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湿火邪气齐聚集,护胃固脾补中气!

大暑节气,一年中健康风险最高的一个节气。

这个大暑,差不多在三伏的中伏。外部暑气、湿气极盛,人体阳浮于外,腠理开泄;内部湿气壅滞,心阳被遏,气机逆乱。很多人没有精神,食欲也不好。

以下几点是身体给发出的信号,
提醒你身体内的湿气重了!

1.睡眠够了依旧困倦
即使睡眠时间很充分了,但起床后还总觉得很困卷、乏力、觉得头沉、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东西在裹着,懒得动弹,那么,就要怀疑身体里有湿气了。

2.身上容易起疹子
皮肤总爱起疹子,有时手脚有小疱疹甚至脱皮,脸上、头发总爱出油,黏腻不舒服。

3.大便粘滞不爽
正常的大便是软硬适中的条形,如果大便像熟得过度的香蕉一样外形软烂、黏腻,不成形,粘在马桶上不易被冲走,这也说明你的体内有湿,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4.喝水都会变胖
早上起床后突然感觉自己小腿肚非常酸痛、沉重,或发现最近体重增加了许多,那证明您出现虚胖的现象,也是体内湿气重造成的。

5.舌苔厚腻
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舌苔厚或者舌体胖大,且舌头边缘还伴有非常明显的齿痕,那就证明您体内的湿气太重,应及时调理。

祛湿,开启!


1.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缺乏运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会导致湿邪困脾、引发健康问题。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2.饮食清淡适量
内湿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摄取的营养物太多,难以消化,化为湿气;或者食用生冷食物,影响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建议:适当减少酒、肥甘厚味、甜食、油炸食品等油腻食物摄入;少吃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

3.避开湿气的环境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日常生活中应当留心: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吹干头发擦干身体。

4.补中气健脾胃
当各种邪气奔涌而来的时候,补足中气,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预防方式。只有做好防御工作,才能有对抗敌人的基础和实力。

中气主要就是指,中焦脾胃之气和脾胃等脏腑对饮食的消化运输,升清降浊的生理功能。


脾为湿困,脾运不及,一则不能运化水谷,不能将食物转化为对人体有用的精微物质;二则脾不升清,不能将水谷精微等清阳之气,吸收并上输于心、肺、脑,同时,胃的通降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湿邪等浊阴蒙住清窍。

所以,三伏天在祛湿的同时,要补足中气,补中气不得不提黄元御的“黄芽汤”了。黄芽汤是源自清朝乾隆御医黄元御先生著作的《四圣心源》中第一方,是根据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理中汤加减方得来。最重要的变化是,减掉白术,加了茯苓。原因就在于,白术温燥,易伤胃阴,适合短期调理脾胃虚弱等问题,不适合长期养生;而茯苓甘平,性温,对身体没有伤害,适合长期调理身体,养生之用。

人参、茯苓、甘草、干姜,简单的四味成分,可以让你的身体充满生机之象。古人通过借用黄芽之形象,培植人体中气,直抵根源,断绝水湿的来源,提升人体的正气,通过一升一降,让脾气生发起来,把多余的水湿代谢掉!排出湿气更给力!

养生好物推荐,点击图片链接,了解详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舌苔出现这3种情况,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特效穴位使用手册》--之二
《脾胃论》说了什么之:为什么吃的少却肥胖
人体两个“祛湿口”,一个化湿、一个排湿!
脾好身体才好,一个经典健脾方,上能止渴、下能止泻,健脾胃、益中气
夜读伤寒:脾胃新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