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道周的书法

黄道周(1585年3月9日—1646年4月20日 ),汉族,字幼玄,  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世人尊称石斋先生。为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 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今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人, 祖籍福建莆田,其曾祖从莆田迁徙至漳州。年少家贫,自幼聪颖好学。5岁的黄道周就学于铜山崇文书院,几年后就善于写文章。14岁的黄道周游学广东,获得“闽海才子”的赞誉 。
天启二年(1622年),38岁的黄道周中进士,与倪元璐、王铎同科 ,深得考官袁可立赏识。先后任明天启朝翰林编修、经筵展书官,崇祯朝翰林侍讲学士、经筵展书官。黄道周感激考官袁可立的赏识,为先师作《节寰袁公传》,记述其一生坎坷多艰的为官历程,“以写其胸中砰訇磊落之气”。袁可立是明万历年间的言官,曾因直言进谏被万历皇帝先是降三级,再贬再谏,后被罢官回籍二十六年。也是明末抗清主战派将领,对黄道周一生影响很大,后来黄道周为钱龙锡辩冤和反对杨嗣昌议和直谏皇帝,成为一代抗清名臣,颇有先师袁可立刚直之风 。

去年梅老行草立轴

释文:去年梅老雪花新,今岁梅开春近人。不是去年寒冻卉,应无新筍动西隣。


崇祯三年(1630年),朝廷对袁崇焕案追究责任,原大学士钱龙锡被牵连,论定死罪。事发,整个朝廷没有一个敢为钱龙锡辩护的。只有黄道周出于义愤,半夜起草奏疏,送进宫内向皇帝申诉冤抑  ,为钱龙锡辩冤。疏中直指崇祯的过失:现在圣上杀了多次阁臣,只是白白地损害了国家 。崇祯帝大怒,认为他是曲意庇护钱龙锡 ,着令回奏。黄道周再疏辩解,表明自己“区区寸心”,“为国体、边计、士气、人心留此一段实话”。他此次抗疏几次触犯了严法,降三级调用。由于他据理争辩,钱龙锡方得不死。尽管他不惧死极力为钱龙锡辩护,但也绝不因此就为袁崇焕进行任何开脱,他指出:袁崇焕只是杀了一个毛文龙,就想要换取五年按兵不动的僵持阶段,期此来坐收胜利,最后只是自己被磔死,让天下人耻笑。



自书诗卷


 崇祯五年(1632年)正月,黄道周因病请求归休。将要离京时,他又上疏指出:小人被任用,掌握权柄,实则怀揣着违犯圣上命令的逆心 ,所以导致士人和普通百姓跟皇上都不是一条心,兵匪劫掠侵夺的祸乱发生,天下动荡不安,礼乐升平的景象一去不复返 。因此他建议崇祯帝辞退小人,任用贤德之人 ,并举荐一批有才有志之士。奏疏送上之后,崇祯帝用“利用关系肆意保举无真实才干之人,对当下局势胡乱臆测、凭空捏造”的罪名削去黄道周的官籍,将他贬为庶民 。黄道周罢官之后,南下返回故乡,途中经过浙江,便答应了浙江学子的请求,在余杭大涤山建书院授业;后返乡在漳州紫阳书院聚徒讲学。



小楷孝经颂

祯十四年(1641年),杨嗣昌暴病而亡。崇祯回想起黄道周当初的预言,便下旨将黄道周复官,入京召见。此时,河南已被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关外大明领土也皆被清军占领,黄道周见朝廷昏庸无道,国运已尽,遂告病辞官,回到老家福建漳浦,结庐先人墓侧,专心著述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亡后,黄道周任南明弘光朝吏部侍郎、礼部尚书,“严肃冷峻,为人正直,不追随世俗”,杨廷麟曾力荐他充讲官兼直经筵。



答诸友诗卷


顺治二年(南明隆武元年,1645年)九月十九日,黄道周募众数千人,仅有十几匹马,还有可以供应一个月的粮食,出仙霞关,抗击清兵。十月初,黄道周率众抵达广信(今上饶),募得三个月兵粮,兵分三路,向清兵发起进攻,一路向西攻打抚州(今临川),另两路北上分攻婺源、休宁,不久之后三路都被打败 。十二月六日,黄道周率队向婺源出发,至童家坊,得知乐平已经陷落。二十四日,抵达明堂里的时候,队伍遭遇清兵的埋伏,黄道周被清朝徽州守将张天禄俘获,送到南京狱中。在狱中,他吟咏如故,有诗云:六十年来事已非,翻翻复复少生机。老臣挤尽一腔血,会看中原万里归。清廷派使洪承畴劝降,黄道周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将史可法与洪承畴对比。洪承畴又羞又愧,上疏请求免道周死刑,清廷不准。后绝食十二日,期间其妻蔡氏来信:忠臣有国无家,请不要顾及家里。顺治三年,黄道周就义。临刑前,他洗好手换好衣服,取得纸墨,画了一幅长松怪石赠人,并给家人留下遗言:我之前因为遵循仁义之道而不死,所以能够平安地渡过困境;而如今贤才都从天上陨落,所以只有我临危受命,死守善道。就义的时候,他的老仆人悲伤地为他落泪,黄道周安慰他说:我是为天下大义而死的,已经算得上是尽享天年,你为什么要替我哀伤呢?于是从容就刑。到了东华门刑场上,黄道周向南方再拜,他撕裂衣服,咬破手指,留了一封血书送给家人:“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大意为纲常节义是恒久不变的美德,天地也理解我的心愿,希望家人无忧。临刑前,他大呼:天下哪能有怕死的黄道周呢?最后头已经断了,而身子直直地竖立不倒。死后,人们从他的衣服里发现“大明孤臣黄道周”七个大字。他的门人蔡春溶、赖继谨、赵士超和毛玉洁同日被杀,人称“黄门四君子” 。百年后,清乾隆皇帝为褒扬黄道周忠节,追谥“忠端”。



登岱山诗卷


局部

黄道周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先后讲学于浙江大涤、漳浦明诚堂、漳州紫阳、龙溪邺业等书院,培养了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人。黄道周的书法,历来认为是典型的人品与书风的统一,刚正不阿,不流凡俗;奇而不肆,古而不怪,具有强烈的个性。黄道周被视为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清秦祖永《桐阴论画》言道周:“行草笔意离奇超妙,深得二王神髓。”王文治《快雨堂题跋》:“楷格遒媚,直逼钟王。”宋荦《漫堂书画跋》称道:“石斋楷法尤精,所谓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令人叫绝。”黄道周大胆地去远师钟繇,再参入索靖的草法。波磔多,停蓄少;方笔多,圆笔少。所以他的真书,如断崖峭壁,土花斑驳;他的草书,如急湍下流,被咽危石。



临王羲之誓墓文


在用笔方面继承了三国时期曹魏书法家钟繇的笔法,横画紧结形成一个上升的斜度,捺画取隶书中的上挑的 '波磔'用笔,“凵'形横折的角度和骨力,又掺入章草的笔意,方折峻丽又不失畅达,处处充溢着古拙之意,他还善于利用笔划的疏密和夸张的长短对比,极力打破其平衡的空间概念,穿插争让,错落有致。绞笔是黄道周用笔的另外一大特点,在笔划书写的过程中与当时期的其他书法家都是不一样的自出新裁,多了很多连续翻折的绞笔,把小角度硬拗的笔法应用于很多字中,给人眼前一亮,让人过目久不忘,大气有内涵 。
黄书结体呈扁势,中宫紧收,耐人寻味,有个性,出其不意中突然一笔,打破安稳,给人以视觉上的冲突,这种长短对比使字虚实相生、饶有意境,他的结字一反常态却又出奇制胜,既古拙又奇崛另类,让人眼前大亮,流利痛快。此外,异体字的使用频繁的在书法作品中被看到,更体现了他博大的知识体系,在字体上下了一番功夫。同时受到晚明文化气息的影响,把异体字恰到好处的使用出来,丝亳没有牵强之态,和他的结字、章法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共同构筑了他奇特的书法风格 。



鹏鸠岂有五言诗轴


黄道周在章法布局的处理上堪称匠心独运,掺以隶书笔意,用横势而求紧结,加上他扩大行距紧缩字距,造成了独特的审美形式。黄道周的条幅行草中多以三行书为主,有极少一部分是三行半,他的这种三行半的构筑方法,让中行不在左右等距之中,并不时向左右摇曳,造成了变幻多姿的空间形态。又由于第三行中夹写两行小字,本身并不僵直,并随机变化轻重。他还善于依据字势去协调字的大小,这种适当的调整字的大小,颜色及间距,可以增强阅读过程中的节奏感,提高阅读兴趣,如携老带小、鱼贯入市,左右避让、参差成趣。可以说在章法布白上,黄道周堪称大师  。

途中见怀诗轴

释文:侧岸危途见白日,断帆吾道正中流。何能睨柱还双璧,自是量才过一丘。洗耳天高巢父径,文身江阔越人舟。已偿簪笔当年愿,别领浮槎方外州。答王觉生途中见怀之作,录似昆翁王年丈正。



尤为重要的是黄道周以理学大家的学养、“严冷方刚,不谐流俗” 的独特个性和为道义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崇高人格把以上所师承的各种楷书书风串联起来,加以融合、锤炼和升华,凝炼为他楷书创作中的质朴、茂密、刚毅、优美、骏爽、峭厉等审美内涵,并形成了崇高人格与书法境界的高度统一。黄道周楷书创作这种拥有多方位的师承渊源,具有深厚学养、强烈个性和崇高人格支撑的审美创造,无疑是对中国书法审美历史的一种重大贡献 。


倚锄五言诗轴

释文:懒藉休明庇,痴怀穷劣忧。丹砂不得合,竹实岂宜秋。撒饭供山鸟,缄书寄海鸥。石田能几熟,绝倒为车篝。倚锄有作。


杂书册


局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惊呆了!!!直教王铎汗颜的晚明忠烈黄道周书法
黄道周楷书欣赏:《孝经颂》
生于晚明的他,被崇祯厌弃却为国捐躯,一身傲骨铸就天价书法
(明)黄道周 楷书作品《孝经颂》—书法欣赏
在晚明书坛与黄道周、王铎三足鼎立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38.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