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足口病高发!为您推荐三个极简汤方,从容应对!


天气逐渐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在此,家长及幼儿园应做好预防各项防范措施,接下来让我们对这两种幼儿传染病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简单认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


为什么叫手足口病呢,就是感染了该病的孩子在手、脚、口腔甚至是屁股和小腿上会出现皮疹或疱疹。这些皮疹不会有瘙痒感,病好之后就会逐渐消退。



感染了手足口的孩子会出现发烧、腹痛等症状。因为口腔里有疱疹,疱疹破了形成溃疡面,孩子吞咽就会很痛,特别是小宝宝,东西吃不下,哭闹很厉害,所以显得特别难护理,看起来很严重的样子。实际上手足口病自古就有,是常见病,预后良好,家长不用过度紧张。

南怀瑾配方肚脐贴,很多人说效果好:

岐黄小广告


和疱疹性咽峡炎、感冒的区分


手足口的初期孩子一般表现为感冒症状,有的家长误以为是普通感冒。家长要特别留意孩子喉咙、手脚心和屁股的位子,如果有疱疹或者溃疡,就要重视起来

 

常见的还有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的兄弟,主要表现也是感冒、发烧、喉咙起疱疹,也是很容易传染的。不同的是,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除了喉咙,其它地方不会出疹。



 如何预防手足口


预防流感或者手足口病的时候,很多学校或者家长用板蓝根、鱼腥草等煲水给孩子喝,其实是不可取的。


孩子跟大人不同,大人有很多应酬、经常熬夜,很容易上火,适合用清热解毒来达到预防的目的。但是孩子没有这些,不适合老是喝这些清热解毒很寒凉的东西,孩子越喝脾胃功能越弱,抵抗力越弱。这是非常常见的一个误区,家长一定要注意。


这款健脾八珍粉不加人参,小朋友也可以吃,调理脾胃效果好:

岐黄小广告

八珍粉这个方子时至今日已经有很多配伍、这个当年慈禧太后的养生用品发展至今、侧重也各不相同。在这款八珍糕方子里面,山药、莲子肉、白扁豆都是健脾补脾;茯苓和薏米是利水祛湿;芡实收涩养身,山楂消食健胃,麦芽舒肝健脾和胃。这样一来,整个方子有阴有阳,有升有降,平和有偏,难怪有人说,八珍糕是千年养生第一糕。


预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方法是消食导滞。


孩子要达到预防的目的,关键就是要保护好脾胃。孩子是脾常不足,脾胃的功能很不成熟,很容易就消化不好,出现积食。


脾胃功能不足,抵抗力就弱,就容易中招。所以帮孩子做预防的时候,我通常都是给孩子喝一些消食导滞的中药或者中成药。但是现在家长普遍怕孩子营养不足,流行季节更是加紧给孩子吃各种高营养的汤水肉食,孩子消化不好的时候又没有及时调整,孩子就更容易中招了。



如何养护好的快


孩子一旦遇到手足口病,就要马上就医了。家长需要了解的是怎样护理病程中的孩子。


首先是要防止孩子抓破皮疹

要帮孩子剪短指甲,小bb必要时可以带上手套;屁股有皮疹的小宝宝,拉便便后只是用湿纸巾擦是不够的,要用清水洗干净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喂药喂水是必须的

最难的是让孩子吃药吃东西。但是喂药喂水是必须的。虽然孩子哭闹的厉害,但是家长还是要发挥才智,让孩子喝药喝水。可以两个家长配合,或者辅助一些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法。这里的关键是水温不可太烫,否则孩子吞咽的时候更痛。比凉白开稍微温一点点,或者直接喝凉白开都可以。特别是给孩子喂了退热药的话,家长更要注意给孩子喂水。


切忌给孩子“增加营养”

患了手足口的孩子本身这个时候肠道功能就很弱,加上一吞咽就痛,就更不想吃东西了。这个时候,切忌给孩子“增加营养”。有些家长看孩子饿了四五天,就煲了各种肉汤想让孩子补充营养,有体力好的快,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如果这个时候再给孩子增加肠胃的负担,孩子不仅好不了,反而会越来越严重。


这个时候最好就是素食,让肠道休息,孩子吃不下也不用强求。简单的稀一些的粥水就很好。


岐黄小广告



应对手足口的食疗方


应对手足口,以下三个方法既简单又有效,关键是非常实用,家长很快可以学起来、记得住、关键时候用得上。

三星汤

预防

组成: 谷芽10克、麦芽10克、山楂5克(1岁以下3克)


用法用量:煲汤或煎水服用


孩子预防流行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时消食导滞。如果发现孩子消化不好,如有口气、舌苔厚、大便臭、睡眠不好,就可以给孩子喝2-3天,配合素食。日常保健是1周1次即可。

米汤

病中调护

组成: 大米适量。


用法用量:将大米煮成稀烂白粥,放温,取米汤,分次服用。


米汤是古时常用的一道食疗方,只是日常太过于普通,不受大家重视。手足口病的孩子肠胃功能很弱,没有胃口,米汤本身就很好消化,也可以及时补充一些电解质。这时候的米汤可以更稀一些,放温放凉给孩子喝,减少吞咽的疼痛感。

蜂蜜水

病中调护

组成: 蜂蜜适量 (1岁以下的孩子忌食蜂蜜)


用法用量:温水冲泡


蜂蜜能帮助溃疡面愈合。及时补充水分有助于孩子退烧和痊愈。


什么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1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秋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吗?

2

别误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必须是嘴里、手上和脚上都起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

别误当感冒:

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家长对此了解也不太多,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患此病的婴儿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会传染吗?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注意隔离:

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如何治疗、护理和预防?

3

怎么治疗:

由于咽峡部小泡破溃后形成溃疡,造成进食水困难,保证液体入量难度增加。补充液体的办法有:给孩子喝偏凉的凉奶或水,少量多次,预防脱水,帮助身体康复。

若孩子频繁的高烧、进食少、小便减少、烦躁、抽搐等等说明容易出现并发症(疱疹性咽峡炎绝大部分并发症很少。但单纯的高热也可以引起抽搐),建议最好去医院输液。

怎么护理:

降温处理:退热处理是为了增加宝宝的舒适度。可以温水擦浴。禁止酒精擦浴,不推荐冰水擦浴。38.5度或者39度以上建议使用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

提示: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所致,服用抗生素无效,所以不要用抗生素!

口腔的护理:可以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溃疡处涂抹鱼肝油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饮食护理: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应以流质、易消化为主!

2岁以下的宝宝以牛奶为准,注意牛奶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冰,防止刺激宝宝口腔,增加孩子的痛苦!

2岁以上的宝宝以稀饭、米汤、面条为主,餐具要及时消毒,可以漱口的孩子,可以每天用淡盐水漱口。

温馨提醒:

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

如何预防?

帮助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水,注意加强日常锻炼,居室勤通风、被褥常晾晒、玩具多消毒,公共场合尽量少去

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的同时口腔里起水疱,那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同时,督促孩子加强锻炼,保持充足休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疱疹性咽峡炎大爆发!比手足口病还厉害!(转给家长)
扩散你接到幼儿园的提醒电话了吗?这种病目前正流行,而且没有疫苗!
比手足口病还厉害?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如何防治看这里
亲吻孩子会传染疱疹性咽峡炎吗?
不用吃药也能治好疱疹性咽峡炎?
生态生活——夏秋换季预防这种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