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逆周期调控
名词:逆周期调控

知识定位:

新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01-

逆周期调控 |简介

逆周期调控是一种宏观审慎政策。央行等相关部门应在客观准确判断宏观形势的基础上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进行灵活的逆方向调控,建立健全与新增贷款超常变化相联系的动态拨备要求和额外资本要求,通过逆周期的资本缓冲,平滑信贷投放、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实现总量调节和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金融监管的弹性和有效性。

简而言之,逆周期调控是指通过一些政策工具和措施让整个周期波动性平缓下来,负面冲击小一点。

-02-

逆周期调控 |背景

经济周期的存在使金融体系在经济扩张时期加速风险的集聚,并且在经济衰退时期集中释放,从而进一步加剧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波动,这种现象被称为金融体系新周期性。如何实施监管制度的变革,缓解银行体系新周期性的负面影响,促使银行业在经济扩张时期集聚的风险在经济衰退时平稳释放,使宏观经济运行更加稳定,是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变革的应有之意。

逆周期监管理论认为,周期性会导致商业银行在经济上行时期大量放贷积聚风险,助推经济泡沫,经济下行时期引发信贷紧缩,从而扩大宏观经济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波动幅度,并最终加剧金融体制风险。

-03-

逆周期调控 |作用

逆周期的作用是对周期当中的系统性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对冲和缓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经济模式都是在波动中发展的。这种波动大体上呈现出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的阶段性周期循环,即为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的波动与循环是经济总体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04-

逆周期调控 |调节方法

第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通过产业、科技、土地、贸易、劳动用工等政策协调配合,经济扩张时要防止投资过热、经济过热;经济收缩时要扩大融资总量、增加财政投资、鼓励产业投资。

第二,增加资本监管制度的“逆周期”要素,即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化动态调整资本充足率,以实现在经济萧条时适度放松监管标准,在经济过热时适时提高监管标准。

第三,建立逆周期的信贷调节机制,发挥资本、宏观政策与市场机制对信贷增长的约束作用,平抑信贷周期。

第四,注重新工具的开发和运用,建立与新增贷款超常变化相联系的前瞻性拨备要求,设计与经济周期变化有关的杠杆率和流动性要求,实现总量调节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有机结合。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一些政策工具的政策传导渠道可能相互重叠,特别是当实体经济和金融周期走向不一致时,不同政策工具之间容易出现冲突。因此各种政策必须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特别是逆周期调节作为一项跨周期的制度安排,其调控的有效性依赖于调节的前瞻性和适度性,只有同时把握好调控的时机和力度,打好“提前量”,才能使调控效果更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要逆周期调节?
现阶段我国为什么实行积极性的财政政策
2006金融运行分析及展望2007(3)
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中国银行业模式利弊谈
《中国金融》|张晓慧:宏观审慎政策在中国的探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