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理专题十五:西北与青藏地区、中国在世界中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草原和荒漠

1.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

2.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新疆的地形特点为“三山夹两盆”。

3.气候

(1)特点: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

(2)原因:①距海遥远、②且被重重山岭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4.河流:河流稀少,多为季节性河流,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注意: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外流河。)

5.地貌景观(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自东向西降水越来越少)

二、牧区和灌溉农业

1.牧区:贺兰山以东为大型优质草场(温带草原草场),贺兰山以西为高山草场。

2.灌溉农业区:

(1)优势: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所以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葡萄、哈密瓜)。不利:干旱缺水。

(2)农业区:在有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如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河水(如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引黄河水)的地方形成灌溉农业区。

塔里木盆地
一、沙漠和戈壁广布

1.位置:位于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2.气候:是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原因:远离海洋(海陆因素);周围有高山环抱(地形),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

3.绿洲: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水源主要来自于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主要城镇和交通线都沿绿洲分布。

灌溉工程:坎儿井

二、油气资源的开发

1.资源优势: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2.开发资源的劣势:气候干旱严酷、交通不便。

3.资源开发的良好条件:西部大开发,沙漠公路建成。

4.西气东输的影响:

(1)对西部:发挥了西部的资源优势,为新疆带来了经济发展机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对东部: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优化了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于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5.环境保护

(1)必要性: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

(2)措施:在开发油气资源的同时避免破坏环境,加强对绿洲的环境保护。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一、位置与范围

1.地理位置:位于我国西北边陲,边境线漫长,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

2.地理范围:土地面积约166万千米2,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6,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二、自然地理环境

1.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脉,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大势。

2.气候: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3.河流与湖泊

(1)河流:新疆绝大部分河流为内流河,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额尔齐斯河为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2)湖泊:新疆湖泊数量较多,但多为咸水湖。

三、社会经济面貌

1.农业:新疆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长棉绒、啤酒花和甜瓜生产基地,以及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生产基地。

2.工业:形成了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3.交通:新疆的铁路线主要有兰新线、北疆线、南疆线;新疆现为中国拥有机场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

4.第三产业:新疆以加快旅游开发、促进商贸流通、发展社区服务为重点,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四、生态环境保护

1.原因

(1)自然原因:新疆干旱区面积广大,沙漠、戈壁等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生态环境脆弱。

(2)人为原因:随着经济开发力度的加大,新疆一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2.表现:主要表现在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和湖泊干涸、耕地和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等方面。

3.措施: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新疆采取休耕、轮牧、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化等一系列得力措施,改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青藏地区自然资源和农业
一、世界屋脊

1.地理位置:位于我国西南部,昆仑山-祁连山以南,横断山以西,南至国界。

2.地势特征:主体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__000米,有“世界屋脊”之称。高原的东北部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

3.地形、地貌:“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或“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其显著特征。

4.河流:本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5.气候:独特的高寒气候,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6.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太阳能资源、地热资源。地热发电站:羊八井。

7.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

二、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

1.牧业:我国的高寒牧区,高山草甸分布广泛,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2.种植业:本区的农业受低温的限制,不能大面积发展,只能分布在海拔较低,条件相对较好的河谷地区。主要有青海省的湟水谷地,西藏自治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粮食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谷地海拔相对较低,水热条件相对较好,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和小麦。因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因此作物单产高,品质优)

3.饮食和民居:

饮食:糌粑、青稞酒、酥油茶等。

民居:牧区是帐篷,农业区是平顶碉房。

4.民族和宗教:藏族、佛教(或藏传佛教、喇嘛教)。

三江源地区
一、江河的源地

1.江河的源地: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和澜沧江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最初水源来自于雪山和冰川的融水。

2.水源调蓄器: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水源调蓄器。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一)为什么要保护三江源地区:

1.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2.它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3.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4.保护好“中华水塔”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

(二)三江源区的环境问题及原因

自然原因:全球变暖,冰川萎缩导致的湖泊和湿地的萎缩;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最终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尤为突出。

(三)措施: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具体要求为退耕还牧、全面禁猎、休牧育草,禁采砂金,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中国在世界中
一、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1.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着资源特别是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2.我国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的差异,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3.主要表现:东、中、西不发展极不平衡,沿海与内陆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5.解决措施:大力实施西部发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城乡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

三、做负责任的大国

1.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这对世界是一大贡献。

2.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3.我国政府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地理重点知识点全(二)182条填空题
中国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初中初二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中考地理必备考点!!!!
八年级下地理知识点简结
湘郡未来实验学校生地冲刺资料(部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