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甫与陇右地域文化
摘 要:陇右时期在杜甫一生的生活和诗歌创作生涯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这一时期的诗作具有与其它时期不同的显明的个性。其成就的取得有诸多的因素,其中陇右地域文化的影响是一个不应忽略的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陇右的独特自然风貌、胡汉民族浑融、文化多元情境及不时出现的边烽紧急情势对杜甫这一时期的思想和创作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激发了杜甫的诗兴;影响了杜甫山水诗的创作;陶冶了杜甫的心灵,升华了杜甫的境界。
杜甫流寓陇右的经历和诗作具有显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对陇右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记写了陇右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具有证史、补史的作用;使历史上无人专门咏写过的陇右山川风物得到了全景式的描绘;为陇右文化艺术的拓展延伸提供了一个“武库”;对陇右地区的文化建设、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关键词: 杜甫 陇右之行 陇右诗 地域文化 影响
杜甫的一生充满着坎坷与悲辛,尤其是晚年的飘泊流寓生涯,是他生活的极大不幸,然而他此时的诗歌创作却取得了巨大的收获,究其缘由,得益于地域文化的影响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而他的经历与诗作又对流寓之地的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乾元二年的陇右之行及诗歌创作就是一个显明的例证。
陇右地域文化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立秋过后,杜甫携眷西行,先后来到秦州、同谷,岁末又转徙成都。陇右半年,在杜甫的一生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冯至先生说:“在杜甫的一生,759年是他最艰苦的一年,可是他这一年的创作,尤其是 ‘三吏’、‘三别’以及陇右的一部分诗却达到最高的成就。” 对此,论者多以“诗穷而后工”概之。这固当是一个重要原因,但陇右独特的地域文化对杜甫此时创作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应忽略的方面。
一、首先我们看到,陇右地域文化对杜甫心态的变化,诗兴的勃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陇右半年,是杜甫一生创作中最为旺盛的一个时期,五个多月作诗117首,超过了他困守长安十年诗量的总和(约110首)。尤其是寓居秦州的三个月,写诗95首,平均每日一首,这在他的创作经历中是绝无仅有的。同时我们注意到,这一时期的诗作有一半以上是以组诗形式写的。117首诗中,明确标为组诗的就有10组52首,其规模、数量是其它时期所没有的。这些变化,自然与诗人的经历、思想有关,但陇右的地理形势,诗人新处的与以前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秦州位于陇山的西面。陇山是六盘山的支脉,为渭河平原与陇西高原的分界,高近三千米,山势险峻,自古为艰险难越之地。《三秦记》载:“陇坂九回,不知高几里,欲上者七日乃得越。”杜甫在《秦州杂诗二十首》中首先记写的就是陇山给他的感受:“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紧接着看到的秦州则是“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这一“愁”、一“孤”,便是陇右的地理环境给他造成的心理反应。来到秦州后,他又一再写到这里的山川形势,自然环境:
清秋望不极,迢递起层阴。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 (《野望》)
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天风随断柳,客泪堕清笳。 (《遣怀》)
下马古战场,四顾但茫然。风悲浮云去,黄叶坠我前。(《遣兴三首》其二)
本来,仕途的蹭蹬,生计的暗淡已经使他陷入愁苦的情境之中,而与关中迥然不同的秦州的地理环境又使他多了一层孤独之感。显然,作为地域文化空间依托的自然环境的改变,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心理,愁苦、孤独构成了他陇右时期的基本心态。然而,“孤独心态是一种通向精神自由的心态,它有助于作家进入创作的自由天地”。[2] 有助于诗人把写诗作为一种精神寄托。此时的杜甫,把“诗是吾家诗”提升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之上。陇右时期诗歌创作的空前旺盛,超常丰产与此是不无关系的。“故人何寂寞?今我独凄凉。老去才难尽,秋来兴甚长。”即是诗人自己的清楚表白。
同时,高峻的陇坂将秦州、同谷置于一个避远、抑塞的境域,使杜甫远离了中原的战乱和关中的喧嚣,而处于一个相对清闲、平静的环境之中。这样,就使他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个人的际遇,反省自己的经历,思考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地僻关塞,信息不通使他格外思念亲友。采药晒药的乡居生活,置身于山野之中的流徙生涯使他靠近了自然,甚至完全融入了自然。陇右独特的地域物质文化,民风习俗,山水风光,一方面使他感到新奇、惊异,激发了他的诗兴;一方面又给他提供了丰富的诗材。如:麦积山、太平寺、隗嚣宫、南郭寺、秦州驿亭、禹穴、仇池山、法镜寺、凤凰台、万丈潭等名胜古迹;飞将军李广、寻源的张骞、陇右的监牧、赴边的使节等各类人物;西出流沙的驿道,兵戈不息的凤林关等通接西域的路隘;“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的天象;“胡舞白题斜”“羌女轻烽燧”的民风习俗以及本土及外来的动物、植物、器物等,琳琅满目,千汇万状。“秋来兴盛长”的杜甫把它们一一熔铸于笔端,记写在纸上,构成了一幅幅多采的画卷。忧时伤世,遣兴抒怀,思亲怀友,登临观览,咏物寓意,求田问舍,山水纪行,无所不有。“山川城郭之异,土地风气所宜,开卷一览,尽在是矣。”[3] 这在此前是所没有的。那些被认为是标志着杜诗最高成就之一的《秦州杂诗二十首》、《月夜忆舍弟》、《天末怀李白》、《梦李白二首》,以及《发秦州》、《发同谷》两组纪行诗,无不渗透着陇右地域文化的痕迹,呈现出陇右地域文化的鲜明色彩。
【作者简介:聂大受,男,甘肃天水人,天水师范学学院教授,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甘肃省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天水杜甫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诗的分期分地域研究与杜甫“同谷诗”
杜甫陇右诗的文化审视
秦州客居三个月,杜甫写下了这些千古诗句
杜甫秦州杂诗与陇右文化
诗圣杜甫与秦州
杜甫缘何“满目悲” ——读《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