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中地理填图专题三《中国地理》(一)

十八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图1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

图2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

三大阶梯分界:Ⅰ.________山脉  Ⅱ.________山脉 Ⅲ.________山脉

Ⅳ.____________岭 Ⅴ.________山脉 Ⅵ.________山 Ⅶ.________山

地形:①______________高原 ②______________高原 ③______________高原

④______________高原 ⑤______________平原 ⑥______________平原

⑦______________平原 ⑧______________盆地 ⑨______________盆地

⑩______________盆地 ⑪______________盆地 ⑫______________丘陵

山脉:A.____________山脉 B.____________山脉 C.____________山脉

D.____________山脉 E.____________山脉 F.____________山脉

G.____________岭  H.____________岭  I.____________山

J.____________山脉  K.____________岭  L.__________岭

M.____________山脉 N.____________山脉 O.__________山脉 P.________山

Q.____________山脉 R.____________山脉 S.__________山   T.________山脉

要点速记

1.地形: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西部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

2.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海拔多为1 000~2 000米;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3.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

(1)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2)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内陆和沿海的联系。

(3)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阶梯交界处,交通不便。

4.主要地形区

(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我国面积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

(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紫色盆地”之称)、准噶尔盆地。

(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十九 中国的气候

图1 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图2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图3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气候:A.______________气候                    B.______________气候

C.______________气候                            D.______________气候

E.______________气候

温度带:Ⅰ.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

Ⅲ.______________                                    Ⅳ.______________

在图3标出800 mm、400 mm、200 mm等降水量线。

干湿地区:①____________区                    ②__________区

③___________区                                       ④__________区

要点速记

1.气温

(1)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一月0 ℃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2)温度带: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青藏高原区。

2.降水

(1)分布特点:从时间上看,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从空间上看,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2)干湿地区: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旱。

①湿润地区:年降水量800 mm以上,以水田为主。

②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400~800 mm之间,以旱地为主。

③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400 mm之间,以牧区为主。

④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 mm以下,以沙漠、戈壁为主。

⑤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以8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以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半干旱区与干旱区以2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3.气候

(1)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3)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一线为界,以东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

二十 中国的河流

源地:A.______________

图1 黄河水系

注入海洋:B.__________

分界点:C.________                              D.__________

支流:E.________                                  F.________

水电站:G.________________

省区城市:H.____________                    I.____________

J.____________                                    K.____________

L.____________

图2 长江水系

源地:m.____________ 注入海洋:n.________

支流: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e.__________                         f.__________

g.__________

分界点: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城市: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⑥________                              ⑦________

湖泊:⑧__________                ⑨__________        

水电站:h.______________      k.________________

要点速记

1.长江

(1)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 300多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世界第三长河。

(2)长江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干流呈“V+W”状,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3)上游与中游以湖北宜昌为界,中游与下游以江西湖口为界。

(4)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长江三峡段的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构成当前中国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

(5)生态环境

①问题: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等。

②治理:上游营建防护林,进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中下游退耕还林,加固江防大堤,疏浚航道;入海口主要进行海水污染预防及治理。

2.黄河

(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北麓,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九省区,全长约5 464千米,干流呈“几”字形,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2)上游与中游以内蒙古河口为界,中游与下游以河南桃花峪为界。

(3)小浪底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

(4)生态环境

①问题:宁夏、内蒙古段出现断流;下游形成“地上河”(河南开封);上游的刘家峡至包头河段和下游的开封至入海口河段在初春或初冬时节会出现凌汛现象。

②治理:在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减少泥沙下泄;在下游修筑堤坝,加固黄河大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初中地理 |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大兴安岭的综合地理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上册地理知识点汇总(人教版)[页2]
100道世界地理常识题——你敢挑战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