后,即我国人民币汇率上升,意味着等量的人民币将会换得更多的美元,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用美元来表示其价格,则上涨在5%以上。此题正确答案为B。或者这样理解:人民币比美元可以表示为  XY=1+5%X:(1+5%Y    美元贬值后意味着数量X的人民币换得的美元在数量Y以上,数量(1+5%X的人民币换得美元在数量(1+5%Y以上,即在美元贬值后,增加5%的人民币意味着增加5%以上的美元。
5、全国高考文科综合重庆卷第27小题。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 )
A1400万元   B5600万元   C7000万元  D9800万元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外汇汇率、企业的经济效益等知识点。首先,结合汇率知识算出用人民币表示的每件商品价格为10×7=70,其次算出该企业的生产总值为70×100=7000万,最后减去成本就是利润,7000—14×100=5600万。正确答案为B
6、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宁夏卷第12小题。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 
A110亿元   B120亿元   C130亿元   D132亿元
解析:参看例2便可得出正确答案为A
7、全国高考海南政治卷第1卷第2题。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含义的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从题中可知生产M商品的甲乙两家企业都是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要求出2008年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要求出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下生产单位商品M的劳动时间。首先要计算出甲乙两家企业2008年生产M商品的数量和,10×120%)+8=20万件。并计算出2008年两企业生产所有商品所耗费的总时间 1+20%×12万+10×8=140万小时。最后就可算出2008年每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40÷20=7小时。此题正确答案是B
8、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的理解,对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的理解,涉及价值总量、交换价值总量和使用价值总量的认识。可以分三步解决:第一步,先求出劳动生产率提高后4小时所生产的商品总数。根据题意可知,生产者A4小时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为4件,即使用价值总量为4。第二步求出4件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题目中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未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未变,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仍为40元,价值总量应该为4×40=160元。第三步求出交换价值总量。商品价值总量160元,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也因该是160元。
通过对高考计算题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更加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这是历年高考政治试题命制过程中比较稳定的方面;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更加突出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考查学生对学科基本理论的理解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综合运用和调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这便是当前高考试题最容易求新求变的方面。在高考中政治学科以计算题形式出现的试题,作为一种趋势将长期贯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高考政治中出现的计算题就是考察学生对最基本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我们在平常的学习或复习中要强调这方面的练习,作为政治老师在后期的复习中要安排专题进行强化训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0年政治高考计算题解析 - 紫金山红杜鹃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07年高考政治试卷中的计算题
关于高中政治经济计算题精选总结大全
高中政治经济常识错误剖析
简析计算型选择题 - 踏浪而来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商品价值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