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小说。记述了一个孤独的老人出海打渔,打到了一只巨大的鱼,无力拖到岸上,一路上被其他的鱼吃得只剩下骨架,而老人上到岸上,说的那句话----人只能被打败,不能被征服----是文章的主题,《老人与海》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老人是孤独的,只有一个孩子简短的身影,其余是茫茫无际的大海,大海就是自然,自然与孤独的个人的对抗,并不是中国式的顺其自然,而是战胜自然。这宣扬了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有极长的历史,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激励下,西方的文化把个人作为主体,个人的英雄主义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这与中国式的集体主义不同。在中国,个人是没有价值的,个人只有加入集体,作为集体的一分子,才能发挥作用。这样中国文化对于个性,个人的才能是抑制的,宣扬集体主义的哲学。社会的力量,集体的力量就是最大的力量。

老人为什么是海明威的人物?为什么海明威没有取用年轻人作为主人公?这意义就是,在衰老的老人身上都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更何况年轻人呢?老人在中国是死气沉沉的,暮年的悲哀叹息,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年龄与其生命力量是不相关的。中国人动不动就说,随着岁月的增长,老人已经如何如何没有价值。如苏东坡在38岁就是自称老翁,“老夫聊发少年狂”,这时他才是38岁。中国人最容易陷入时间的羁绊,年龄老大是从年轻时就开始了。中国的老人古代的廉颇,三国的黄忠都是不服老的。孔子,老子的岁月感也是很敏感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中国人是很容易老的。就一般世俗情况而言,三十岁以外的人都有迫不得已的老感。中国文化也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对于年纪大了还不能安分的人,世俗讥笑其为疯子。不稳重。不成熟。

西方个人主义是从文化的远点起就作为文化的依据的。所以自私,个性,个人的尊严,财富是受尊重的。这样西方文化并不侧重在集体力量上。个人的奋斗才是基础。巴尔扎克的《幻灭》中,纳斯提捏也是个人主义的,他孤独地与巴黎战斗,在那个金迷纸醉的世界,他站住了脚跟。中国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集体英雄主义的。他们互相依从,互相帮助,形成了集体主义。个人在那个时代都是失败的,只有依附性才能完成大事。个人在集体中始终是被动的,不足轻重的。所以战争中的布阵就把对个人设置在集体的各种需要中,才能完成义务。

《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并不是典型的英雄,他是寻常的生活中的人物,他对于自己的经历看的很淡漠,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事情。这样看来,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是多么普遍,其他人和自己都对此不大呼小叫。对于事件的淡漠,这是作者读到匠心的安排。而在中国人出了这样的事情,人们会纷纷谈论,本人也会吃惊自己的行为,自己就是英雄。海明威的意义就是把很艰难的事情看成是很寻常的事,进一步把英雄普遍化,生活化,在世俗的日常的生活中展现出来的都是英雄。说明英雄不是什么高不可及的东西,而是日常生活的普遍性。人只要战胜自己,就是英雄。而且自己作为英雄时自己都不知道。这是整个西方文化的特点。

我们再看中国的鲁迅,鲁迅的《狂人日记》记述了一个精神病人的奇奇怪怪的各种想法,看法。看到吃人的文化。这需要疯狂作为代价,而不是寻常所见的。鲁迅为什么把一个典型的主题交给一个疯子去完成?疯子的言论是不是疯话?这能够支持文章的主题吗?显然,这是有问题的。倒是疯子自己有问题,而不是文化有问题。疯子并不是英雄,他常常怀疑,不自信,奇奇怪怪,这样他就不是正常的人。如果疯子去打渔又怎么样呢?不,海明威才不会这样安排。鲁迅写的孔乙己,阿Q都不是正常心态的人,鲁迅开始了从病态人物身上看病态社会的习惯,这样也是海明威不会写的。海明威最好是从正常的人,理智健全的人,开始对世界的视点展开,从对自己的超越性中完成对世界的征服。而鲁迅的人物就都不是正常的。基本都有精神疾病。没有正常的理智,偏激而病态。鲁迅的词汇是,彷徨,呐喊,坟,人血馒头,死亡,杀,等等。这也是很不好的。而在海明威《老人与海》中,没有这些词汇,没有这些意境,没有这些暗示,只是一种稳定的人与自然的对抗,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一种把英雄变成日常生活事件的能力。鲁迅是有代表性的。鲁迅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一种病态的眼光下的病态的世界,这样形成了更大的无可奈何,更大的彷徨。

为什么中国文化没有把英雄常态化,为什么中国的英雄就是打死老虎的武松,而不是打渔人?为什么英雄离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如此之远?为什么一般人的生活与英雄无缘?啊Q是英雄吗?孔乙己是英雄吗?鲁迅为什么没有这样写?鲁迅为什么没有把英雄赋予寻常的人物身上的倾向?鲁迅为什么总是揪住其弱点不放?为什么他们的结局都不好?为什么鲁迅的文章中没有希望,没有勇气,没有力量感,而仅仅是孤独感,压抑感?鲁迅到底给世俗注入了什么精神激素?疯子加病态。坟和人血。为什么没有海明威的激情?为什么没有海明威的哲学理念?因为在中国的文学中,缺少哲学的素质,文学家本身就是彷徨的,而其呐喊也不知道为什么而呐喊。

整个文化的基础是文学的背景。中国的文学,在局限性的世俗生活中,没有哲学的支持。文学家仅仅是文学家。他们贪恋世俗的生活本身,而不能提出世俗生活的哲学价值。而导向比世俗更无奈,更痛苦,更玄之又玄之中。《红楼梦》中是三教九流的思想,一个大家族的失败,从富贵到出家,许多人都死了。悲剧总是紧跟这中国的文学家。爱情的故事掩盖在历史性的抒写中,人物沉迷在事件中,看不到向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这样的鲜明的主题。《战争与和平》是史诗性的巨著,把一个巨大的战争场面,许多人物的命运都记者起来,维系在对于历史的责任感,个人的激情,爱情,恐惧之中。这比《红楼梦》的吞吞吐吐更鲜明。也把悲剧性弱化为一般的历史事件。悲剧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就像喜剧也是生活的常态一样。

中国的文学没有情节的逻辑性。鲁迅的小说也是如此。各种情节都不能有效联系。没有哲学的素质。作家本人对于人物,人物的处境缺乏拯救的力量,总是听天由命的感觉。没有“坚定性”,总是随波逐流。但是充满了事件的繁杂的堆积,这个那个,都是无序地出现。而不是逻辑性地出现。乃至使作者丧失主宰的力量。没有想《老人与海》以那么少的文字,那么简单的情节,那么普通的人物透漏出那么“坚定”的主题。那么感动人,激励人。使一般人在其日常生活中站立起来。使英雄变成生命的寻常事件。生命需要勇气。生活充满英雄。而英雄也丝毫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而是一个打渔老人的一次打渔的经历。不仅别人无所谓,而且本人也无所谓。

实际上,生命本身正是这样的,就是小小的人物,日常的事件,一般的存在,都有英雄,都可以成为英雄。那战胜自己的琐碎事情中都有英雄。英雄普遍到一个渔翁。英雄主义成为生活的普遍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波德莱尔忧郁的英雄主义:汉语的纪念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战胜自然的英雄,还是无奈失败的弱者?
艺术家与精神病现象
三月,过去;海子,延续(2013年重制版)
直面真相,尽显英雄本色
蔡洪滨院长致辞:年轻的马诺林,你们将建设更好的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