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春霖的小楷
01

1904年7月4日清晨,日光熹微,东方的地平线上刚刚泛出一抹鱼肚白。

刚从黑夜中苏醒的紫禁城,迎来了二百多名新科进士。这些人被宫内太监领着,踏过重重门槛,经过一系列繁复仪式,终于来到位于紫禁城腹地的保和殿。

刘春霖

当卷子送给慈禧太后看时,最先映入慈禧眼帘的,是一份署名为朱汝珍的答卷,这个名字触动了慈禧敏感多疑的神经。

慈禧是个特别讲忌讳的人,“朱”字与“诛”同音,光这一点就足以让慈禧感觉不吉利。而“珍”字让慈禧想到珍妃,那是光绪帝最宠爱的女人。

刘春霖殿试答卷

如今看到第一名考生名字里有“珍”字,心中的不快更甚。慈禧索性把他的考卷扔在一边,随即看到的是刘春霖的考卷。

慈禧整体扫一眼,答卷人写得一手清秀隽雅的馆阁体小楷,字字排列整齐,楷法森严,单是看字迹就惹人喜欢。慈禧看了答卷人名字,刘春霖,吉祥之兆,有“久旱逢甘霖”之意。

这一年刚好遇到了大旱,迫切地需要一场春雨。清末久遭天灾人祸,慈禧又是个极度迷信的人,于是御笔一挥,把状元和榜眼的名次调换,刘春霖因此坐上状元郎的位置。

02

状元刘春霖是肃宁县人,出身低微,家里祖辈都是农民,父母在保定知府衙门做点小差事以养家糊口。

这一家子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天下父母都盼着孩子成龙成凤,刘家父母也不例外。

刘家兄弟二人,小时候被送到家里做私塾老师的表叔那里,由表叔教导他们功课。

两个孩子白天在农田里干活,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晚上才能挤在昏暗的一盏小豆油灯下读书。

肃宁县是个小地方,能应试的名额很少,而刘家兄弟学习刻苦,成绩突出,深遭别人嫉恨。

清代科举

有考生买通当地廪生胡光签,让胡光签出面阻拦别的廪生为刘氏兄弟做担保,刘家兄弟因此白白耽误一次考试机会。

后来,有一位老廪生听闻刘家兄弟因此事无法考试,义愤填膺,亲自为他们作保,二人才得以参加考试。

刘家兄弟不负众望,二人都考上了秀才,进入保定的莲池书院进一步学习。

刘春霖兄弟二人就读期间本可以参加乡试,乡试通过就有了举人身份,但当时刘家父母病重,二人陪伴父母,没有去参加。

后来父母相继亡故,二人在家守孝,无法参加乡试。

保定莲池书院

于是这对兄弟在莲池书院刻苦学习了十年,十年间他们如饥似渴地吸取知识,对经史子集和西方名著都有很深的认识。

终于,在光绪帝三十岁那年,二人同届考中举人。次年,二人又都考上了进士,刘春霖更是名列进士榜首。

03

刘春霖考上进士的那两年,清廷为了维护统治,不得不采纳维新派的建议,要实行“君主立宪制”。

并且为了实行君主立宪,选派了一些留学生去实行君主立宪的国家考察学习,末代进士们很多人都以留学生的身份被派出去了,刘春霖也不例外。

刘春霖高中进士之后,只在翰林院当了一年的差,就被送去日本的东京法政大学留学。

由于莲池书院的声名享誉国内外,东京法政大学的学者们得知刘春霖来自莲池书院之后,经常找他探讨学界话题,刘春霖所展现出的才智让他们赞叹不已。

留学归来后,刘春霖成为了那个年代极少数的高材生。他积极推动君主立宪,但顽固腐朽的慈禧,怎么可能轻易地把权力让出去。

没过多长时间,辛亥革命一声枪响,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被推翻。

大清灭亡后,刘春霖深受打击,隐居了两年,颇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意味。

北京西智义胡同2号,末代状元刘春霖故居

两年后,刘春霖才逐渐开始想通。当时袁世凯任大总统,邀请刘春霖任大总统府内史,兼农业试验场场长。刘春霖半推半就地同意了袁世凯的邀请。

他在任期间,一心革新中国农业,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并且开班培养农业和气象领域的专门人才。

平心而论,刘春霖如果生于和平年代,将会是一位优秀的农业领域革新人。

可在当时的国内外大环境下,他培养的农业和气象领域的人才无法找到对口工作,他推广的农业科学技术不见成效,以至于他常常自哀而辞职。

在民国时期各种扯不清道不明的政治下,刘春霖似乎丢失了进步革新的初心。

张勋率五千辫子军进京

04

最能说明情况的,便是袁世凯称帝时,刘春霖是站在袁世凯一边的。

后来,当张勋率领五千“辫子军”闯进北京,拥立溥仪,要复辟清王朝,让前清遗老进宫觐见的时候,刘春霖不仅去觐见了溥仪,而且身穿清朝的官服。

这一切似乎都说明,刘春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了。

刘春霖在民国担任过的职务繁多,官职名字动辄“厅长”“处长”。可那些大多数只是虚职,刘春霖因此自称为“执戟郎官”——看上去威武,实际上只是徒有其表。

这样的生活过了许多年,身处政坛,刘春霖目睹着政府的黑恶与腐败,在1928年愤然辞官,赋闲在家。

辞官后的刘春霖,日子过得反而顺心很多。

他在赋闲期间以卖字为生。刘春霖的书法相当不错。直至今日,书法界也流传着“大楷学颜,小楷学刘”的说法,意思是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

因此他的书法作品往往可以卖得好价钱。凭借卖字的收入,刘春霖生活过得也还算有滋有味。

中国从古至今向来都有“士大夫风骨”,即便是最迂腐的守旧派,内心都有不可触碰的原则底线。

伪满洲国

05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让溥仪做傀儡皇帝,以此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

日本人和溥仪拉拢了一批前清遗老遗少,尤其是在社会上声名显赫之人,刘春霖作为前清名士自然也少不得被拉拢。

1935年,伪满洲国的“总理”郑孝胥,派人拿着溥仪的“任命诏书”到北京找刘春霖,许给刘春霖高官厚禄,想让他出任伪满洲国的“教育部长”。

郑孝胥派来的两个人带着东北特产来到刘春霖居所,一番恭维寒暄之后,二人拿出溥仪的“诏书”,刘春霖看了之后,以“年岁已高,恐难胜任”为由,拒绝出任伪满政府。

郑孝胥派来的人在刘春霖这里碰了壁,回到长春报告了实情,二人遭到严厉的训斥。

郑孝胥

郑孝胥不想错过拉拢晚清名士的机会,况且刘春霖曾经还在张勋复辟帝制的时候觐见过溥仪。

郑孝胥认为伪满政府拉拢刘春霖如探囊取物,手下的人办不成事皆是由于诚意不足。

于是郑孝胥亲自出马,从长春赶到北京。

到了北京之后,郑孝胥并没有急于上门向刘春霖说明来意,而是先拜访了刘春霖的友人,了解刘春霖的脾气秉性以及平时的爱好。

在刘春霖友人的点拨下,郑孝胥买了京城老字号茶叶,于是郑孝胥先去买了几斤好茶,然后提着礼物登门拜访。

原伪满洲国领事馆

郑孝胥见到刘春霖后并不急于说明来意,而是先迂回一番,从书法开始谈起。

刘春霖猜到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只是顺着郑孝胥的话头随意应付着。终于,郑孝胥的狐狸尾巴藏不住了,开始蛊惑刘春霖。

郑孝胥说:“贤弟你是太后钦点的状元,理应为大清效力。如今满洲国还是大清的天下,皇上对您很上心,特地派我请您去满洲国担任要职,您可千万不要辜负皇上的一片苦心啊。”

刘春霖看他把话头说破,也就不再藏着掖着了。

他端坐着,义正辞严地说:“如今君非昔日之君,臣亦非昔日之臣,岂能随汝毁我清誉!”

说完,刘春霖起身,把郑孝胥带来的茶叶重又塞回他手里。郑孝胥碰了一鼻子灰,只得愤然离去。

日军占领北京后,逐渐开始从经济上压迫中国人。日本人投资,在北京街头上开了许多贩卖东洋货的商店。

那时候开店都要挂个匾额,商户大多会找个名士或者书法大师来为他们店铺题字。

当时有个日本人叫加藤,他在京城开了一家“富士车行”,专卖日本产的自行车。

刘春霖的书法享誉华夏,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加藤慕名而至,请刘春霖为他的“富士车行”题写匾额。

可是加藤刚说明来意,便遭到刘春霖严词拒绝,并且被下了逐客令。

加藤遭到拒绝之后没有死心,过了几天又拿着金条登门拜访,并表示他愿以每字一根金条的价格请刘春霖题字。

刘春霖回他:“别说是一个字一根金条,就算是一个字一座金山我都不会给你写。”随即又把加藤扫地出门。

几天后,又有日本商人找到刘春霖,这个人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通”。

他自报家门,说自己是“东亚楼”饭庄的老板,慕名而来,请刘春霖为他的饭庄题写匾额。

他在来拜访之前,还特意去琉璃厂买了上乘的文房四宝当做见面礼。刘春霖一看又是日本人求字,理都不理就把他拒之门外。

北平沦陷后,日本人想拉拢一些社会名流为他们所用,刘春霖是他们拉拢的重点对象。

日本人数次软硬兼施,想让刘春霖出任教育署官员。可刘春霖软硬不吃,卧床装病,拒绝日本人的拉拢。

06

刘春霖面对日本人不为所动,可有的社会名流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直接缴械投降,为日本人所用了。

当时有个名士叫王揖唐,禁不住诱惑,做了日本人的官。

王揖唐

这个王揖唐和刘春霖一样,都是末代进士。而且当年他和刘春霖一起去日本留学,平时两人关系不错。

如今王揖唐打起了歪主意,盘算着自己去拉拢刘春霖,说不定会有几分胜算。万一拉拢成功了,他在日本人面前就立下了一份功劳。

某日,王揖唐头戴日本军帽,带了许多礼物去拜访刘春霖。王揖唐做日本人的官这件事,在京城里不大不小算个新闻。

如今眼见为实,刘春霖一看他戴着日本人的帽子,顿时心生不快。不过碍于从前的种种关系,刘春霖不好发作,强忍着不悦让王揖唐进了家门。

王揖唐坐定后说明来意,原来他是替日本人来拉拢刘春霖出任北平市长的。

刘春霖听了,把茶水泼掉,斥道:“我绝不当汉奸,请免开尊口!”

王揖唐遭到斥责,恼羞成怒下派兵抄了刘春霖的家,并把刘春霖一家人赶了出去。

刘春霖痛斥:“宁作华丐,不当汉奸!”刘春霖被抄家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满城皆知。

迫于舆论压力,王揖唐准许刘春霖归家,并准他可以赎回被抄的财物。

在社会动荡的年代,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气节。刘春霖晚年铁骨铮铮,守住了自己的原则。

刘春霖遗像

他一生博学多才,兴趣广泛。晚年虽以卖字为生,却并不因求字之人众多而敷衍买主,每幅书法都堪称精品,并且培养出了启功这样的书法大家。

1944年,刘春霖在睡梦中心脏病突发,末代状元与世长辞。他去世后,葬在保定西郊。

社会各界名士参加了他的葬礼,他的墓志铭上有这样的语句:退隐林下,忧国忧民。痛斥贼寇,豪气千钧。

于赓哲先生称赞道:“刘春霖这类贤士因为科举制度而辉煌,科举制度因为他们而伟大。”


精选刘春霖真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末代状元”刘春霖三拒日伪之“邀”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看看他的试卷真迹:手写字体堪比印刷
末代状元刘春霖:宁作华丐,不当汉奸!中国人的铮铮傲骨
末代状元刘春霖
西智义胡同 走进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的志与义
清末最后一个状元,试卷保存完整,其字不亚于颜真卿,堪比印刷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