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末杨维桢的“丑书”

“丑书”一向是过街老鼠

人人喊打

但是700年前的一个人

他的“丑书”却无人敢说丑

历代对其赞不绝口的人倒有不少

这个人就是元末杨维桢

杨维桢

提到元代

赵孟頫以一人之力横扫南北,一统书坛

成为有元一代无可逾越的高峰

在以二王为最高审美标准的时代

杨维桢一笔“丑”字如何立足书坛

而且还牢牢占据书法史一席地位

岂不是咄咄怪事!

其实说怪也不怪

好的书法不外乎技法纯熟

格调高雅特色鲜明

只要丑出了特色、丑出了个性

外丑而内美

并且被大多数人认可

那就是艺术了

杨维桢正是“丑”出了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杨维桢《竹西草堂志》(局部)

如果元代只有赵子昂、鲜于枢的复古

且后来者一味因循守旧专事模仿

那整个元代书坛未免显得单调乏味

没有杨维桢的搅局

元代的书坛注定不完整

起码不够鲜活

杨维桢的出现注定要打破时代的沉闷

用一只秃笔,以无法之法

刷抹出一代宗师

赵孟頫《秋深帖》

杨维桢在元末就是个特立独行之人

这与他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有关

杨维桢出生在今天的绍兴诸暨

家旁有铁崖山

杨维桢幼年时父亲在铁崖山上建楼

楼下种梅百株,楼上藏书万卷

父亲将杨维桢与其兄送到楼上

撤掉梯子用辘轳送饭,如此读书五年

杨维桢聪颖过人能“日记文章千言”

加上他勤勉用功

所以苦读了五年之后

早已满腹经纶

张氏通波阡表卷(局部)

杨维桢性格狷直,行为放达

在官场经常遭到奸吏攻讦

忤逆上司十年不获迁升

但他做官却不以此为意

他对出身贫贱而有才德的人礼之如师父

元末社会动荡

张士诚占据吴中之后

江南名士竞相投靠

只有杨维桢屡次征召不应

并戏作诗曰:

“山中岁岁烽烟起,海上年年御酒来。

如此烽烟如此酒,老夫怀抱几时开。”

《草书七绝诗轴》

杨维桢也爱寄情诗酒声色

出门必有歌童舞女相从

优游必置酒畅饮

作诗必有侍妾端砚

一次与倪瓒在一位朋友家喝酒

杨维桢突发奇想

拿妓女的鞋子盛酒传饮

倪瓒是出了名的洁癖

看他如此狂妄之举

立刻大怒拂袖而去

《梦游海棠城记卷》(局部)

后来杨维桢冒犯丞相达识帖睦迩

徙居松江(今属上海市),筑园圃蓬台

门上写榜文道:

“客至不下楼,恕老懒;

见客不答礼,恕老病;

客问事不对,恕老默;

发言无所避,恕老迂;

饮酒不辍车,恕老狂。”

性情极为倔强不入俗流

赋闲在家的杨维桢与一帮文人诗文唱和

成为当时名震一时的诗坛盟主

杨维桢在诗、文、戏曲方面多有建树

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

史称“铁崖体”

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被人称为“一代诗宗”“文章巨公”

《城南唱和手卷》

杨维桢擅音乐特别是擅吹铁笛

“铁笛道人”这一别号就是因此而来

人们经常看见他清晨披鹤氅戴铁冠

端坐小蓬台

有客人到访

他不请客人上楼自己也不下楼

两人遥相高谈

喝酒喝到高兴处

他就取出铁笛旁若无人地吹起来

这铁笛可大有来头

相传古来隐者、高士善吹此笛

笛音响亮非凡,有穿云裂石之声

古人有诗云:

“铁笛一声吹雪散,碧云飞过岳阳楼 。” 

《周上卿墓志铭卷》(局部)

朱元璋打败元军建立明朝

为了政治宣传看重杨维桢的名望

三番五次请他出山纂修礼、乐书

他答曰“岂有老妇将就木而再理嫁者耶”

坚决不仕两朝

但奈何不了权威

他还是被迫受诏前往南京

在皇帝面前恳切陈情

留京百十天就乞求归老

归前宋濂赠诗曰:

“不受君王五色诏,白衣宣至白衣还。”

归家后急撰《归全堂记》,掷笔而亡

跋黄公望《九珠峰翠图》

杨维桢的书法和他的性格、诗歌一样

奇崛峭拔、狷狂不羁、讲究抒情

尤其是草书作品

放浪形骸极具抒情意味

他的书法直追汉魏两晋

融合了汉隶、章草的古拙笔意

同时汲取二王行草的风韵和欧字劲峭的方笔

加上他的强烈个性

形成了奇崛峭拔、狷狂不羁的独特风格

与赵孟頫的高雅秀美相比

确实应当归为“丑书”一类

吴宽说他的书法如

“大将班师,三军奏凯,

破斧缺笺,倒载而归。”

尤其是晚年的行草

恣意古奥、狂放雄强

气势磅礴、想象奇诡

《真镜庵募缘疏卷》


杨维桢传世作品有楷书《周上卿墓志铭》

行书《张氏通波阡表》《真镜庵募缘疏卷》

草书《梦游海棠城诗卷》等

其余墨迹则多见于书札及书画题跋之中

杨维桢的书法

不能以寻常的书法的美丑标准来衡量

他的字就是其性格的写照

人奇字也奇

他的“丑书”丑出了艺术个性

因此刘璋在《书画史》中评价他说:

“廉夫行草书虽未合格,然自清劲可喜。”


来源:网络。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藏品赏鉴 | 杨维桢《晚节堂诗》
700年前的“丑书”,大家为何都说好,元代高隐杨维桢书法探析
名家|杨维桢(1296—1370)-今日头条
元代书坛“最后一根稻草”,与赵孟頫针锋相对,字迹中有刀光剑影!从
他是元代的“丑书大师”,为了练字5年没下楼,草书水平直逼王羲之
杨维桢丑书:横扫元朝复古书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