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普渡众生——诺亚方舟
         普渡众生是佛教的理念之一,而且普渡众生是佛教自身的目的,普渡众生是把所有的生命,生命的目的,都看成佛教的目的。普渡众生自身就是目的,也是价值。普渡是普遍性,终生是一切生命,这都是全称的。普遍性的,所有生命的都属于佛教的目的,这也应该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从人类历史看,社会的各个阶段朝代都是少数人的社会,精英的社会,君子的社会,把大多数人,小人,一般人都淡化了,甚至把大多数的人变成被奴役的对象,这说明,人类历史上的社会不是普渡众生,而是仅度少数。被忽视的大多数,恰恰是佛教所强调的。佛教的普渡众生不仅是所有人,而且是所有生命。在基督教中诺亚方舟就把各种植物,动物,人都载到大船上,这也是普渡众生。社会应该是诺亚方舟,是所有生命的载体。诺亚方舟在之前有选择性,把不好的东西拒之门外,而佛家把一切都纳入到普渡之列,包括邪恶。对邪恶的普渡就是改造,使之归善。
   社会应该是把所有人都看成是终生,普渡众生应该是政府的职能,社会就像诺亚方舟。这种组织形式把所有人都纳入其中,都一视同仁的承载在统一的载体之中达到共同的目的----彼岸。历史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不是普渡众生,而是仅仅把少数贵度渡过去,把大多数的人,老百姓遗留在此岸。这样才形成历史性的差距。自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把人分为不同的高低贵贱之后,人与人的关系就被区别对待。人不仅把别人看成是高低贵贱的,也认识到自己是不是高低贵贱的。高低是立体认识,贵贱是价值认识。这是社会的偏见。社会的偏见导致人与人的不同,人的价值的不同,等级制度才能应运而生。等级制度的前提是人与人不同,贵族和贱民,这是严格区分的。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制度对贵族是一种,对贱民是一种,这就是区别对待。在佛教的理念中,生命是无区别的对待,不以“相”作为人的差别标志。佛就是众生平等。佛眼中的生命都是一致的,佛对待生命的目的也是一致的,普渡众生才是佛的追求。人眼中的人是不同的,人对待人按照血缘,种族,地域,门第有各种区别,对某种是一种态度,对另一种人是另一种态度。而且这也形成了社会的历史的偏见。人不仅不能把所有生命看成是一致的,而且不能把自己看成是与人类生命一体的,人的社会就只能形成高低贵贱之分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不仅在现实中是荒诞的,而且在观念中是错误的。人的所有的错误都是对自身和别的生命的“区别对待”,这种“区别”,只能是尊重贵族,鄙视贱民。尊重人类,鄙视低级动物。人的错误就是感受到自己被社会“区别对待”,以及自己对别人的不同态度。
   少数人的社会,只能把少数人渡到对岸。历史上贵族就是这样的少数人。历史上“民”的概念是指多数人,也是指不能被承载的人群,这种偏见在奴隶社会就开始了,在封建社会更加等级森严。这形成了固化的观念。佛教的目的是打破这种固化的东西,建立众生平等的观念,才能普渡众生。平等是佛教的基本理念,在平等的基础上,人与人,人与低级动物才能形成统一的终生,才能普渡众生。普渡说明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应该是普渡众生。是所有生命的共同的进化和升华,这也是诺亚方舟的意义。所有的生命都在同一大船之中安全地被度到对岸。这里,宗教的救赎针对的是多数人,所有人,所有生命。这就是普渡的意义。一旦社会以偏见对待人,仅度自己喜欢的人,那么社会的不公平,社会的荒诞就开始了。道德和法律都在此扭曲,维护少数人的利益,剥夺多数人的利益。这样社会就形成双重标准,双重价值,也就有不同的对待。这都是佛教所反对的。佛教的“众生”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在终生中没有内在的区别,就像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没有区别的属于一体。个体人的发展也是机体所有部分的进化,身心的共同进化,而不仅是为了肚子和性器官----食色性也。还有灵魂和精神的进化。
     普渡众生在现代化的意义。现代化应该是普渡众生的现代化,而不是对少数人的现代化。这种趋势也成为全球化,科学技术的全球化,所有人拥有的智能手机,智能社区,智能服务,现代化普渡众生的工具就是科学技术,但是这种普渡众生是不完善的,佛教所说的,主要是在观念层次对所有生命的普渡众生,平等观念,科学技术还是因为经济模式的局限,而使大多数人难以享受到高科技。西方科学技术具有普渡众生的形式,西方社会的任何发明都推向全球化,这就是“世界”这个理念,“世界”是指所有生命的世界,而不仅是人的世界,是所有人的世界,而不是少数人的世界,社会应该是承载所有生命的世界,而不仅是少数人的世界。这里主要的是观念中的“平等”,只有平等才能普渡众生,只有平等对待一切生命才能普渡众生。而社会忽视的恰恰是众生,社会只重视少数人,精英,君子,这种社会偏见是历史形成的。在这样的偏见之下,就不能普渡众生。所以,佛家的普渡众生不仅是社会的平等观念,也是社会的发展的目的。社会发展不仅是少数人的发展,也不仅是君子和精英的发展,而是所有生命的全面发展。“平等'是普渡众生的前提,所以普渡众生本质是要求”平等”理念。社会偏见是把人与人看成是不平等的,以不平等的方法对待人,就不能普渡众生。所以这里的焦点是能不能“平等”。
     制度的前提是平等,执行制度还是平等,只有平等的理念才能普渡众生,而不平等为前提的制度,以及制度的执行中的更加平不等,把人与人分开成为不同的种类。贵族和贱民。这样的社会就只能是贵族的社会,社会制度都是为了维护贵族利益,大多数的人都被排除在外。这是佛教所看到的愚昧和偏见。平等,全球化,普渡众生,这些理念的结合,才能互相诠释。全球化是一个普渡众生的社会,而要在全球化中普渡众生,就只能先建立平等的理念。“平等”在佛教中被看成是智慧中的核心,也是世界的本质。一切本质是平等的,人的愚昧才看到彼此的不同。佛教认为不平等自身是愚昧的,一切烦恼和罪恶都是从不平等滋生的。平等是社会的基础和前提,不平等是社会危机的前提。所以社会的平等,普渡众生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保证。社会稳定不是维护少数人利益固化的那种稳定,而是平等的普渡众生的稳定。平等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础。所以普渡众生才能使社会稳定和安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好无数痛症和失眠的方子,献给世人(收藏转发、普渡众生)
一位僧人救助了5500多只流浪猫狗,这才是真正的普渡众生
福慧双修
不是所有希望之船都是诺亚方舟,也许是难返的泰坦尼克
2021年最犀利毒辣的社会语录(太精辟!)
普渡众生南如禅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