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周易》中的隐喻思维模式

杨万里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周易》之卦象爻辞晦涩难懂,主要原因是其中蕴含诸多隐性话语。这种隐曲之意的表达是古人隐喻思维模式的表现。《周易》中一切隐喻的“本体”即为取法万物、映射万物的“象”。隐喻思维主要包括两个过程:从具象到形象的观物取象和从形象到表意的立象以尽意。这种隐喻思维模式有四个特征,即隐曲性、对应性、想象与联想性和主观性。

关键词:《周易》; 象 ;隐喻思维;模式

中图分类号:B221文献标识码:A《周易》作为我国古代具有哲学意味的一部伟大著作,其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周易》中的“象”和卦爻辞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常人的思维所力不能及的,之所以会有如此感受是因为其中蕴含着太多的隐含话语系统。而《周易》中隐喻的思维模式主要是通过隐语传达出来的。

一、《周易》中的“象”——隐喻思维的载体。

《周易》的思想是通过它自己的独特载体传达出来的,即以“象”为本,它的一切思想和内容均寓于“象”之中。所以研究周易中的隐喻思维过程,不得不先对其中的“象”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认识。

《周易》中的“象”取法万物,包罗万象,世间之物理两维皆蕴于“象”中。《周易》中关于“象”有诸多论述,如《系辞下传》云:“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

【1】238-239【1】243【1】237德,以类万物之情”;“象也者,像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八

【1】262卦以象告”等等。通过这些表述,我们不难看出卦象主要来自于自然界万物,通过仰观俯察的途径得来。在观物取象的过程中远近皆取之,万物皆包之。自然之“象”经过抽象演化为“卦象”,即由阳爻“—”和阴爻“--”组成的不同的图形——八卦和六十四卦。虽只是有限的几个符号,却包罗万象,用以模拟、象征自然和社会的所有现象,从而预测人世吉凶。人们常说的“取象比类”,正是指“取卦象之象来类比自然和人事,并对自然和人事发展变化的状况、趋势作出解释和预测”。【2】《易·系辞传》认为,整个《易》都是“象”,都是以形象表明义理。其实《周易》就是“象”及其意义的综合,而“象”是表现形式,是显的,意是形式之下的,是隐的。

由阴阳爻、八经卦乃至六十四卦所组成的《周易》象征符号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形象体系,其所隐喻的内容既有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自然形象,又有“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

【1】270兑,说(悦)也”等的基本特性,并以之为基础建立起《周易》的思想世界。每

个卦象所代表的是一类具有相似性质和意义的事物,是对此类事物的模仿。因此在隐喻的时候也不是一一对应的,每次推演预测都可有不同的隐喻事物。

《周易》中的“象”具有象征思维,但又比象征的表义更广泛。作为形象化

的符号,卦象是作为本体与喻体的中介出现的。在隐喻思维结构中,从世间万物取象才能形成符号化的卦象,而从形象化的卦象到爻辞则最终完成了隐喻思维的整个过程。其中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象征,更是一种复杂的比喻、类比以及逻辑推理等隐喻思维模式。

二、《周易》中的隐喻思维过程。

《周易》中隐语的表达通过隐喻思维的两个过程来完成的:从具象—形象,体现了形象思维的特点,但同时运用了思维中的抽象能力;而从形象意义—意的表达,体现了抽象思维的特点,但同时又运用了思维中的具象能力。《周易》的意象思维正是介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一)、从具象到形象的转化——观物取象。

《易经》中的卦象是通过对自然界对象的模仿、类比、象征等初级的隐喻思维模式得出的,因此取象方式是观物取象。无论是表示“苍茫一色的天,水陆分开的地”,【3】还是如郭沫若等说的表示男女两性的性器官,总之,阴阳二爻都是对自然界万物模仿和隐喻得出的总括性的符号。所谓观物取象,首先是对世间万物的“观”,及取材于自然;而“象”则是形象化的符号,其最终指示的乃是人意。故“包牺氏”借助仰观俯察的方式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进行大量而又具体的观察和揣摩,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进行模拟和抽象,从而创造出八卦之“象”,并以之与“神明之德”、“万物之情”相通相类。《系辞》中说到观物取象的目的是“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拟诸形容,象其物宜”。其中的“类”和“象”,也道出了这种模仿的特征。《周易》中的“观象”观的不仅是万物的自然形态,还有对其生长运行及变化发展的更深层次“理”的探索,即“六爻,是仿效天下万物的发生与变动。”

【4】古人观物的目的不是对其简单模仿再现,而是通过观察研究想要探索大自然及社会的内在变化的奥秘。他们通过模仿—隐喻的思维方式对万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联系进行了深入探索。这种联系反映到卦象上则是“爻”的排列组合。有“风行地上”的现象就有了《观》卦;有“天下有山”的现象就有了《遁》卦;有“明人地中”的现象就有了《明夷》卦等等。“爻”与“爻”之间的排列

组合方式就是对自然现象的变化及自然现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观察和模仿。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忽略,那就是观物取象过程中对万物进行分类模拟的思维方式。“万物睽而其事类”,从中可以看出,“万物各具形体是乖异,但生存继承有它相类之点。”【5】世间万象,看似形态各异,而实则异中自有其同一。又如《乾·文言》曰万物“各从其类”;《系辞上》提出“方以类聚”,故《系辞下》有言:“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他们在大自然中生活,一切与其生存息息相关的自然物在他们看来都是神圣的,似乎世间万象皆出其中,万事万理皆取其情。最先进入他们思维域的共有八种原型事物:天、地、雷、风、水、火、山、泽。随着生产力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认知领域随着扩展、补充,于是越来越多的物象进入他们取法的范围,如:马、牛、木、花、果实、釜等。由于人们认识的发展,思维也更加科学化,逐渐认识到应该对这些错综复杂的万物进行分类归纳,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人们掌握其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更好的指导生产生活。他们通过观察万物与八种基本物象之间在形态、声音及颜色等外在层面以及质、理等某些内在层面上的某种相似性,进而对万事万物逐一的归为八大类。其中马、首、金等归于“天”类,布、釜、大舆等归于“地”类??尽管现代人看来此种分类极为浅显而不科学,但是一旦进入古人们的文化领域,这种分类体系的建构已是巨大突破了。他们把混沌的、朦胧的万物导入有序化。而这种“类”的划分又有利于人们观物取象后,以所取之“象”隐喻更多进入人们视野和思维域的陌生事物甚至是抽象的社会领域的事理。如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物,并且相应地赋予了健、顺、动、入、陷、丽、止、悦八种性质;还可以引申为父、母、长男、长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八种伦理意义和其他的意义。从阴阳二爻、八卦及六十四卦符号的形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周易》隐喻思维过程是以代表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具象为起点的,从具体的物到表现物的符号——卦象,这个演化过程是模拟的形象思维加上对同类事物共同性质的提炼并进而分类的抽象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从形象到表意—立象以尽意。

《周易》中隐喻思维过程的低级阶段是从“具象”到“形象”的模拟与分类的过程—观物取象,而从已获得的卦象到人们所要表达的意的演化则是其高级思维阶段—立象以尽意。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1】233

“立象以尽意”的观点是针对“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观点提出的,因此在本质上也属于我国古代有关“言”与“意”关系的讨论的范畴。儒家谈言不尽意,那么周易所采取的是另一种表意方式即立象以尽意。“夫象者,出意者也”,即象可以表意,是意的承载者,可以实践“尽意莫若象”,“意以象尽”。同类事物的共同性质可用一个代表性的物象集中表现出来。那么人们在观象的同时也是进入同类事物的思维领域而体认其共同性质从而获得其内含的深刻意义的过程。

《周易》中所展现的是“立象以尽意”的隐喻思维模式,其中有两维—“象”与“意”。文章开篇已讨论过“象”的本质问题,那么它所表达的究竟是何“意”呢?“意”不是一些纯粹抽象的道理,也不是与人事无关的纯自然界的联系与规律,而是同个体的志向、情感、理想、等密切相关的复杂内容。它是人类认识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概念、看法、观点等,或者是已有表象的重新组合、识记所形成的新的客观世界所没有的社会维度的概念,例如对人们面临的灾难的预测等。

那么,从立象到表意的思维过程主要是怎样完成的呢?《周易》中的“象”是作为隐喻思维的本体生成的,“象”就是立足点和根本。卦象是为了表示人们的某种意,那么代表世间万物的卦象是如何与人们的主观心理对应起来的呢?卦象作为表意的符号,虽然不能将客观的自然之物象与主观的精神之意象一一映射,但是人们在创造这些物象符号时候绝不简单为了记录或再现那些单纯的个别之现象,而是模仿和重现的同时隐喻和象征着丰富的社会意义。可以说每个“象”所对应的目标域是十分广泛的,是一对十、一对百甚至千万的关系模式。但是从具象到抽象的“意”的对应决不是随机的或自然形成的,而是经过人们的想象和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70论《周易》中的隐喻思维模式等内容。

1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易》象、意在风水中的作用
周易人生1
观点| 寇方墀谈周易象与数
画说《易经》序言(上)
成忠臣: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哲理来源于《周易》中的“卦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