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高内聚,低耦合的理解
内聚: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耦合: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连程度的度量


最近编码的时候,总是在犹豫是把某个方法封装在一个类里,还是单独的封装成一个类。这让我突然想起内聚耦合这两个名词。

我们一直追求着,高内聚,低耦合。

对于低耦合,我粗浅的理解是:

一个完整的系统,模块与模块之间,尽可能的使其独立存在。

也就是说,让每个模块,尽可能的独立完成某个特定的子功能。

模块与模块之间的接口,尽量的少而简单。

如果某两个模块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的话,最好首先考虑进一步的模块划分。

这样有利于修改和组合。

对于高内聚,我粗浅的理解是:

在一个模块内,让每个元素之间都尽可能的紧密相连。

也就是充分利用每一个元素的功能,各施所能,以最终实现某个功能。

如果某个元素与该模块的关系比较疏松的话,可能该模块的结构还不够完善,或者是该元素是多余的。

内聚和耦合,包含了横向和纵向的关系。功能内聚和数据耦合,是我们需要达成的目标。横向的内聚和耦合,通常体现在系统的各个模块、类之间的关系,而纵向的耦合,体现在系统的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对于我在编码中的困惑,我是这样想的,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去考虑一个类的封装。
一个方法,如何封装,拿到现实生活中来看,看这种能力(方法)是否是属于这类事物(类)的本能。
如果是,就封装在这个类里。
如果不是,则考虑封装在其它类里。
如果这种能力,很多事物都具有,则一定要封装在这类事物的总类里。
如果这种能力,很多事物都会经常用到,则可以封装成一个总类的静态方法。


欢迎来访!^.^!
本BLOG仅用于个人学习交流!
目的在于记录个人成长.
所有文字均属于个人理解.
如有错误,望多多指教!不胜感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内聚,低耦合-ZOL博客
PowerDesigner与UML建模应用
转:代码的聚合与耦合(一)
【体系设计】模块化架构和开放式接口实现高内聚、松耦合和可分割的模块
《物质信息论》第四章 性质与关系 3
6-4-1 系统模块结构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