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受卫工明渠今昔巨变 见证铁西文旅振兴发展

位于铁西区卫工街的卫工明渠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是沈阳市环城水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全长8.7km,水面面积14.4km2,共有道桥14座,北起新开河,南入细河,因在铁西的一段紧临卫工街,命名为卫工明渠。当时明渠两岸工厂林立,那是铁西人的父辈为这座工业城市辛勤奋斗的地方,工厂家属小区也分布在附近,如著名的工人村。在许多老铁西人的心里,卫工明渠就是“家”,对于离家在外的铁西人,这条渠已经是家的一个标志,记忆中的一种情怀。

在铁西,在老一辈人口中,卫工明渠曾经还有一个不太光彩的名字——“臭水沟”。沈阳对城区内新开河、南运河、卫工明渠、辉山明渠及满堂河五条内河进行清淤截污“大手术”,让“臭水沟”变成亲水的景观河。现在的卫工明渠生态环境得到了治理,改造后的卫工明渠最迷人的时候,还是春天,那个时候,明渠两岸种植了好多樱花,其中,有好几个品种,据说是从外国进口的。明渠已经摘掉了“臭水沟”的帽子,但是在地名普查中我们发现,这个曾经的名字也为人熟知,不过如今人们提起这三个字,不再是对环境状况的抱怨,而是一种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铁西区在二十世纪初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为新中国工业的振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铁西区市政规划按照“南宅北厂”的功能进行分区,五十年代的明渠岸边分布着沈阳热电厂、电机厂、红梅味精厂、沈阳聚氯乙烯分厂等。卫工明渠作为铁西区唯一的一条水系资源,在当时是老工业区的市政排污渠道,各厂的工业污水排放进明渠里,天长日久,水质浑浊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臭水沟”这个名字便从那时传开了,一叫就是二三十年,在民间反而比“卫工明渠”使用得更普遍。

据居住在明渠沿岸的老一辈铁西人回忆,卫工明渠刚建设好的时候,水非常清澈,曾经还有过游船。从铁西区的十四路划船最远可以到达皇姑区的新开河,明渠沿岸是居民盛夏消暑的好去处。但是这段碧水荡漾、垂柳绕岸的时光并不长。随着铁西工业的快速发展,明渠两岸环境开始恶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数沈阳人还住在平房里,平房排水不好,雨季一到,臭水沟里的水常常与雨水一起流到屋内。积水不仅臭气熏天,还容易滋生蚊蝇、传播疾病,渠岸居民苦不堪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城市复兴概念的提出,更多的学者提出发展不能以牺牲城市生态环境为代价,市政府也对卫工明渠改造重视起来。1985年,沈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动员全市人民改造卫工明渠的决议》,市政府正式将改造卫工明渠工程列入城市建设重点工程之一。此次整修方案中,将进行内河水系截污工程、运河水系清淤工程、运河水系水利与护坡改造工程、污水污泥厂建设工程“四大工程”。在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经过了两年零四个月的紧张施工,清除淤泥,恢复两岸植被,环水路面改造,卫工明渠终于完成了改造工作,重现了昔日的光彩。

对于80后的铁西人来说,和小伙伴一起去卫工明渠边的树丛里网蜻蜓、逮蚂蚱、摘野花,用树枝挑起会蜇人的毛毛虫,玩累了坐在草地上看蓝天白云,是童年最开心、最美好的回忆。对于老年人来说,提起“臭水沟”三个字,没有太多的排斥,反而容易让他们陷入思考和怀念。卫工明渠的变化,始终是铁西工业发展的缩影。

从卫工明渠到“臭水沟”,从“臭水沟”再到卫工明渠,渠因工业发展而“死”,又因工业腾飞而“生”,名字的变化是这条水渠变迁的写照。从五十年代到如今,卫工明渠历经数次改造,已经成为铁西区的标志性风景,也为铁西在2008年荣获联合国全球宜居城区示范奖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现在的卫工明渠做为铁西区的景观河,两岸是两条带状的绿地公园,绿树环绕,桃花夹岸,春时樱花盛开,夏日清水潺潺,秋季黄叶映绿波,冬里银装素裹又别有一番味道。

2002年铁西工业东搬西建的改造中,卫工明渠沿途许多厂区已废弃并成为了历史,串起大量工业遗存,老厂区,老厂房、老建筑连点成片,如同一个个“活化石”,静静诉说着沈阳百年工业史,从历史发端到创造辉煌,从经历阵痛到奋起转型……,何不让一些有意义的旧址作为工业遗产建筑融入景观?让新一代铁西人驻足停留、寻找父辈的痕迹,沿着父辈的足迹继续向前。  

为此,铁西区工业文旅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科学规划,做优工业文旅产业的发展空间布局,构建新工旅、新科旅、新农旅三大版块。其中,在新工旅“一轴、两道、四片区”的规划设计中,“一轴”即为在卫工街全线打造铁西工业文明景观轴。

现如今,经过铁西区委、区政府近些年的大力改造,以卫工明渠为轴线保留的工业遗存焕新再生,串联中国工业博物馆,红梅文创园、奉天工厂、1905文创园、劳动公园、仙女湖公园、工人村生活馆、工人文化宫等项目,形成的工业文化展示区、工匠精神风貌区、工人生活生态区三大片区,已然成为铁西文旅的一大特色。

修旧如旧、变“锈”为秀。沿着卫工明渠行走于今天的卫工街上,一片片老厂区、一间间老厂房、一栋栋老建筑,已变化为文化创意产业园、休闲街区、艺术展厅、城市书房,催生出一个又一个人气打卡地,以优质的公共文化空间丰富和拓展着市民文化生活。

如果说,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那么“工业风”之于沈阳,无疑是色彩最为鲜明、植根最为深厚的特质组成。令人欣慰的是,城市没有选择忘记。随着一系列工业文化遗存保护工程的实施,让卫工明渠沿街片区以更富有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核的形式,呈现于眼前。

 讲述人 


王玉辰

市政协委员【界别:特邀】

铁西区政协主席

 铁西区政协供稿 

市政协全媒体工作室出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阳铸造博物馆
红绿蓝三部曲(360)第二部·绿·风雨沧桑
沈阳百张老照片,带你回到记忆中的童年
60张罕见老照片是回不去的老铁西,看哭了……
一组上世纪70、80、90年代沈阳老铁西区的照片(一)
沈阳铁西区的形成和由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